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浓年味儿在哪?昂,去辽西“跑黄河”呀!

时事   2025-01-09 14:51   辽宁  


辽宁有省级以上

历史文化名镇24个,

历史文化名村37个,

另外还有历史文化街区22片,

传统村落45个。

这些古镇和传统村落

或临水而立,

或离山更近,

承载着中华文明

生生不息的基因与密码,

记录着一代代远乡游子的

回忆和童年的欢乐。


辽宁地处多元文明的交会地带,土地丰饶多姿,文化璀璨耀眼。正因如此,这里的古镇和传统村落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它们或充满民族风情,或保留“闯关东”的蛛丝马迹。正因为它们带有深厚的辽宁味道,是我们洞察辽宁地域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吸引所有人走近它们、进而置身其中深切感受原汁原味辽宁文化的理由。我们希望更多人在古镇这个文化单元里感受到厚重悠远的辽宁地域文化,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走进这些文化单元的最深处,用双脚丈量它们,用眼睛打量它们,用相机拍摄它们……触摸一砖一瓦中的风霜质感,观察一草一木里的春夏秋冬。


为此,我们认真梳理了辽宁地域最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古镇和传统村落,按四季划分成四部分,挖掘它们最亮眼的景致。


今天开始,

辽宁日报全媒体推出

特别策划《风景镇里独好》,

让我们来一场

酣畅淋漓的古镇之旅。


首先带大家领略的是

辽宁大地的冰雪风貌,

尽情畅享过年之乐。


朱碌科 冰天雪地“跑黄河”



提示








每年的这个时候,生活在辽西小镇朱碌科的人们都要比平时更忙,他们在准备一年一度的喜庆大戏——朱碌科黄河阵。这是融非遗、年俗于一体的传统项目,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建平县城在冰上设计了一座黄河阵,人们可以在春节的喜庆中,于冰雪上感受黄河阵的欢乐与震撼。



冰上黄河阵,更刺激



一场冰雪与文化的盛宴,正在朝阳市建平县拉开帷幕。


1月7日,建平县湿地公园南侧宽阔的牤牛河冰面上,机器轰鸣,一派忙碌景象。造雪机不断地喷吐着雪花,不一会儿就造出一个大雪堆。远处,工人们正在切冰,只见冰花飞溅,很快一个大冰块就在河水中漂起来,工人们赶紧将其运上来,运冰车在冰雪中穿梭往来……他们正在建造国家级非遗项目辽西朱碌科黄河阵,在冰面上“跑黄河”,新颖、刺激、热闹、喜庆。


朱碌科黄河阵于正月初七八开始准备,正月十四下午进入高潮,晚上,群众举办转灯、扭秧歌活动,正月十五晚上则列队“跑黄河”,祈求消灾祛病、万事顺遂。图为活动场面。


“我们按照《黄河阵图》建造一座超大型‘冰雪迷宫’。冰块做成的高大阵门一打开,迫不及待的人们从这里涌进,在2000多平方米的冰面上按照灯光指示‘跑黄河’。灯光闪烁,鼓乐齐鸣,游客边跑边玩。尤其是冰面上,可以以多种方式‘跑’。这边是秧歌队,那边是滑冰队。你想想,多么壮观、喜庆!”现场有工人向记者描述。


去年,建平县将传承了近200年的朱碌科黄河阵引到冰面上,一下子来了50多万名游客。尝到甜头后,今年政府牵头,早早就开始了准备工作。项目负责人王东升介绍,1月中旬,各种冰雪项目全面完成。


王东升是建平县人,早些年在哈尔滨搞冬季冰雪项目,有10多年的经验,去年他回到家乡组织冰雪活动,一炮打响。“去年经验不足,把黄河阵摆在了靠南的位置,天气升温快,冰面早早开化了,体验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他讲道,今年在建平县的统一部署下,冰雪总面积扩展到了2万平方米,将冰上黄河阵安排在更容易维护的位置,力争能玩到正月十五以后。


国家级非遗项目辽西朱碌科黄河阵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崔树星向记者解释,朱碌科黄河阵每年正月初七八开始着手准备,活动的高潮是在正月十五。阵形由“九曲黄河阵”演变而来,占地面积2601平方米,分为16个“方城”,按照九宫八卦的方位摆设,以传统图案“富贵不断头”接续相连而成。


朱碌科黄河阵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分16个“方城”,按九宫八卦方位摆设,以传统图案“富贵不断头”接续相连而成,图为一少年正在“跑黄河”。


朱碌科黄河阵朝北正中为阵门,张挂有红底黄字的楹联,门上方居中为“黄河盛会”4个大字。这里既是黄河阵的唯一入口,也是黄河阵的唯一出口。人们从阵门开始,如绕迷宫般按栏杆扎成的阵列跑过16座方城,全程有2000多米,年轻人跑完需要十几分钟,上年岁的人视体力情况,有的需要30分钟左右。


此外,还有阵中“偷”灯的游戏,“偷”灯人一路不得言语,努力护灯,防其熄灭。一“跑”一“偷”,生动地诠释了人们对幸福、平安、健康的渴求,凸显了东北地区民风民俗的粗犷与直接。


朱碌科黄河阵的“门”,是阵的入口和出口,中间用“墙”隔开。


王东升正是看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社会影响力才回到家乡发展。今年,他对冰雪活动进行重新设计,专门从哈尔滨聘请了4名雪雕名家,在场地迎宾区雕塑一个高约5米的红山文化代表性文物——玉猪龙,同时为了增强冰雪场地照明与美观效果,在场地正中还设计了一座宽约12米、高5米、斜坡长7米、滑道长达52米的冰滑梯,增加了观众游玩乐趣。


