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危险的中心开花战术,为啥解放军能打赢,国军总是输?

文化   军事   2024-09-10 20:20   广东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投稿,转载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号potereio

说到中心开花,这是国军“常用”的战术。但纵观国军在与我军作战的历史中,中心开花基本就没有成功过。中心开花不易成功的关键,是中心开花的“中心”是掉入重重包围作战的。


国军之所以经常有中心开花的幻想,是因为失去人民支持的情况下,在战场上两眼一抹黑,经常有部队会掉入解放军包围圈。为了营救部队,那就只能搞中心开花了。那问题就来了,如果把我军与国军换一下位置,中心开花战术能不能成功呢?解放战争后期的衡宝战役期间,解放军就用了中心开花。而这一次输的还是国军。


南京被解放后,国民政府退到了广州。这个时候整个江南还有大量兵员掌握在国民党手上。这其中最主力的部队就是桂军和湘军。东南地区因为淮海战役的失败,已经没有多少主力部队能抵抗了。


桂军

此时掌握桂军主力的白崇禧也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并不急于碰桂军,再加上白崇禧打了一个“青树坪大捷”,所以想要靠着手里的部队保住湖南、广西、贵州几个省继续当军阀。程潜和陈明仁在长沙起义后,如何挡住解放军的步伐成了白崇禧首要关注的问题。


1949年10月5日,正当白崇禧开会讨论未来战局的时候,一个消息让白崇禧相当兴奋,但这个消息加速了桂军的覆灭。


根据第七军军长李本一的报告,有一支共军正在快速沿着衡宝公路南进,已经完全与其他部队脱离了联系。根据后期的侦查,这支部队足有一个师的规模。白崇禧本来还打算撤回西南从长计议,这一则消息让他突然精神了起来,另一个青树坪大捷浮现在脑海里。


白崇禧

按照白崇禧的计划,他将趁解放军其他部队没反应过来的当口,调集五个师的兵力吃掉这支突进的部队,然后反攻长沙成为割据势力。


这支突入白崇禧腹地的部队,是第四野战军135师,师长是悍将丁盛。他们之所以孤军深入,是为了隐蔽而关掉了电台。这个时候林彪已经有了新的命令。林彪看出白崇禧想要退入西南的想法,所以下令四野各部停止前进,让白崇禧能够坚定意志呆在湖南。误打误撞,135师突入桂军重围给白崇禧带来了机遇也给林彪带来了机遇。


135师在四野司令部的指挥下从容应对白崇禧的围攻。丁盛在灵官殿建立指挥部,让各团营迅速占领附近高地进行阻击。而且135师各部队非常灵活,不仅能够就地阻击,还能在五个师的包围下到处穿插甚至发起局部反击。


丁盛

到了10月9日,白崇禧的五个师还是不能吃掉掉入包围圈的135师。战机往往是稍纵即逝,在桂军围攻135师的时候,四野四个军的兵力已经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白崇禧只能下令长官部朝广西撤退,自己最得力的第七军留下来断后。


更搞笑的事情发生了,本来被围的135师发起了反攻,反倒把第七军拦腰截断。衡宝战役结束后,白崇禧最精锐的第7军、第48军被悉数歼灭。这也为解放军解放中南地区乃至西南地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放任桂军主力退入广西,将会给解放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接下来就是反思时间了,同样是中心开花战术,我们看国军在孟良崮战役和辽沈战役中表现相当拉胯。


号称虎贲御林军的74军,在孟良崮战役期间只坚持了不到三天,而被寄予厚望的锦州更是在31个小时就被解放军拿下。国军的增援部队也不大行。无论是孟良崮战役还是辽沈战役,国军的增援都相当卖力了。独95师直接打到丧失战斗力,黄百韬也是不顾一切向孟良崮突进,但仍然无法突破解放军的防线。


辽沈战役

反观衡宝战役,国军各部队完全无法挡住解放军的增援,桂军精锐也无法消灭135师。有人把问题归结到国军的派系林立,实际上这是新时代军队对旧军队战斗力的碾压。


首先就是组织度的问题。虽然辛亥革命后中国结束了帝制,但基层社会除了不用留辫子基本没有变化。无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国军征兵都是以精锐雇佣兵配上壮丁的模式存在。这种配置与明清旧军队没有本质的区别。在解放战争初期还能跟解放军打一打,但1947年我党在解放区完成土改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


河南、山东、河北这些兵员大省的农民都分到了田地,国军士兵为蒋介石卖命的心一下子就散了。原本当兵要么是被抓,要么是为了一口饭。现在老家不用当兵也能有口吃的,国军士兵的士气遭到了进一步的打击。于是出现了奇怪的一幕,在孟良崮战役结束后,仍然有7000人在山里面打酱油。这些人与张灵甫有隙不假,不愿意继续卖命也是一大问题。


孟良崮战役

组织能力的低下,就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战术的单一。135师能够坚持四天除了士气高外还有四野制胜法宝“三三制”。三三制就是在一场战斗中具备局部兵力优势,考验的就是单兵间的配合。国军士兵士气低落,搞三三制打顺风仗会出现后面两个人跑到前边争功,逆风仗时后面两个人直接卖队友了。


国军必须抱团打仗,靠着连排长和督战队监视才能保证部队不溃散。所以中心开花时被围部队只能死守阵地。但我们看135师就不一样,由于组织度足够高,各营连可以在国军结合部快速穿插。别看桂军有五个师,想要歼灭135师那是相当困难。


最后就是旧军队的顽疾,把军队视作自己的财产。解放军从军长到排长都是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每升一级都靠着数不尽的战功而不是手里有多少部队。但国军这边首先要分地方军和中央军,阎锡山在抗战时成第二战区司令,傅作义在解放战争成“华北剿总”司令,取决于他有多大地盘。


阎锡山

所以在增援的时候,首先想的不是战役结束能获得多少战功,而是自己的实力会不会受损。如果阎锡山手里没有了晋军,他消灭再多解放军也当不了司令。


中下级军官也是如此。他们虽然不考虑地盘,但要考虑自己军队的战斗力。国军士兵的骨干都是会打仗的老兵,一旦这些老兵被打光,这支部队会马上被降级。比如74军在孟良崮战役被消灭,重新组建的74军根本得不到五大主力时的待遇。


而且国军各部队是互相监视的。如果你没有嫡系部队,就算蒋介石把你封为司令也没用。


比如在孟良崮战役前,黄百韬是可以指挥张灵甫的。但黄百韬非常为难,直接表示:“74师是美械部队,我是日械部队,哪里能指挥得动。”说得再直白点,就算74军不听军令,黄百韬也执法不了。因为自己的嫡系部队打不过人家。结果,各级军官都消极避战。


这样的情况下,能打得好“齐头并进”都阿弥陀佛了,遑论高难度的中心开花了。


冷热防务
金戈铁马、炮声隆隆,权力角逐、文明兴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