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文脉•兴化府》第三集《哲理钟楼:闽中革命起源地》

时事   2024-12-23 20:33   福建  

哲理钟楼是一座有着超过120年历史的古建筑,这里原本是哲理中学普普通通的教工宿舍映雪楼。然而,随着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的到来,以及之后在这座楼里发生的故事,令这座普通的教工宿舍楼蜚声遐迩,成为了一代又一代莆田人的精神坐标。这座楼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今天就带您一起走进——哲理钟楼。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地开始组建地方党组织。1925年底,莆籍共产党员陈国柱按照中共中央指示回到莆田,在母校哲理中学以教员身份为掩护,向学生宣传反帝反军阀的爱国主义思想,为闽中地区党组织的发展和革命运动的兴起培养骨干力量。1926年2月,这在闽中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间节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考察,陈国柱认为陈天章、陈兆芳、吴承斌、吴梦泽、陈德来等学生思想进步,条件成熟。于是,他在哲理中学钟楼代表党组织,接纳了陈天章等同志加入了共青团,同时成立了闽中第一个党组织——莆田党团混合支部。同年6月,陈国柱将原发展的团员全部转为中共党员,支部改建为中共莆田支部。

中共莆田党团混合支部的成立,点燃了莆田乃至整个闽中地区的革命火种。哲理钟楼的铜钟敲响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革命钟声,并响彻闽中大地。

莆田党组织建立后,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逐渐发展为中共闽中特(地、工)委,成为闽中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核心。其领导革命斗争的范围由小到大,不断扩展,从莆田逐渐发展到福州、莆田、泉州、三明、厦门、金门、漳州的20多个市县的3个中心县委、40多个县委(工委)和香港、台湾地区4个党组织。在长达24年的革命斗争中,以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领导闽中人民坚持斗争,赢得了闽中“红旗不倒”的赞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如今,哲理钟楼是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莆田市党史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楼内布置的“哲理钟声·闽中火种”等革命史料专题展览,呈现了闽中党和人民在土地革命、游击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

这里的每一张照片,每一幅图片,每一件老物件,每一块砖块,每一寸土地,都是莆田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更是莆田人民的精神坐标,激励着莆田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来吧,一起来到这里,来到闽中革命开始的地方,听那古老的钟声,感受信仰的力量。

编辑:黄玲钒

更多资讯




点个在看

莆田广播电视台
立足莆田本土,传递民生政策;直击新闻现场,把握新闻脉动;关注焦点新闻,盘点财经资讯;汇萃媒体精彩,笑谈社会趣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