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至,年味浓,
燕赵大地张灯结彩迎祥瑞!
“文化过大年”的大幕在河北轰然拉开,
一场场民俗盛宴、一次次非遗狂欢,
即将带你领略河北文化的独特魅力!
体验非遗文化
1月16日,“瑞蛇贺岁 喜乐纳吉”——2025年迎新春民俗文化展,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幕。展览中,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纤薄的纸张,在匠人的巧手下,花鸟鱼虫、山川草木皆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不仅展示了匠人们的精湛技艺,更传递着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让人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韵味。
涞水县王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掐丝珐琅博物馆,来自全县各中小学校的30名学生正在参观掐丝珐琅工艺品。寒假期间,孩子们走进这座艺术殿堂,开启一段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文化之旅。非遗传承人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和丰富的实例,讲解掐丝珐琅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文化价值,让孩子们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
1月16日,张家口市桥东区红旗楼街道茶坊社区联合博师口腔门诊、张家口银行红旗楼支行开展拓福迎新春活动,邀请辖区的小朋友及家长一起体验拓印福字技艺,喜迎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新春佳节。
走进博物馆
造型精美的景泰蓝赏瓶,雕琢细腻的金漆镶嵌屏风,织技繁复的京绣龙袍……1月19日,在廊坊博物馆开幕的“过年·遇见——廊坊‘燕京八绝’主题展”,让参观者大饱眼福。每个展台前都围满了观众。“花丝镶嵌包含了多少项工艺?”“雕漆的历史有多少年?”在工艺师们耐心解答下,观众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了“燕京八绝”的历史变迁。
1月19日,河北博物院游客不少,但秩序井然,入馆方便快捷。河北博物院北区二楼展厅入口处,围满了拍照打卡的游客。京津冀古代花鸟画精品展、宫廷文物精品展、木版年画展……京津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春节期间,三地文博资源联动,携手推出精品展览,引领观众穿越古今,深刻感受京津冀深厚的文化底蕴,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
秦皇岛博物馆精心谋划“2025年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围绕“展览展示”“文艺演出”“互动体验”三个方面,筹备了年画及内画艺术精品展、书画名家联展、新年音乐会、新春音乐会、皮影戏展演、非遗综合展演、笔绘送百福、非遗迎春文创市集、元宵灯谜会等18项精彩纷呈的活动,以节气文化、生肖文化为核心线索,将传统民间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其中,展示春节文化新风尚、新风貌,让公众在游览博物馆的过程中,参与年俗活动,体验特色文化,品味厚重历史。
品味传统文化艺术
1月22日,河北邯郸大剧院座无虚席,“还看邯郸—2025年文旅晚会”在雄浑的器乐《黄钟大吕》中拉开序幕。“还看邯郸—2025年文旅晚会”是邯郸市“‘邯’情脉脉‘郸’等你来 古都邀你过大年”系列文化旅游活动重点推出的5大精品演出之一,旨在丰富活跃广大市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1月24日,位于承德市双滦区的鼎盛元宝街光影绮韵,焰彩翩然,整个园区内早已车马如织、锦绣满街,街区摊位林立,各色小吃琳琅满目,香气四溢。接连不断的喝彩声在夜空中升腾,将人们的热情和期待点燃。在这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灯会嘉年华”正在火热展开。
1月18日,“唱响泉城 戏韵邢州”迎新春戏迷票友大联欢河北梆子专场在邢州曲艺社准时开锣。传统梆子与红色情怀交织,舞者灵动、歌者深情,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融入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舞步,为这场文化盛宴画上圆满句号。这个春节,邢台因戏曲而沸腾,传统因传承而不朽,市民们在梆子声中迈向蛇年新程。
来源:河北文明网
编辑:吴迪
编审:杨涛 安娜 魏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