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我的班主任》火了,金句频出笑哭网友:能拿脱口秀冠军!

教育   2024-11-08 21:40   湖北  

作者:麦小麦

来源:女儿派(ID:nverpai)

网上一则班主任读小学生作文的视频,让人看完哭笑不得。

为了能把老师的形象勾勒出来,学生们可谓用尽“笔墨”。

“我的班主任胖胖肥肥,腿像鲁班7号一样。”


“我的班主任人虽年轻,头发却像蒲公英一样风起头秃。”


“我的班主任长得有点像网上的高质量男性。”

学生们的作文,除了“金句”频出,更有老师都看不懂的流行梗。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班主任捶胸顿足的心情,最后他气得摔下本子,满脸写着“求你们出去千万别说是我学生”。

孩子们的人物描写,让网友们捧腹大笑的同时,也不禁惆怅:

“现在的孩子,张口闭口听不懂的流行梗,看似搞笑,实则是缺乏深度阅读、思考,导致语言表达匮乏的表现。”

曾听过一句话:

“语言的边界,就是你世界的边界,语言的质感,就是你世界的质感,而语言的贫乏则是终极贫乏。”

一个满嘴流行词、语言贫乏的孩子,描述不出世界的五彩斑斓;

而一个表达有力、饱读诗书的孩子,早已从诗词歌赋中走过万千山河。

一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折射出的是他曾在阅读积累中看过的世界。

被诗词“喂大”的孩子

长大必然出众

如今孩子们身处信息爆炸时代,看新鲜、搞怪的内容越多,对真正优质的阅读素材就越不感兴趣。

这就好比吃惯外面麻烦鲜香的垃圾食品,再吃清淡有营养的家常菜就不香了。

但那些真正语言表达出众、学习成绩优异的孩子一定是从小浸润在书香、诗词中的。

曾看过一个采访,视频中学霸小女孩的谈吐,让人听完如沐春风。

小女孩说:

“有时间了解网络用语,还不如多背点古诗词。”

开心时,可以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忧愁时,可以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斗志激昂时,可以说:“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失意时,可以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看着视频中自信大方,出口成章的小女孩,想起一句话:

“一个人的内心有多丰盈美好,他的语言就有多真诚美妙。”

被诗词“喂大”的孩子,气质真的不一样。

看看《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 圈粉无数的“国民才女”武亦姝就知道了。

舞台上的她,个子高挑、温婉俊秀,从李白到苏轼,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仿若一个行走的诗词库。

在节目“飞花令”环节中,更以一首《诗经·七月》一战封神。

导师康震听完都自叹不如,称这首长诗连他都背不下来。

从小饱读诗书的武亦姝,不仅知识渊博,待人接物也谦逊有礼,最后更以优异的表现考入清华学府。

“生子当如孙仲谋,生女当如武亦姝”是网友对她的评价。

从小被诗词浸润的孩子,是幸运的,更是优秀的。

大语文时代

古文诗词早已成为刚需

之前, 辅导小侄女语文,看她的考题,深感“古诗词学不好,孩子语文很难拿高分”。

早在19年秋季,看部编版(教育部统一编写教材)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就发现古诗词在语文中的分量加重。

新教材一到六年级古诗词从原来的69篇变成现在的128篇,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更增加了51%。

就像小侄女请教我的这道题,不仅考察阅读积累,更检验孩子的运用能力,如果没有大量阅读基础,没办法写出来。

小侄女说,他们考试最怕“诗词赏析”,因为这种题不是会读、会背诗就行,还要有自己的理解。

要是孩子平时不爱阅读,也没经过思考训练,无从下笔。

人们常说“得作文者,得天下”,很多孩子语文成绩差,多半是作文不会写。

想起我之前高考时的作文,基本是命题作文,但现的作文题,有的题目素材都看不懂。

要是孩子没读过这些名句,不理解意思,那写作时只能抓耳挠腮。

而很多高考满分作文,都是引经据典,运用恰当,非常佩服牛娃们的积累功底。

之前我就曾被一个优秀范文标题:《粗粝能甘,纷华不染》惊艳到。

它出自《围炉夜话》:

