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年度盘点|二十件大事,十大关键词洞察2024!五大趋势预见2025!

汽车   2025-01-04 11:04   北京  

文 | 充换电头条团队

微信公众号 | 充换电头条
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迎来里程碑式突破,产销量首超1000万辆。行业人士预计,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达到45%

作为配套型产业,尽管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提升加快了充换电产业的发展,但后者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例如,公共充换电设施分布不均衡,呈现出南高北低的特征,导致国内部分地区充换电设施短缺,新能源汽车车主面临着“找桩难”的问题。此外,充换电设施的服务质量和充换电效率仍有待提高,部分设施存在充电速度慢、故障率高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充换电设施的标准化、智能化水平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此背景之下,2024年,国家围绕充换电核心技术突破、设施建设布局以及安全标准等方向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年初《2024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的发布,到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发布服务器等147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再到年末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这些政策的出台,不仅促进了充换电业高质量发展,还令充换电行业细分赛道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发展潜力。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充换电产业也迎来了更多的参与者。一方面,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在内的央企纷纷踏入充换电赛道。另一方面,行业内部的企业并购行为也越来越频繁。尽管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行业的“内卷”。但也致使充换电产业发展从“野蛮增长”逐渐向“标准化”转变。


2024年充换电行业二十件大事

1、中石化正式进军充电桩。
1月10日,中石化资本公司宣布投资入股西安领充创享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其在充电桩领域的首笔投资。这标志着中石化正式进军充电桩市场,并以此为契机,加速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2、充电设备国家标准立项发布。
1月12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24年国家标准立项指南》。明确制修订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空调压缩机、汽车整车动力性测试、安全性规范、经济性评价等新能源汽车标准,制修订传导充电系统安全、交直流智能充电设备、车网互动、换电等能源补充设施标准,研制自动驾驶、应急辅助、组合驾驶辅助、网联技术、激光雷达、信息安全等智能网联技术标准。
3、国家能源局:推动充电桩入网。
1月22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能源监管工作要点》。其中指出,指导电网企业进一步优化并网流程,提高并网时效,推动“沙戈荒”风光基地、分布式电源、储能、充电桩等接入电网。
4、国家电投牵头,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
2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原则同意在重卡换电站建设组网与运营示范、氢燃料电池研发与氢能交通运营平台应用、城市级绿能交通体系建设与应用等方面开展试点。
5、蔚来+南方电网!换电再获国家队站台。
2月26日,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与蔚来能源投资(湖北)有限公司在广州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在虚拟电厂、换电站业务、电池梯次和回收利用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推动充换电站、储能站、可调负荷等聚合资源接入虚拟电厂平台,为电网提供调峰、调频、需求侧响应服务,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和效益。双方还将选择合适场所共同建设换电站,在提升换电服务便利性的同时,推动换电站作为分布式储能的商业应用。
6、BP英国石油100%收购国网分布式新能源。
2023年12月21日,国网分布式(北京)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碧辟新能源有限公司,并由碧辟新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100%控股,正式完成收购。据悉,被收购企业此前拥有44座充电站、11座换电站,包括1200个直流桩以及360个交流桩。
7、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增长近30%;过去一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球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
8、中国石化重卡充电站投用。
4月18日,中国石化首座重卡充电专用站在广西正式交付使用。该充电站共设置5台360千瓦直流一体式大功率充电桩,在双枪同充的情况下,最快50分钟即可为一辆新能源重卡充满电,日均可为超130台新能源重卡提供便捷高效的能源补给。
9、首次发布!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电动汽车充电桩抽查实施细则。
