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这种父母,带出来的孩子不“叛逆”

民生   2024-11-24 17:25   山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的僵持,许多父母可能也感同身受。

孩子一到青春期,似乎一夜之间,就从小兔子乖乖变成了小刺猬扎扎。

曾经乖巧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不听话,甚至一言不合就剑拔弩张。父母在孩子面前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父母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叛逆期。

但是,有一种父母,带出来的孩子没有“叛逆”。

叛逆,是对自我的觉醒


翻开朋友圈,你会发现许多初中以上的孩子,已经很少出现在父母的朋友圈。

很多小孩在刚上初中时就会对家长说,以后不许拍照,更不能发朋友圈。

初中之前,衣服、鞋子我们买什么他穿什么,但是初中之后,衣服、鞋子都必须由他自己挑款式,否则他不穿。

许多孩子到了青春期,不再对父母唯唯诺诺,而是颇有主见,开始顶嘴、关门、不听话、发脾气、不交流……


因此,许多父母开始恐慌和焦虑,孩子叛逆了,我们该怎么办?

其实,少年从对父母的叛逆到理解,是一个飞速成长的过程。但在这期间,父母绝对不能与孩子针尖对麦芒。

叛逆常常是父母对孩子的一种误解,其实这是孩子进入快速成长和自我觉醒的阶段。

孩子通过叛逆的行为向世界宣示主权,表明自己已经长大了。

他们渴望获得成人的认同,从完全依附父母,到逐渐独立成为个体。

为人父母,及时放手,尊重孩子的成长愿望,才是明智之举。

叛逆,是对边界的守护


填高考志愿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父母平时管控越严,孩子越想填报离家远的大学;父母管控较宽松,反而孩子更愿意选择离家较近的大学。

父母管控越多,孩子越会叛逆,越想逃离,有的甚至造成一辈子的隔阂。

许多父母,无论孩子做什么都要干涉,而且还打着“一切为你好”的旗号。

父母看似善意、温柔的干涉,却成为孩子成长的严重阻碍。叛逆其实都来自对束缚和限制的反抗。


心理学上有个潘多拉效应,也称禁果效应,是指当人们被禁止做某事时,反而会更加想要去做的心理现象。

比如家长禁止孩子玩游戏,反而可能激发孩子更强烈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导致他们更加沉迷游戏。

当父母越过边界,对孩子横加干涉,孩子就容易产生叛逆。

叛逆,实质是孩子对边界的守护。尊重边界,课题分离,才是解决叛逆的最佳办法。

父母不叛逆,孩子才不叛逆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过:“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要想孩子不叛逆,父母先要做一个成熟、懂事的家长。

首先,作为父母要学会倾听共情。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忙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努力做一个不扫兴的家长,孩子才会什么事都愿意与你分享。

其次,父母需要有稳定的情绪。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就是大吼大叫,乱发脾气,但打骂只会让孩子更加叛逆。

教育家蔡元培说过:“想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做一个情绪稳定的家长,而不要像不成熟的叛逆孩子一般喜怒无常。当你学会和风细雨,孩子也会变得温柔懂事。

最后就是,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控制许多父母对孩子操心过度,生活、学习、工作、婚姻,样样都想插手。

他们自以为这是负责任和爱的表现,孩子却不堪其扰。还不如努力发展自己的事业或兴趣,视野才不会仅仅局限于孩子身上。



叛逆是孩子的人生必经阶段,就像毛毛虫破茧成蝶的过程。

如果发现孩子叛逆了,一方面你要为孩子的成长感到欣喜,另一方面你要反思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叛逆的原因,常常来自父母,而不是孩子。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中有句话:“如果你们真爱孩子,就陪他一起成长,做个放风筝型的父母,做到心中有天空,眼中有目标,手里有分寸,脚下有土地。”

给孩子和自己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才能互不叛逆,各自安好。
❤ 推荐文章,点击蓝字可读 ❤

太原市妇联开展“坚定科技报国志 争做时代逐梦人”主题宣讲活动

▶太原市妇联纪念第114个“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精彩纷呈

太原市第十三次妇女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太原市妇联服务女性社会组织枢纽平台启动 

▶山西中部城市群女企业家促进消费系列活动在太原举办

▶太原市第三届“妇乐坊”手工艺展评活动在碑林公园举行




来源 | 读者


太原妇联
太原市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太原市妇联)是太原各界妇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争取进一步解放而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众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市妇联的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