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丨安顺地戏:唱不尽的家国情

政务   2024-10-18 17:15   贵州  


安顺地戏简介: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一带的地方戏,俗称“跳神”。主要集中在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他们的祖先是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等地的屯军将士。明朝军队在安顺有3个卫、2个守御千户所,清代中后期史料上称这些卫所军士的后裔为“屯堡人”。地戏是屯堡文化中最具活力、特色、最富有人文精神的文化现象,其古朴,粗犷的表演风格和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受到广泛关注和欢迎,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

安顺地戏。受访供图


安顺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村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戴面具表演是安顺地戏一大特色,分为文、武、老、少、女五类,俗称“五色相”。演出在每年的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举行。演出者首蒙青巾,腰围战裙,戴假面于额前,手执戈矛刀戟之属,随口而唱,应声而舞。其演唱是七言和十言韵文的说唱,在一锣一鼓伴奏下,一人领唱众人伴和,有弋阳老腔余韵,其舞主要表现征战格斗的打杀,雄浑粗犷,古朴刚健。


安顺地戏所演的30来部大书,以屯堡人喜爱的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狄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为主角,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内容全部是金戈铁马的征战故事。


2006年,安顺地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省级非遗传承人顾家顺:只有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才能学地戏


“奉军令调北征南,五尺道山崖两开;离乡背井豪情壮,忠君爱国守边关……”一锣一鼓伴奏,一人领唱众人伴和,这段“调北征南”的唱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顺地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顾家顺已记不清唱了多少次,每一次他都全情投入。

 

“头戴的面具我们称‘脸子’,用来体现敌我双方的人物的区分。”顾家顺说,安顺地戏所演的30来部大戏上至商周,下至明朝,都是讲述金戈铁马的征战和赞美忠义、颂扬报国忠臣良将的故事。在顾家顺看来,“忠、义、仁、勇”这四个字,不仅是写在戏文里。


顾家顺领队表演安顺地戏。受访者供图


 “85后”的顾家顺,从小跟着爷爷顾子炎学戏,顾子炎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安顺地戏代表性传承人。顾家顺回忆道,过去学地戏,对演员的要求非常高。对于屯堡人来说,地戏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只有德才兼备的年轻人,才能学地戏。家里要是有一个会跳地戏的人,全家人都感到光荣,因为这是对其家风的最高认可。

 

安顺地戏。受访者供图


为让更多人一起宣传和传承地戏,2013年至今,顾家顺一直致力于推进安顺地戏进校园、进乡村、进景区,积极给群众和学生普及地戏的相关知识。2016年又成立了安顺大屯堡地戏演艺团,40余人,6支队伍,通过各个平台组织表演和宣传地戏,前往贵州村超现场进行表演,登上了芒果TV综艺舞台,还参加贵州民族大联欢盛会等。

 

安顺云峰屯堡地戏演出。张争鸣 摄 (新华网发)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分钟演出,已经让更多人看到和听到地戏,我很满意了。心里面有一种使命,祖辈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我要把这面大旗扛上,将所知道的地戏知识传播给大家。”顾家顺高兴地畅想,打造一个安顺屯堡地戏生态博物馆,通过研学、表演、展示等多种形式,更好地传承地戏。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李钰

校审:易丽霞 王雪峰

审发:杨敏 李年鑫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
政务新闻、行业资讯、政策法规、多彩贵州文旅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