5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官网发布关于发布服务器等147种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的公告,并首次发布《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2024年版)》,该细则明确了监督抽查过程中采取的抽样方法、交直流充电桩的检验依据以及判定规则等。而早在2024年1月举行的全国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中,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安全问题就已被列为年度重点监督抽查的内容,成为重点关注对象。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充电基础设施也早已进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充电桩产品体量的不断拓展,此次细则的发布,无疑也是为充电设备的稳定运行再度“加码”。
10、33县、74乡!国家能源局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7月16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公告称,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有效覆盖的农村地区充电网络,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国家能源局组织选取了部分县乡地区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决定选取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等33个县(县级市、县、自治县、旗)、天津市宁河区大北涧沽镇等74个乡(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推广活动。
11、国务院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
8月29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9日发布《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其中指出,要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12、中国石化与蔚来全面开启充电合作。
9月25日,中国石化与蔚来达成充电服务合作协议。根据合作协议,自9月25日起,用户可在蔚来和乐道App、车机及加电App上,实现中国石化充电桩的查询、导航、启动、支付等功能,用户充电体验和效率将进一步升级。双方合作将给蔚来、乐道用户的国庆节假期出行加电提供更多方便。
13、中央和国家机关应推进充电设施建设、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
10月28日,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消息,国管局、中直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做好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到,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机关及其所属垂直管理机构、派出机构等各级行政单位和各类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各部门、各单位)配备更新各类定向化保障公务用车,应当带头使用国产新能源汽车。
14、《能源法》正式印发。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能源法。该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缺失一部基础性、统领性法律。能源法的出台填补了这一空白。
15、广汽能源成立充换电公司。
11月25日,广汽能源科技(宁波)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含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储能技术服务、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16、协鑫集成延伸布局充换电业务。
11月29日,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与协鑫能科、厦门市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设立厦门协鑫储能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总认缴规模拟为4.5亿元,公司拟认缴1.8亿元,占合伙企业总认缴出资额的39.97%。公司参股子公司厦门鑫能拟出资10万元,作为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及执行事务合伙人。
17、国家能源局: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
12月20日,国家能源局在会议中指出,截至2024年,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过1200万台,95%以上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能力。
18、充电桩有新规!没有“3C认证”不能出厂销售。
12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宣布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自2025年3月1日起,开始受理认证委托;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19、小米汽车正式与蔚来、小鹏、理想开始充电补能网络合作。
12月25日,小米汽车宣布将携手蔚来、小鹏、理想,正式开始充电补能网络合作。据悉,14000+蔚来充电桩、9000+小鹏充电桩、6000+理想充电桩将入驻小米充电地图。
20、不低于30%!财政部明确公务车采购新能源车占比。
12月30日,财政部对外发布通知称,主管预算单位应当统筹确定本部门(含所属预算单位)年度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
通过回顾2024年的大事件,不难发现,作为新能源汽车补能生态的关键一环,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充换电行业在吸引更多企业加入的同时,随着技术迭代的加快,竞争也愈发激烈,行业变局随之而来。可以说,在过去的一年中,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拓量的“大潮”,正剧烈且深刻地“雕琢”着产业链上下游。
为此,充换电头条(微信号:chd2005s)梳理出2024年充换电行业十大关键词,便于大家看清行业的发展趋势。