“粗粝能甘,必是有为之士;纷华不染,方称杰出之人。”

还有直接能用文言文写作的学霸,节奏押韵,寓意深远,读完让人顿感酣畅淋漓,得满分当之无愧。

就像部编版教材负责人曾说:

“增加古文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要想孩子语文能脱颖而出,从小就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浸润在诗词歌赋的海洋中,在经典文化中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千万别让各种“娱乐至上”的“语言垃圾”长期占领孩子的大脑,想下笔如有神,先读书破万卷。

价值观的熏陶

会影响孩子一生

因为喜欢诗词文化,我很早就给女儿听诗词。

一开始,只是想让女儿感受其中的韵律,偶尔也会和她讲意思。

我原以为,她不会把寓意放心上,直到有次好友聚餐,才深深感受到诗词对孩子的影响。

酒足饭饱后,桌上还剩了一大半菜没吃掉,我们懒得打包,刚准备走。

女儿突然说:

“妈妈,你不是讲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么,你们怎么自己浪费?”

3岁女儿一席话,让我们十分羞愧,谁都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她,竟记住了诗意。

后来,女儿每次吃饭,都会开心地给我看她的碗说:

“妈妈,你看粒粒皆辛苦,我一点没浪费。”

现在每次出门,女儿都喜欢联想诗句,去天街玩,她会问:

“妈妈,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的天街么?”

看到鹅,她会说:

“妈妈,你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女儿从原本害羞内向,到越来越自信敢于表达,听古诗词功不可没。

曾听到有人反驳说

“孩子小时候记那么多古诗,花哨又不实用,长大了不还是忘了?”

想起诗词大会嘉宾蒙曼的一句话:

“诗词三岁听有三岁的味道,六十岁听有六十岁的味道”。

小时候读诗喜欢其中的音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从诗中获得的更多的是精神慰藉。

美学大师蒋勋先生曾在一期节目中说,父亲小时候让他背诵《春江花月夜》,他当时根本不理解其中意义,只觉得押韵。

但多年后,他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满腹的乡愁和思绪无人诉说,内心苦闷至极时,看到一棵花瓣飘落的树,映入脑海的便是那句“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那一刻,曾经他从诗中读不懂的深意,一下子豁然开朗。

诗歌带给我们的力量和意义,哪怕小时候不理解,但到了某一天、看到某个情景,其意会自现。

孩子读过的每一句诗,在他的生命中迟早都会开花结果。

诗词中除了有四季美景,自然秀丽,更有爱国情怀、民族大义和品格教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有担当的美好志向;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面对危难时的气节;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这是读书明志的教诲;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是历经磨难的坚毅......

这些在中华文化河流中,经过大浪淘沙留下的正确价值观,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民族气节,让中华儿女的脊背挺直。

孩子未来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遇到什么样的人,树立怎样的目标,讲什么样的话,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早就藏在他读过的书中。

当孩子读过经典后,便能真正体会到作家说的:

“曾经和庄子一起坐大鹏之背,扶摇九天;


和司马迁看过江山无常,繁花落尽人世间;


和曹操横过槊,和李白醉过酒,和陶渊明采过菊,和白居易折过柳......”

那些跨越千年依然不朽的作品,带给孩子的是“别有洞天”的人生。

所以,趁孩子小时,多让他读些诗词歌赋、经典好书吧!

点个“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让孩子眼睛里看到了五彩世界,到了嘴边却哑口无言。

本文作者:麦小麦。本文来源于女儿派(ID: nverpai),关于养育女儿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女儿的苦甜,这里都懂;愿她们一生纯良,一生知礼,一世得体。

     
更多1-9年级上册学习资料

最后,记得分享文章,点亮在看

要让孩子多读诗词歌赋!

梅语文
资深语文教研员梅老师,每日分享语文学习干货和亲子教育良方。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视频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