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忘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文摘   2024-12-09 14:04   黑龙江  

每到12月9日,

各地都会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

为什么要纪念一二九呢?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指1935年12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发起的一场学生要求政府抗日的游行示威活动。他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主义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八十九年前的今天,
一群血气方刚,
热血沸腾的青年喊出了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呼声,
那金戈铁马的呼声震荡了整个山河,
他们的激情在空中回荡。

“华北之大,

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935年“一二九”运动,

这句满含血泪的话,

从无数青年口中喊出,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责任,

八十年前,

他们为捍卫民族利益

和尊严而大声呐喊,

今天,

我们勿忘失地丧权之痛。

八十九年前,国家危殆,民族危机,人民危险。
八十九年前,日寇横行,汉奸当道,华北危矣,“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八十九年前,饿殍遍野,内乱外战,民族危矣,“国为待死之国,民为待死之民”!
八十九年前,那场声势浩大的爱国运动以古都北平为原点,以救亡图存的理想为半径,在神州大地上画了一个圈。
青年学生发出了抗日救国、救亡图存的时代强音,一批又一批先进青年,带着对祖国、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怀揣着革命热情和斗争理想涌向延安,从学校奔向革命前线,投身救亡图存的革命运动。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斗争史,也是一部斗志激扬的青年运动史。正是青年们,正是这些风华正茂的青年们,正是这些一腔热血的青年们,掀起了抗日救亡的新高潮。
青年,响亮的名字,斗争的号角,自由的先驱,以最昂扬的姿态,最磅礴的气势,最决绝的方式,引领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日报

图文排版 | 聂妍茜

图文校对 | 陈谕远

责任编辑 | 高   月

审      核 | 蔡玉生

黑龙江东方学院
黑龙江东方学院公众号,服务广大师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