2024年充换电行业十大关键词

1、新能源汽车首破千万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持高歌猛进的态势,年度产销均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连续多月突破50%。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同时也是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
中汽协最新预测显示,2024年我国汽车总销量有望达31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00万辆。2024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6%和35.6%。
2、充换电企业频繁并购‌
2024年,充电行业并购活动频繁,企业借助资本力量积极行动,通过并购强化技术能力、拓展市场范围、优化产业链布局。例如,纳芯微对麦歌恩微电子的成功收购,瑞萨电子对Transphorm的重磅出击,以及PI对Odyssey的战略布局等,这些并购事件深刻改变了充电行业格局‌。
业内人士指出,‌充换电行业出现大量并购事件的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扩张份额。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快速扩大市场份额,提升在主要城市等关键市场的占有率。
其次,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整合‌。并购有助于企业整合各方资源,实现技术突破和产业链的完善。
第三,资金压力和成本控制‌:动力电池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链压力,尤其是面对整车厂的漫长账期,导致资金短缺问题严重。通过并购,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缓解资金压力,降低成本‌。
此外,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提升‌。并购有助于推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的提升。例如,换电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池更换只需几分钟,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现代换电站通常配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优化电池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3、集中创立新公司
行业人士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达6420万辆。而按照工信部“2025年实现车桩比2:1,2030年实现车桩比1:1”的计划,我国充电桩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近一年来,无论是央企、还是民企都在加大布局充换电业务。其中,有传统汽车制造商也有石化双雄,还有电池生产商。而业务的焦点全部对准了充换电业务。
除了布局充电桩业务之外,近年来,继车企先后入局成为换电市场主力后,宁德时代、南方电网、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也纷纷布局换电市场,投建了大量的换电站和“电池银行”。
有分析认为,当充电基础设施供应大于需求的时候,那些优先布局的企业就会在地理位置、增值服务以及技术方面占据优势,从而确立行业的领军地位。正所谓:“谁能抢占先机,谁就能赢得主动”。
4、3C强制性认证出台‌
据充换电头条(微信号:chd2005s)不完全统计,在2024年,从中央到地方共出台三百六十多条充换电相关政策。而其中,一些政策的出台对于行业发展而言,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例如:12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公告称:自2026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电动汽车供电设备,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该公告适用于电动汽车交流供电设备与直流供电设备。
并且,为落实《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对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2024年第50号)有关要求,国家认监委在12月16日相继发布《国家认监委关于开展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机构指定工作的公告》和《国家认监委关于发布电动汽车供电设备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的公告》。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3C认证提升了充电桩的质量和安全性‌。认证过程中对充电桩的防触电、短路保护、耐火耐燃等关键安全指标进行严格测试,确保产品在各种异常情况下都能有效保护用户免受电击或其他形式的危害。此外,3C认证还要求充电桩具备过流保护、过压保护、漏电保护等功能,进一步保障用户的安全‌
其次,‌3C认证规范了市场秩序‌。未获得3C认证的充电桩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这有效淘汰了大量未经认证的劣质产品,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促使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第三,通过3C认证的充电桩在市场上更具认可度和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开拓市场、提高产品销量和市场份额‌。
此外,‌3C认证提高了行业的门槛‌。企业需要具备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投入更多的资源和精力来满足认证要求。这提高了行业的进入门槛,优化了行业结构,提升了行业集中度‌
更为重要的是,3C认证制度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通过认证的企业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更容易获得认可,有利于国内充电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如落实节假日免收小客车通行费政策并强化新能源车充电保障,广东支持深圳在粤港跨境货车运输领域使用新能源车辆等,为充换电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5、车路云一体化
2024年7月3日,工信部公布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地级市等,试点城市将在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推动充换电设施的智能化发展‌。
数据源于工信部
分析指出,“车路云一体化”20个应用试点城市的公布,意味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首先,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试点城市将结合各自的发展特色和汽车产业基础,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试点,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移动出行需求与不同商用场景的车辆作业需求。
其次,促进相关产业协同发展。首批试点的城市基本有与汽车相关的产业,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当地产业升级和发展,带动通信、计算机、芯片等相关产业的投入和发展。
第三,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和政策完善。各试点城市将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研究完善,适时视情出台地方性法规和管理要求,强化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处置等全流程安全保障能力,满足国家对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道路交通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地理信息安全等监管要求。
此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各试点城市将按照试点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建设任务,建立完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资金等保障措施,确保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并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5、全液冷超充桩爆发
