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少年”蜕变记

政务   2024-10-15 09:02   重庆  


谁也想不到我从吊儿郎当的“小混混”,变成了一个听话、有礼貌的我。天差地别的改变,就像谁能想到一只丑陋的蛹,会变成翩翩起舞的蝴蝶……


——摘自善成学校学生小何的作文《90天蜕变》


小何曾是一个十分头疼的“问题少年”,要么沉溺于手机,要么就是和一群小哥们鬼混,直到因违法被公安抓获后送进善成学校,接受一定阶段的专门教育后才触及灵魂,忽然开窍,觉得不能这样一辈子。他发誓说:“我不再做一个冷血的孩子,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也应该感恩。”“我也相信漆黑的隧道终究能凿穿,千仞的高岗也终究能爬上去。”


转变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托起一片希望。


9月18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在强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治理研讨会上强调,要围绕分级矫治,依法开展矫治教育、专门教育、专门矫治教育,推动建设专门学校,制定专门矫治教育规定,确保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专门教育,是全面强化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工作的发展所需,形势所迫。在丰都县善成学校,类似小何这样的“问题少年”得以涅槃重生,正是专门教育的优势体现。


善成学校大门


建设:以大教育格局高位推动



要努力实现让每个丰都人都重视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上学,让每个学生都能遇到好老师,让每个老师都能遇到好校长,让每个校长都有个好舞台,让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能够大显身手、施展才干。


——摘自丰都县委书记张国忠在9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主题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近年来,随着网络普及、社会转型加剧、现实诱惑增多、监护不足等诸多原因,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显著增多且成因复杂,尤其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日趋突出。未成年人保护和犯罪预防,是一道十分紧迫的社会治理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健全专门教育保障机制。丰都县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突出等问题,在加大打击治理的同时,着力治本,在专门教育上狠下功夫,于2023年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动寻求市委政法委、市教委等部门大力支持,获准成为全市首批专门学校建设区县之一,于同年启动建设渝东片区首个专门学校——善成学校,同时成立专门学校建设及专门教育工作专班,由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建华任组长,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周君以及分管教育的副县长王筱军任副组长,县委政法委、县教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建一套强有力的班子,高位谋划、高标准推动专门教育及善成学校建设。


专门学校建设目前普遍有四难:保障难、送生难、培养难、离校难。据丰都县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代海门介绍,近年来,丰都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坚持构建大教育格局,不断创新教育理念,补齐教育缺位,优化教育机制。抓好专门教育,就是丰都构建大教育格局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抓专门学校建设上,丰都以前所未有的大手笔抓 组织开展叠被子比赛保障。县财政建立“财政专项+基金专户+捐赠专款+学校专营+学生专缴”并行的“五专”机制保障资金投入,设立专门教育专项资金,共计投入2600余万元,将原龙孔镇中学校舍进行改扩建,高标准配备教学设施;每年全额保障人员工资等公用经费230余万元,实现“应保尽保”;县教育基金会建立专门教育发展基金专户,策划了“情系善成”等捐助活动,通过财政捐献、部门捐赠、社会捐助、职工捐款、群众捐资“五捐”渠道广筹资金,助力学校长远发展。


把最好的师资配置到善成学校。配齐配优教师、民警、教官、保安等53名4类财政核编人员,以及专职心理健康师、专业医护人员、专业法治教育讲师和编外法治副校长、律师等N类社会协同教育志愿者。丰都县公安局把校保大队办公地设在善成学校,安排8名警力24小时驻校管理。县检察院派驻2名检察专员入校常态开展法律监督。


在制度激励上,把专门教育纳入平安丰都建设“一把手”工程,督促17个成员单位参与、依法落实相关责任。制定《专门学校育人成果考核办法》《学生百分奖励办法》以及各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定期评选学生“善成之星”、教师“善导之星”、教官“善培之星”、民警“善管之星”、家长“善育之星”等星级荣誉,与学生离校考核、岗位履职评价等挂钩,县级及以上评优选先时向专门教育倾斜名额。建立专门教育志愿服务嘉许激励制度,评定星级志愿者,给予就业、教育、医疗等8项嘉许激励。


招生:举大爱之旗应收尽收



我出去后打算继续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读书不是唯一出路,但却是最好的出路,我们每个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但却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摘自善成学校学生小王的作文《迷途知返》


“社会有感不了解,学生反感不愿来,家长敏感进不来”,这是专门学校所面临的生源难题。一面是社会上“问题少年”越来越多,一面又是专门学校生源不足。症结就在于社会上对专门学校的认知不够,专门教育的成效还没有充分体现。


专门学校之所以叫“专门”,是因为学校的建设运行有专门的法律依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还有专门的教学程序、专门的师资、专门的生源、专门的教育方式这五个定位。学校全年365天无休运行,无寒暑假。生源途径目前主要是“警送生”,即公安机关根据法律规定,对有违法犯罪行为但不够处罚条件的未成年人,经过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在履行保留学籍等相关手续后,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送来。


