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勇事迹铸就华夏辉煌
英雄模范人物之传奇故事(十六)
赵博生
赵博生,原名赵恩溥,1897年9月出生于河北省沧县东慈庄(今属黄骅市)一个农民家庭。1917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先后在北洋军阀皖系、直系、奉系部队中任职。1924年冬转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历任团部参谋、团附、参谋处处长,第5旅参谋长,第14军参谋长兼特种兵旅旅长等职。参加了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期间受共产党人刘伯坚等的影响,倾向革命。他曾亲自创作《革命精神歌》在部队中教唱:“侧耳倾听,宇宙充满饥寒声。警醒先锋,个人自由全牺牲。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
赵博生1931年任国民党军第26路军参谋长时,被调至江西“剿共”战争前线。九一八事变后,他坚决反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同时,与在第26路军中的中共特别支部取得联系,表示:“我要求加入共产党,叫我干什么就干什么,即使赴汤蹈火亦在所不辞!”同年10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4日,在蒋介石准备清除第26路军中的共产党员的危急时刻,他与季振同、董振堂等率所部1.7万多名官兵在宁都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他先后任红5军团第14、第13军军长,军团参谋长、副总指挥,率部参加赣州、漳州和南雄水口、建(宁)黎(川)泰(宁)等战役战斗。赵博生注意在实践中学习红军的作战原则,每战都亲临前线,部署周密,指挥果断。红5军团在赵博生和总指挥董振堂的指挥下,作战英勇、顽强,表现出很强的战斗力。尤其是拼马刀厉害,令敌人闻风丧胆。苏区军民称赞说:“一军团的冲锋,三军团的包抄,五军团的马刀。”由于赵博生指挥作战有功,曾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一级红旗勋章。
1933年初,国民党军集中4个师的兵力分两路向江西资溪、金溪、南城苏区进犯,赵博生奉命率领红5军团3个团据守长员庙地区,配合主力在黄狮渡一带消灭敌人。他指挥部队连续打退数倍于己之敌的疯狂进攻,坚守住了阵地,出色地完成钳制任务。1月8日战斗即将结束时,红军弹药用尽,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赵博生在与敌人相距只有百余米的地方指挥作战,不幸右额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6岁。为纪念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将宁都县改名为博生县,并在瑞金叶坪广场上建造了“博生堡”。
赵登禹
赵登禹,字舜臣。1898年出生于山东菏泽。1914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由士兵晋升为排长、连长、营长、副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26年参加北伐。
九一八事变后,赵登禹主张抵抗日本。1933年任第29军37师109旅旅长。1933年第29军长城抗战时,赵登禹奉命率部增援喜峰口、潘家口,与敌激战,取得胜利,打击了敌军的嚣张气焰,大涨了抗日军民的士气,赵登禹因战功卓著被擢升为第132师师长,并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1935年8月,第29军被调到北平地区驻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7月下旬,日军在飞机和坦克的掩护下,分别向北平、天津以及邻近各战略要地大举进攻。日军出动40余架飞机轮番轰炸阵地,并有3000人的机械化部队从地面发动猛烈攻击。担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132师师长的赵登禹,率部守卫北京城外的南苑。
132师将士在赵登禹的率领下,不畏强敌,奋勇抵抗。南苑一带地势平坦,无险可守。日军将中国军队切成数段,分割包围。部队孤军作战,在敌人炮火和飞机的狂轰滥炸下,损失惨重。赵登禹率部誓死坚守阵地,拼死抗击。7月28日,在奉命向北平撤退途中,遭日军伏击,赵登禹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胸部中弹牺牲,时年39岁。
闻一多
闻一多,1899年生,湖北浠水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是清华新剧社、美术社的发起者,曾担任《清华周刊》总编辑及《清华学报》编辑。
1919年,闻一多参加五四爱国运动。6月,他作为清华学校学生代表去上海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科罗拉多大学学习美术,同时继续投入大量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其间,他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等多篇爱国思乡之作。1923年在国内出版诗集《红烛》。
1925年,闻一多回国,在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务长,并在北京大学教授外国文学。1927年应邓演达之邀,到武汉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负责艺术股工作。不久,闻一多离开部队,到南京第四中山大学任外文系主任。1928年3月,他参加《新月》杂志的编辑工作,同年秋到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1932年回到北京,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1937年7月,全国抗战爆发。他随校迁往昆明,任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后的西南联合大学教授。面对严酷的现实,他毅然投身到抗日救亡和争民主、反独裁的斗争中。1943年,他开始得到中共昆明地下党和民主同盟的帮助,党通过不同渠道,给他送去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从根本上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统治。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发表后,他说:“五四给我的印象太深,《中国之命运》公开地向五四宣战,我是无论如何受不了的。”1944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后出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支部宣传委员兼《民主周刊》社社长,成为积极的民主斗士。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政策。1945年12月1日,昆明发生国民党当局镇压学生爱国运动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亲自为死难烈士书写挽词:“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出殡时,他拄着手杖走在游行队伍前列,并撰写了《一二一运动始末记》,揭露惨案真相,号召“未死的战士们,踏着四烈士的血迹”继续战斗。1946年6月29日,民盟云南支部举行社会各界招待会,他在会上宣布民盟决心响应中共的号召,坚持“民主团结、和平建国”的立场,号召“各界朋友们亲密地携起手来,共同为反内战、争民主,坚持到底!”
7月11日,民盟负责人、著名社会教育家、当年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朴,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当即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他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7月15日,在云南大学举行的李公朴追悼大会上,主持人为了他的安全,没有安排他发言。但他毫无畏惧,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痛斥国民党特务,并握拳宣誓:“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当天下午,他主持《民主周刊》记者招待会,进一步揭露暗杀事件的真相。散会后,闻一多在返家途中,突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十余弹,为建立新中国洒尽了最后一滴血。
埃德加・斯诺
夏明翰
夏明翰,字桂根,祖籍湖南衡山县,1900年农历八月生于湖北秭归。1917年春,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三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五四运动波及湖南,夏明翰、蒋先云等和同学们奋起响应湖南省学联的号召,开展声势浩大的爱国宣传活动。
1920年秋,经过五四运动洗礼的夏明翰,在何叔衡的帮助下来到长沙,结识了毛泽东,成为毛泽东创办的湖南自修大学的第一批学员。1921年冬,经毛泽东、何叔衡介绍,夏明翰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夏明翰担任了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农民部长。1927年2月,夏明翰被调到武汉工作,担任全国农民协会秘书长,兼任毛泽东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秘书。
1927年6月,在参加了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后,夏明翰被党组织调回湖南,任省委委员兼组织部长。
党的八七会议后,毛泽东从武汉回到湖南,领导秋收起义,夏明翰主要负责联络工作。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转向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后,夏明翰等在任弼时的帮助下,改变继续组织全省暴动的计划,决定将下阶段工作重点,放到建立农民武装,恢复党的组织,建立苏维埃政权方面。同年10月,湖南省委派夏明翰兼任平(江)浏(阳)特委书记,先后领导发动了平江、浏阳的农民暴动。
1928年初,夏明翰被党调到湖北工作,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配合新任湖北省委书记郭亮的工作。由于叛徒的出卖,同年3月18日,夏明翰在武汉被捕。20日清晨,他英勇就义,年仅28岁。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