‌液冷超充‌是一种将液体冷却系统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新能源技术。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在电缆和充电枪之间设置专门的液体循环通道,通道内加入起散热作用的冷却液,通过动力泵推动冷却液循环,从而高效带走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高充电效率和速度。液冷超充技术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办公楼、高速服务区、公共停车场等场景中,特别是在大功率充电需求下表现出色。
中金公司预测,液冷超充将驱动产业链的升级,到2026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接近90亿元。在车企和能源公司的推动下,预计到2026年国内液冷超充站的数量将达到4.5万座。
2024年已被业界视为全液冷超充桩的爆发之年。目前‌触及液冷超充技术的公司包括赣州国投、华为,以及京能新能源等‌。
以华为为例‌,公司在液冷超充技术方面具有显著成就。例如,城发集团液冷超充示范站就采用了华为全液冷超充技术,单枪最大功率同样高达600kW,充电速度接近“一秒一公里”。此外,华为还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推动能源革命,其在清洁发电、交通电动化以及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图片源于华为数字能源
液冷超充技术快速提升,不仅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了更加高效、快捷的充电服务,也推动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7、换电标准化
很多人认为,换电并非纯电车真正的解决方案,因为想要完成如加油站网点的布局,极不现实。
有分析指出,换电之所以看起来如此复杂,问题的根本症结还在于,当前换电市场的标准不统一,导致运营效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效应,难以跑通商业闭环。
在这方面,宁德时代向前跨出了关键的一步。12月18日,在巧克力换电生态大会上,宁德时代首推20#、25#两种标准化换电电池,并与近百家合作伙伴共同启动巧克力换电生态。
据宁德时代董事长、CEO曾毓群介绍,比照加油站92#和95#汽油,宁德时代推出两种标准化巧克力换电块,并命名为20#和25#换电块。这两种标准型号电池块,根据不同的化学体系,可以提供多电量的产品服务。每一个标准型号换电块,都配有磷酸铁锂、三元两个电量版本,供用户按需配电。
分析指出,标准化的推行,预计可以让换电车型开发成本大幅降低,新车开发周期压缩半年以上,打破质量、性能、成本不可兼得的三角困境。
图片源于CATL宁德时代
据悉,宁德时代已与长安、广汽、北汽、五菱、一汽官宣合作,大会宣布共同推出10款换电车型,十款车型将从2024年年底开始陆续上市。
8、充电网络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4年2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支撑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3月5日,李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加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此外,国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也密集出台相关文件,对加快超充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有目共睹,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电动汽车具有天然移动储能特性,可作为可调节负荷参与电网互动,平抑分布式光伏、综合能源单元负荷波动,是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节点。通过配套灵活的充放电价格机制、虚拟电厂、聚合交易等方式,能够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当前由于局部配电网接入能力有限,存在供需不匹配问题,电动汽车作为需求侧灵活调节资源,其响应活力尚未得到激发。
为此,《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要开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网络拓展行动。
具体包括:
一、完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以“两区”(居住区、办公区)、“三中心”(商业中心、工业中心、休闲中心)为重点,因地制宜布局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扩大高速公路充电网络覆盖范围并加强节假日充电服务保障,有效增加农村地区充电设施,逐步构建日益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二、加强电动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充分利用电动汽车储能资源,全面推广智能有序充电。支持开展车、桩、站、网融合互动探索,研究完善电动汽车充电分时电价政策,探索放电价格机制,推动电动汽车参与电力系统互动。
三、建立健全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加快以快充技术为代表的先进充换电技术标准制修订,探索建立车网互动相关标准,健全完善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等方面标准体系,提升标准国际化引领能力。
9、服务模式创新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充换电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企业纷纷推出共享充电、预约充电、无线充电等新型服务模式,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充电需求。这些创新服务模式不仅提高了用户的充电体验,还推动了充电行业的服务升级。
从充电技术的创新情况来看,近年来,大功率快充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600kW的大功率超充设备可以实现“一秒一公里”的极速补能,极大地提升了充电效率‌。这种技术的发展不仅满足了电动汽车快速补充电能的需求,还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车网互动和充储结合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充换电行业正在探索“车网互动”和“充储结合”的发展模式。这些模式通过智能调度和储能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充电设施的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并提高了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此外,工业大模型技术的应用‌:工业大模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充电网的数字化转型。充电运营商如特来电已经发布了智能运维大模型、电池安全大模型及虚拟电厂能源调控大模型,这些技术的应用提升了充电设施的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10、充电桩数量南高北低
从2024年11月全国公共充电桩各省的数量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位居前三名。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市场有近20%的充电桩分布于广东省。
分析认为,这些充电桩数量第一名的区域与第二名有极大的差距。而过于集中的充电设施会限制车主规划路线的自由度,加剧“充电焦虑”,同时影响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长。
究其原因,早期的充电桩主要集中在限购限行压力大的城市,而乡镇、农村等地区分配得很少。随着城市汽车消费群体趋于饱和,新能源汽车市场必然要向农村地区转移,但由于基础设施不足,阻碍了这一进度。
其次,尽管目前国家已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落地难度大、执行力度不够等问题,限制了充电桩的快速发展。
再次,不同品牌、型号的新能源汽车采用各自独特的充电标准和接口,导致充电桩的兼容性差。部分充电桩采用国外标准,与国家标准不兼容,进一步加剧了用户充电的不便。
此外,充电桩的质量和维护问题也是影响其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充电桩因为质量问题或维护不当,导致车主在使用过程中遇到困难,影响了用户体验和充电桩的利用率。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2024年发生的大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充换电行业发展的图景。也揭示了行业在2025年可能的发展方向。