另外有少量“家送生”和“校送生”。“家送生”即父母发现孩子有严重问题或者危险倾向等,家庭难以教育的,自愿送来矫治。来自涪陵的张某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曾经长达45天呆在卧室不出门,沉溺网络游戏,父母急得抓狂,后来到善成学校考察后,下定决心就把孩子送来了。


善成学校广泛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积极争取各方了解与支持,发动镇街乡以学籍儿童为单元开展“网格”摸排,建立“严重不良行为学生”台账,组织力量上门劝诫等,确保应送尽送;建立“定时+适时”招生制度,建立适时单独收和定时批量收机制,采取统一评估、统一会签、统一体检、统一审批“四统一”的“一件事一次办”招生审批制度,保证多次偷窃等“五类”学生应收尽收;建立“普惠+特惠”帮扶机制。除国家经费保障的“警送生”外,联合实地评估“校送生”“家送生”经济状况,针对困难家庭,探索政府支持、学校扶持、社会捐助等机制,尤其对经济特别困难家庭实行“零负担”兜底保障,消除“想送无力送”问题。


该校目前有110个标准学位,自今年3月运行以来,已累计招收了来自丰都、石柱等渝东片区和主城南岸、巴南等区的72名学生,分批开展教育矫治,已出校的学生目前表现良好。涪陵的张某也戒掉了网瘾,回去后已重新回归学校。目前有11位家长给学校送来锦旗,称赞孩子回去后变了一个人!


教育:用专门之法育人育心



养孩子就像养花,都需要爱、用心和经验……


——摘自丰都县善成学校老师与学生的谈话日志


组织开展叠被子比赛


走进善成学校学生宿舍,像军营,被子全部叠成豆腐块,洗漱等所有用具摆放整齐。该校坚持行为矫治与综合教育融合共进,落实分级分类教育矫治要求,采用准军事化管理模式,针对严重不良行为、突出不良行为、一般不良行为三类学生,分别开设专门矫治班、约束管治班、特训调治班三类班级,形成正心、正身、正行三个梯度螺旋式发展的分层教育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在按要求完成义务教育国家课程的同时,借助华东师大等专家资源,组建专班研发构建“1+5+N”教育矫治新课程体系,即以军事特训课为主体,以《家教有方》《健康青春》《“网”事不凡》《孝德润心》《心育指南》5门校本课程为辅,同步开设社团兴趣、职业技能等N个配套课程,形成了“品行、文化、职技、艺体”齐头并进的课程架构。


收看法治教育节目后谈心得体会


法治教育,是专门教育的必修课。每周一上午第三节,由校保大队民警讲法治课,用真实案例警醒孩子,普及法律常识。学校还设置了模拟法庭,邀请法院选择合适案例来模拟庭审,现身说法。每晚七点统一看“新闻联播”,其它时间集中收看央视“社会与法”“道德与法治”等栏目,并由老师民警课后讲解点评。每日一篇学习日记,每周一篇专题感悟,每月一次思想汇报。


老师与学生交心谈心


坚持谈心谈话。从进校起,每个孩子都落实一个民警、一个教官、一个老师和一个社会帮扶同伴以及一个家长“五位一体”的定点帮扶制度。建立谈心谈话制度,发现问题的,必须当天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化解,坚持问题不过夜。据常驻该校的丰都县公安局校保大队大队长周杰介绍,驻校民警坚持开展谈心谈话,帮助学生找寻问题根源,改正错误。


给爸妈洗脚,开展感恩教育


据善成学校校长曾波介绍,该校严格遵循专门教育特质,抓准不良行为特点和行为偏差特性,精心构建了思想品德、人格品质、心理品格、习惯品行、审美品位“五品”教育矫治模式,集成教育优势,延展矫治链条。在课程设置上,重视爱国爱家、社会公德和感恩孝德教育。还设置了“五看”触魂活动,即看望残疾人、到困境家庭看勤快人、到看守所看犯罪嫌疑人、到医院ICU看重病人、到凌晨街市看工匠人。强化场景育人,从课本到现实,从他人到自己,触发孩子们设身处地想问题,修品行。


美术爱好者上美术兴趣课

上音乐课


紧盯兴趣爱好,把他们引向正确的审美品味。设置了书画、音乐、茶艺手工制作等兴趣课,某些在某方面极有天赋,学校就特别培养引导。比如,有个孩子在机电方面极有天赋,就是因多次偷盗电瓶车被查获后送来矫治的,他对物理课上的电器知识可谓无师自通,学校就找来专门书籍特别培养。有的孩子对修车感兴趣,有的孩子对厨艺、对美容感兴趣,学校积极发动社会协同教育力量来校参与培养,向县职教中心、三峡技校等推荐,尽力把孩子们引向正道。


