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政治理论第26期

文摘   2025-01-20 18:12   重庆  


带练政治理论刷题第二十六期

欢迎同学们评论区跟练打卡

政治理论小测试

考试规则:选择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单选】随着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大国关系的布局也在发生新的调整,中国与发展中大国的关系日益深化,中国将致力于“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  )的大国关系格局”。
①和平共处
②相互尊重
③总体稳定
④均衡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C项。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促进大国协调和良性互动,推动构建和平共处、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格局。”这一论述为我们理解当前国际形势,特别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故本题选C。


2.【单选】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包括(  )。
①在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中优化国内大循环的空间布局
②着力发展实体经济,依托国际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③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
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夯实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C项。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①项正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现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国内大循环的空间才能更广阔、成色才能更足。”这一重要论述为进一步优化国内大循环的空间布局明确了战略路径和方向。

②项错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③项正确。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④项正确。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要“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综上,故本题选C。


3.【单选】距离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已经过去75年,而政协也为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关于政协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
②以促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工作重点
③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④以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为历史责任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D项。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①项正确。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总体要求之一就是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

②项正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政协要以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为履职方向,以促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大局,瞄准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重要问题,深入协商集中议政,强化监督助推落实。

③项正确。十四届全国政协和政协机关把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完善学习制度体系,推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④项正确。汪洋主席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所作的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是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历史责任。

综上,故本题选D。


4.【单选】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深入推进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贯通古今、融通中外,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命题,下列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理解正确的有几项?(  )
①以坚持“两个结合”为必由之路
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强大精神动力
③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特性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厚营养
④以系统观念为基本方法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C项。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①项正确。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

②项正确。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途径。需要深人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和时代价值,激活其生命力、激发其创造力,促进其同当代中国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同现实文化相融通,造就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注入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思想活力。

③项正确。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文明特性,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深厚沃土,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厚营养。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赓续,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式。

④项错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须坚持以守正创新为基本方法,利用不同思想资源,不断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创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开放性和发展性理论品格的思想提升。

综上,故本题选C。


5.【单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下列关于教育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
②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
③2035年基本建成教育强国,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教育强国事业
④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C

本题考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注意】本题为选非题,请考生注意题干要求。

点击此处查看答案和解析

【金标尺答案】C项。

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①项正确。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

②项正确。中国已经建成世界最大规模且有质量的教育体系。2023年,我国有各级各类学校49.83万所,有2.91亿学历教育在校生,专任教师1892万。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世界公认的普及化阶段,实现历史性跨越。

③项错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

④项正确。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着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

综上,故本题选C。






【金标尺公考】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公考动态、资讯、备考干货

关注并加星标,即可快速查看文章



留下打卡足迹※我们一起进步~~


 点“在看”给我一个小心心



金标尺公考
第一时间推送各类人事考试招聘信息(公务员,事业单位,法检,教师公招,银行,选调生,大学生村官,招警,三支一扶,企业招聘培训信息等),旨在打造内蒙古权威全面的考试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