充换电行业2025年五大展望
1、‌国产碳化硅器件崛起
有分析预测,随着国产碳化硅器件量产能力的成熟,行业将迎来碳化硅时代的新篇章。值得关注的是,碳化硅以其高禁带宽度和高热导率等物理特性,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块、光伏发电等领域的理想选择。
更为重要的是,碳化硅器件在充电模块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推动充电效率和功率密度的大幅提升‌。例如,沟槽型碳化硅MOSFET芯片的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预计这类芯片将在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智能电网、光伏储能等领域投入使用‌。
‌2、场景化细分产品创新‌
面对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需满足多样化的充电需求。未来将看到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定制化产品方案,如小区/园区充电、公共快充和专用充电场景。这些产品将基于群充架构,以满足特定场景的充电需求,如V2G应用和大功率快充。
业内人士指出,汽车发展至今,已不仅仅是代步工具,而是一种生活方式,通过中控语音播报,找到附近的景点、娱乐设施等。这就方便了所有电动车的爱好者、游客等,通过充电运营平台,只需一个APP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东西。未来应用场景的开发会更深、更有创意、更结合客户群体需求来进行发展。‌
3、‌社会化运维兴起‌
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化运维的需求。通过将运维工作交给专业机构或个人,可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低成本,并提升用户体验。这种社会化运维的前提是设备维护的技术门槛较低,例如通过模块化结构,仅需插拔故障模块就可以实现日常维护。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来看,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率将持续上升,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增加,对充电设施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这将直接推动充换电运维服务的快速发展。‌
4、多场景解决方案多元化发展
2025年,充换电技术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尤其是换电技术,凭借其“电池即服务”的模式,正在成为商用车和网约车市场的理想选择。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场景日益多样化,包括家庭充电、公共充电、高速公路充电、目的地充电等。多元化的充换电解决方案能够针对不同场景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提高了充电的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多场景解决方案的多元化发展还推动了充换电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充换电产业链涉及设备制造商、运营商、车企等多个环节,多元化的解决方案需要各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同。这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产业链的整合与优化,提高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智能运维规模化应用
随着充电网技术的成熟,智能运维将实现规模化应用。通过小微传感器、高性能网关和AI云平台,未来将实现设备的精准监控和维护,预防性维护策略的制订,以及故障的快速识别和修复。模块化设计将进一步降低运维难度和成本。
行业人士认为,智能运维的规模化应用在充换电行业中正逐渐成为趋势,其核心在于通过智能化技术提升运维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充换电设施的数量和种类也在不断增加,这对运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运维通过集成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充换电设施的实时监控、故障预警、远程诊断和智能调度。这种智能化的运维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运维效率,减少运维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


写在最后
业内人士预测,202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1500万辆‌‌,国内外总销量或突破‌1650万辆‌‌。我们相信,尽管行业可能依然面临重重困难,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
参考资料:中国充电联盟、中汽协、中石油、中石化、广汽能源、协鑫集成、小米汽车等

来源:充换电头条

推荐阅读





充换电头条
关注充电、换电全产业链,跟踪产业政策,推动充电桩、充电站、换电站、电动车电池、车联网等前沿产品、技术与模式在产业的应用与落地,洞察充电换产业投资机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