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打击网络谣言,全力净化网络环境

文摘   2024-08-09 16:44   吉林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如果出现网络谣言,传播范围将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特定时空,传播速度为几何级数增长。如果任由网络谣言肆意传播,将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甚至会引起社会恐慌。2024年是公安机关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年,按照市局统一部署,四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将全力推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工作走深走实,全力营造正向有序的网络生态。

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极大,不仅扰乱社会公共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为依法打击网络谣言,有效净化网络环境,四平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开展打击网络谣言宣传行动,让“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的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形成“依法治网、依法上网”的良好氛围,共建健康清朗网络舆论环境。
常见网络谣言类别:

1、网络灾害谣言

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发生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2、网络恐怖谣言

指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3、网络犯罪谣言

指捏造骇人听闻或令人发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众愤怒、恐惧,引发公众对政府、政府工作人员或某些群体的不满,同时也影响当事人的声誉,扰乱他们的正常生活。

4、网络食品及产品安全谣言

指捏造或夸大某类食品或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引起公众对该类食品或产品的抵制,导致该类食品或产品生产者、销售者损失。

5、网络个人事件谣言

指针对某些个人而编造吸引眼球的虚假信息,侵害当事人隐私,给当事人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经济损失。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网络谣言具有夸大事件严重性、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特点,如何辨别您所看到的事件是否真实,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判断:

1.文章发布的权威性。注意观察文章结尾是否有署名或标注出处,判断其是否由权威媒体或机构发布,避免被作者主观臆测带偏。

2.内容观点的客观性。阅读时应注意文章是否存在夸大事实、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极端言论、文不对题等表达方式。

3.浏览页面的健康性。部分平台为吸引关注,将色情、浮夸等类型的图片设置为封面,或页面含有大量广告、网络小说链接等不健康内容。

四平网警提醒: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谣言,需要广大网民的共同努力。希望广大网民保持理性思考,提高防范意识,积极抵制网络谣言,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携手共建清朗网络家园。

来源:伊通满族自治县公安局

编审:夏艳辉

作:刘佳奇

投稿邮箱:ytxwzzbdjk@163.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伊通党建
将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中央有关精神,基层党建工作的有关政策信息及时、快捷的发送到各级党员干部的手机上,是传播党的声音的窗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