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牙前的“豁”真是嗑瓜子惹的祸?多年来的困惑终于解开了!

时事   2025-02-04 09:49   北京  
一到春节,嗑瓜子几乎成了家庭聚会的必备项目。坐在沙发上,与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边聊天边嗑瓜子,似乎是过年期间的一个经典场景。这时,很多人会谈及一个话题:门牙这个豁是嗑瓜子留下的吗?


这个“豁”到底是怎么来的?又对牙齿会有什么影响呢?口腔科医生为大家解开心中的疑问。

1

门牙上的“豁”
到底是怎么来的?

先说答案:其实,很多人门牙上都有这个“豁,这种牙也被称为“瓜子牙”。长时间嗑瓜子的确会造成“瓜子牙”,但也不排除其他原因,比如一些外力导致的牙齿破损等。虽然嗑瓜子本身似乎无害,但长期频繁地进行这一行为,确实可能会对牙齿造成严重损害。

瓜子的外壳坚硬,咀嚼时和牙齿接触的面积却很小,因此施加在门牙切缘处的压强巨大,长时间用力咬开瓜子,不仅容易导致牙齿的磨损,还可能出现不规则的“凹坑”或裂纹。


特别是在长期不注意保护的情况下,这些损伤会逐渐加重,最终可能导致牙齿的崩裂或缺损。最常见的后果“瓜子牙”,即牙齿上留下明显的凹痕,影响外观和功能。

如果注意到自己的牙齿有磨损或凹陷的情况,尤其是门牙,最好及时去牙科诊所检查并进行修补。补牙齿的费用相对较低,早期处理能够避免更大的问题。

然而,虽然牙齿补好,甚至看上去“天衣无缝”,但是牙齿修复并不意味着你可以继续不加节制地嗑瓜子。修复后的牙齿依然脆弱,过度嗑瓜子仍然可能导致再次损伤。

2

用牙齿开瓶盖
春节期间的高危行为

当然,比起嗑瓜子,春节期间还有一个非常危险的伤牙行为,十分容易被忽视。

春节是大家聚会最多的时候,一些瓶装饮料或啤酒几乎是餐桌上的标配。一些人手头没有开瓶器或者为了方便,就会直接用牙齿开瓶盖。如果你也经常这样做,请马上停下!因为用牙齿开瓶盖的行为很危险,非常容易把牙齿弄坏。

牙齿根本不是用来干这种重活的,特别是开瓶盖时,牙齿会受到很大的外力,稍不注意就可能裂开甚至断掉。尤其是硬物碰到牙齿时,可能会让牙齿表面裂开,严重的还可能伤到牙根。如果牙齿真的被折断了,不仅会出现剧痛,还可能引发感染,甚至带来更多麻烦。

如果裂得不严重,你可能只是吃冷的或者热的东西会觉得酸疼;但要是折裂到了牙神经,后果就严重了——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也就是把牙神经“抽”掉,这个过程不但疼痛,还挺费钱的!更惨的是,如果牙齿坏得特别厉害,根本没法修,那只能拔掉,再考虑种植牙或者做假牙,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小心呵护我们的牙齿,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耐造”。

3

含糖饮料、碳酸饮料
隐藏在餐桌的“牙齿杀手”

春节聚会期间,碳酸饮料、果汁等几乎是必备品。这些饮品口感清爽,其中的甜味和气泡能带来满足感,很受年轻人和小朋友的喜爱。

但频繁饮用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对牙齿的危害非常大,这些“快乐水”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和酸性成分,会促进口腔内细菌的滋生,从而加速牙齿的腐蚀和蛀牙的形成。


口腔中的致病细菌通常可以耐受酸性,并且产生更多的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的表面,导致牙釉质的软化和脱矿。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的表面会逐渐变得薄弱,形成蛀牙。蛀牙最初的症状通常表现为牙齿上出现黑斑,逐渐发展为疼痛和敏感。若不及时处理,蛀牙会加剧,导致牙齿的疼痛、感染,甚至牙齿的脱落。

春节期间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也要注意保护好口腔健康
如果牙齿出现不舒服
要及时就医哦~


 更多新闻 


“收入飙升300%”!这一行业,缺人


大年初七,今天想过生日的,来!


来源:科普中国



新华网
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