养孩子就像养花,需要特别的呵护与关爱!这是善成学校老师们的共识。这里的孩子都特别聪明,但要矫治他们的不良行为也绝非易事。


张某某刚进善成学校时,极度悲观失望,一次趁人不备竟然吞下签字笔芯,企图以自残就医的方式逃跑。学校立即紧急将他送到县医院,及时抢救脱了险。定点帮助他的老师余伟兵和同事们轮流陪护他,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精心看护,大家心有灵犀,都没有批评和责怪他半个字,这让张某很是诧异,出院那天,他一下子跪倒在大家面前,号啕大哭,表示再也不会做傻事了,一定要好好学习。


此后,余伟兵老师与他以“好兄弟”相处,慢慢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终于帮助他走出了因家庭不幸所产生的自卑及堕落违法的阴影。帮助他重新找到了自信,变得乐观开朗。他还主动向学校要求,希望自己去课堂上现身说法,去帮助更多失足犯错的同学。他想让同学们知道,只要有决心,有勇气,有毅力,有爱有信任,其实每一个人都有重生的机会!


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这样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心灵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善成学校的老师就是这样,坚持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诚如余伟兵老师在日志里写的这样:没有一个寒冬不会过去,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只要我们心中还有爱,只要这种爱是基于彼此的信任,就往往能够创造奇迹!


回归:架帮扶之桥托举希望



在这里学习的三个月,学会了很多,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三思而后行,也学会了既来之,则安之。不仅学会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改掉了叛逆,改掉了许多“球毛病”。回家后我会继续保持,把在这里的优良品德,良好习惯,全部带回家中,带到生活中去……


——摘自善成学校学生小张的作文《离校反思》


帮扶团队定期回访回归学生


专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孩子正常回归学校、回归家庭、回归社会,一般矫治期限是1至6个月。针对不同的回归方向,善成学校采取“一生一档”“一生一策”“一生一技”的方式,构建一道共育链,扶助孩子成长至成人。


“一生一档”旨在帮助孩子顺利回归学校。依据学生学力基础和在校表现,构建一对一辅导、周目标管理、成长积分评价等机制,综合评估学生日常行为、军事训练、学科学习等,建立“一生一档”。设立“学校推荐+学生自荐”双向择校回归通道,学业等级评价达标后,按照有利孩子成长的原则,对接转回原校或选择其他学校学习。当然,这些孩子过往的“不良”记录会按要求封存。在善成学校的相关档案不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业。


“一生一策”旨在帮助孩子健康回归家庭。依托社区干部、邻里近亲、教师、同窗好友等建立“信服人”吹哨岗,形成以“信服人”为中心的校家社共育网络,针对离校学生的发展预期、心理指导、社交沟通等情况,实行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精准响应的“一生一策”帮扶机制,适时传递帮教策略和信息反馈,学校对所有离校学生进行定期回访,确保“全程跟踪、即错即纠”。


“一生一技”旨在帮助孩子正常回归社会。强化劳动意识、实践育人。针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联合县职教中心、三峡技校等量身定制茶艺、美发、汽修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孩子习得一技之长,能够自食其力。统筹民政、妇联、团委、文旅、工商及所在乡镇产业发展、社区用工需求等资源信息,搭建“就业+”联动平台,形成“部门帮扶+学校帮教+社区帮助”联动模式,解决学生离校后的就业等有关问题。


目前,在善成学校顺利离校的20人中,有14人回原校原班就读,4人降级复读,1人选择转读职业学校,1人回归父母身边外出务工。在跟踪反馈中,这些孩子都表现良好。善成学校校长曾波欣慰地说:“有这样的小成就,就初步实现了我们‘矫治一个孩子,挽救一个家庭,守护一方平安’的目标,也是我们‘行善成人,改善成才’校训的具体体现。”




善成学校的学生离校前都会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离校后的打算。我们来看看:


小王在作文中写到:出去以后我会断了联系,谨慎交友,我会记住老师们的谆谆教诲,干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谋定而后动,不要重蹈覆辙。多反省自己以前犯下的错误,不反省就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与错误,就无法改变,把反省当成习惯,用来鞭策自己积极向上。

小何A在作文中写到:自己到现在才明白父母默默的关心,父母在背后给我干了那么多事,每一次出了事情也是只有父母来帮我,我到现在明白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也明白了我出去后该怎样对自己的父母了。

小何B在作文中写到:感恩是为人处世的人生哲学,一个问候,一个小小的帮助,我们都应做到报答和感恩。每一次感动我都要心存感恩,而不是漠然视之。在善成学校,我感受到的感动何止冰山一角,我感谢他们,这里的种种温暖都照亮了我的心,生生不息,欣欣向荣。


孩子们文笔简练,情真意切,可见,他们的心又变回了纯真与干净。



文图 | 李述高、受访单位


重庆政法
重庆市委政法委公众信息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