今天,《人民日报》聚焦漯河!

文摘   2024-11-25 11:12   河南  

今天,《人民日报》14版

报道《漯河:党建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

入秋以来,河南省漯河市乡村旅游市场持续火热。在舞阳县贾湖村,各类活动持续开展,沿湖景观带行人如织,游客参观博物馆、游赏乐园、采摘研学;在临颍县瓦店镇大李村,林成海,路成网,农家小院错落有致。行走在漯河市的乡村,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交相呼应,勾勒出一幅村美、民富、人和、业兴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近年来,漯河市积极学习、探索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把和美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纳入全市“夯基垒台”党建实事,以系统重塑、风貌营造、内涵提升为主线,全域构建“点上出彩、线上精彩、面上共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格局。
党建引领  基层组织强起来

  和美乡村的建设成效如何,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是关键。今年以来,漯河市聚焦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建立基层党建“1+5+N”工作体系,即以“夯基垒台”党建实事1个文件为总揽,开展集体经济“百村倍增  千村提质”、“五星”支部创建补短强弱“逐村行”、软弱涣散村“蝶变创星”、村级后备“雏雁培育”、乡村干部“提质赋能”5项行动,指导县区积极领办N个党建项目,通过一系列“组合拳”,引领带动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竞相出彩。
  此外,为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漯河市还建立“市统筹、县主导、乡负责、村实施”的四级联动推进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创建的工作格局。
生态宜居  和美乡村靓起来

  乡村蝶变,从环境治理开始。漯河市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重要实践,将“五星”支部创建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度融合,通过“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畅通农村道路、净化村庄环境、亮化村庄街道、美化村庄面貌,实现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实施党建网格化管理和农村环境常态化管护机制融合,划细划小1.2万个网格,8000多名党员、网格员编组定岗,分包路段全覆盖,让农村人居环境由“一时美”变为“时时美”。
  漯河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漯河市创建“五星”支部引领和美乡村建设评价规范,对和美乡村村庄绿化率、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率等进行明确,为创建和美乡村提供可量化的管理工具。
发展产业  群众腰包鼓起来

  产业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源头活水。漯河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打造高颜值生态乡村、高品质宜居乡村的同时,开展村级集体经济“百村倍增 千村提质”行动,以县区为单位科学制定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发挥食品产业优势,因地制宜推进“一村一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整县区、整乡镇推动龙头企业绑定合作社、合作社绑定农户,实现企业、村集体、农户互利共赢。
  召陵区召陵镇白庄村依托占地100亩的富硒产业园发展甘薯种植产业,通过“双绑”,与田康农业公司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周边8个村发展订单农业600亩,每村集体年收益均增加15万元以上。目前,全市138家龙头企业、237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组建联合体,带动农民25万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
  近5年来,漯河市累计投入专项扶持资金1.5亿元,整合各类扶持资金近5亿元,倾力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先后对11个整乡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先进乡镇给予30万元至60万元资金奖励,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多元协同  治理效能好起来

  和美乡村建设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漯河市围绕破解乡村治理难题,创新推行“多格合一”治理模式,科学划分网格,统筹承接党建、综治、志愿服务、文明创建等中心任务,结合“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和“村报告、镇处理、县办结”机制,构建扁平化管理体系,实现一“网”兜起大小事。
  漯河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元素,常态化开展“最美网格员”“最美家庭”“五美庭院”“文明村镇”等系列创评活动,掀起农民群众自觉行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热潮,涵养文明乡风。
  当前,漯河市正着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处处美丽乡村新图景勾勒出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

来源:人民日报

漯河科协
信息发布,政策解读,焦点要闻剖析,工作动态呈现,增加漯河科协与县区科协、学会、企业科协、科技工作者互动渠道,打造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家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