同样忙碌的还有朱碌科黄河阵的发源地——建平县朱碌科镇,这几天也是热闹非凡。


朱碌科镇位于建平县城东北,距离县城大约40公里,镇中心由下营子村和朱碌科村组成。黄河阵场地设在位于下营子村的朱碌科农贸市场上,结合集市摆黄河阵改变了原来在耕地上摆阵的原始状态,使这一古老民俗更加吸引人。


朱碌科做好迎客准备



朱碌科黄河阵的改造离不开一个人,他就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辽西朱碌科黄河阵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杨占来。


杨占来在朱碌科农贸市场南边盖了二层小楼,楼下开着饲料商店,楼上是居室。因为性格豪爽,他经常为村里张罗事情,在村里有威望。从1996年开始,他就接手办理一年一度的朱碌科黄河阵了,被称为“黄河阵会首”。“办会得有个章法,不能乱,尤其是外地游客多,咱得给人家留个好印象,我能镇住场。”杨占来说。



在下营子村村委会二层小楼的南边,有一排厢房,崔树星打开了房门,里面收藏的是办黄河阵的各种物件,有大鼓、灯箱、彩旗、灯带等,几间屋子摆得满满的,院子里的棚子下面则整齐地码放着铁管和告示牌、黄河阵鼓谱灯箱。


朱碌科黄河阵在当地一直得到良好传承。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将黄河阵引入朱碌科的是清咸丰年间(1851年至1861年)的举人蔺玺臣,到杨占来、崔树星这一代,已传承到了第六代。


早期的朱碌科黄河阵用秫秸把子摆阵,村民提前用草绳将七八根秫秸捆绑紧,制成若干个立柱,再将这些立柱按照阵图连接起来,在耕地里排列出来。因为黄河阵最热闹的时刻是在正月十五晚上,需要灯光照明,早期人们用油灯,后来改用了蜡烛,近些年用上了电灯。杨占来接手“黄河阵会首”后,他的木匠手艺派上用场,黄河阵的立柱换成了木桩,2022年又开始采用铁管。这样改进的好处显而易见,阵法更整洁,人们在阵里跑的时候更加安全,体验也更好。


朱碌科镇镇长李猛介绍,镇里投入600万元实施了农贸市场更新改造工程,建成永久性的黄河阵场地,这也是建平县的非遗广场项目。农贸市场地面硬化铺砖,修建了下水管道,还将黄河阵的元素通过铺设不同颜色的彩砖融入其中,并按照黄河阵图纸立桩的位置打好钻眼,安装预埋件。


杨占来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安装上就是黄河阵,而且环境比以前更好了。”


黄河阵源于春播祭祀仪式



朱碌科镇有一座保存良好的古建筑,是弥陀寺,为康熙十六年(1677年)所建,已有300多年历史,这一年代远早于朱碌科得名的时间。据介绍,“朱碌科”是蒙古语“聚力革”的谐音,意思是“心脏”。清乾隆年间(1736年至1795年),“有张姓和以‘永’为名者二人来此经商”,日益繁华,建村时得此名。


黄河阵最早来源于春播的祭祀大典,它假托“三霄娘子”摆黄河阵与众仙斗法的故事,将人类繁衍的寓意拓展为祈求土地丰收的春播祭祀大型民俗活动。这一点从黄河阵的对联中可以得到印证——“仙岛三霄馈赠丰登五谷,黄河九曲转得祥瑞一生”。而每年一度的朱碌科黄河阵活动,也是从这座古老寺院中迎接赐福子孙的“三霄娘子”开始。


每年的正月十四下午,人们到朱碌科镇的弥陀寺请生育之神“三霄娘子”入阵。晚上,鼓乐响起,男女老少们开始转灯、扭秧歌欢庆。正月十五的晚上,群众汇聚于此,一起列队“跑黄河”,每转过一个弯,就意味着克服了一个挫折,能够顺利地从出口跑出则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消灾祛病、万事顺遂。“跑跑更健康,尤其是在春节期间,这是一项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迎春活动。”崔树星说。


黄河阵古阵图。


当然,每一个外来游客都会问这样的问题:黄河阵是不是军事阵法?为啥在春节期间举办?


崔树星解释,传统意义的春节是从初一到十五,这是春天的开始,即将进入新一轮播种季节。古人认为人类的繁衍活动同样会促进农事的丰收,而朱碌科黄河阵就是为了祈求人丁兴旺、五谷丰登。黄河阵中旗杆上装有“混元金斗”,写着“风调雨顺”几个大字,证明了朱碌科黄河阵不是古代军事阵法的演变,而是春播前的祭祀大典仪式。它也是当地从清代中叶人烟稀少到如今人丁兴旺的重要见证。


其实,朱碌科镇人心里都明白:黄河阵名气越响,游客越多,当地的商贸就越繁荣。这一盛大活动传承了近200年,一直是“独乐乐”,但在近年来却越办越火,规模越来越大,场地越来越高级,形成“众乐乐”趋势,这也是迎来大量远方游客的关键。




朱碌科镇



位于朝阳市建平县城东北,二〇一九年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朱碌科黄河阵所在地,是国歌素材地。









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者:郭平 朱忠鹤  摄影:杨智宏

编辑:王思雨  检校:冯赤 赵琢

责编:王德坤 辛垚  审核:李德强


辽宁日报
价值 链接 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