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普创作者,“闯”进了最高学术殿堂

文化   2024-12-19 11:23   北京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微信(ID:xhmrdxwx)
作者:张圆
毕导圆梦了。
在前不久的诺奖颁奖周,他出现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采访诺奖得主,聆听了多场科学讲座,在这个梦寐以求的学术殿堂,感受了什么是“遍地都是顶尖科学家”。
毕导原名毕啸天(以下简称毕导),去年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毕业。十年前,毕导开始科普之路。2018年,他开始在抖音上更新科普短视频,并收获了第一条千万播放量的视频。
在边读博边科普的过程中,毕导在抖音上逐渐积累了230万粉丝。熟悉他的网友把毕导称作“关注列表里最关心诺奖的博主”。从2018年开始,连续7年的10月诺奖公布期,都是这位科普创作者最忙碌的时候。他加班加点赶制视频,为网友带来及时又独到的一手解读。
毕导的热忱与勤勉打动了网友,也在遥远的欧亚大陆另一端收获了回音。今年,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与抖音平台的共同助力下,毕导作为抖音精选作者代表,跨越近8000公里,抵达瑞典。从12月9日开始的那一周,他用镜头做记录,在抖音独家发布系列视频,带领网友“沉浸式”参与2024诺贝尔奖颁奖周活动。
“十年来,我追逐科学。科学似乎突然向我善意地闪耀了一瞬间的光芒,这何尝不是一种‘种瓜得瓜’的快乐?”毕导在视频里说。
喜欢科学的网友们也兴奋地分享了这份追梦成功的喜悦。诺贝尔奖几乎是所有科学爱好者心中的最高学术殿堂,也是无数科研工作者、科普创作者心驰神往的目标。在毕导的诺奖周视频下,网友纷纷表示,“这或许是我离诺奖最近的一次”“看到这么高端的学术圈,我也是出息了”。
这些兴奋的回声有不少来自“科学发烧友”。他们从7年前开始追更毕导,熟悉这位做“不正经科普”的创作者心中严肃的科研梦想。
去123岁的诺奖现场,沉浸式“圆梦”
诺贝尔奖创立于1901年,至今已经123岁了。关于它的报道,大多严肃且正经。毕导的现场报道则生动幽默、深入浅出。
诺奖周第一天,毕导更新了第一条视频。开场是一场新闻发布会,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物理学奖得主在台上正襟危坐,毕导年轻的脸出现在各国主流媒体汇聚的采访席上。
“今年的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得主就在我面前排排坐。这一刻仿佛他们是答辩的学生,我才是评委老师。”毕导以玩笑开场。即使在最正经的诺奖现场,网友们依然感受到了熟悉的“毕导”配方:先看似“不正经”,再进行严肃的科学讲解和对话。果然,随后进入镜头的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大卫·贝克,他应邀和毕导进行了一场对谈。
这位科学大拿和毕导探讨了科学家相比人工智能的优势,以及科学家如何与人工智能合作。大卫·贝克说,AI对蛋白质设计非常有用,可以作为一种验证,但它不能取代蛋白质设计者。
对于关注毕导的粉丝,两个月前的疑问从大卫·贝克这里得到了回应。两个月前,大卫·贝克刚获奖,毕导就赶制了一条解读视频,解释为什么“人们让AI预测谁能获得诺奖,结果获奖的却是AI?”他说,AlphaFold是一种用AI预测蛋白质折叠结构的技术,而大卫·贝克则创造了全新的蛋白质。
毕导在视频中说,大卫·贝克的获奖证明了,“诺奖又一次拓宽了它的定义”。
今年的诺奖,AI是不能绕过的主题。不止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也颁发给了在人工神经网络相关方向的发现和发明。毕导也专门制作了一期解读“物理学奖为什么颁给了计算机领域”的视频。
在诺奖周的旅程中,这些“学术大家”都在毕导的镜头下出现。
当毕导出现在诺奖现场这个被誉为“人类智慧的至高殿堂”,这一刻,圆梦这个词被具象化了。
这个梦的雏形,是在初二的课堂上。毕导从小就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小孩。
初二学爱因斯坦相对论时,他就进行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思考:如果自己拿着镜子,以光速的0.5倍向前飞行,理论上脸上的光还是会以光速抵达镜子,但镜子和自己一样以光速的0.5倍在飞,那么自己脸上的光是否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追上这面镜子?
少年开始了浪漫的科学遐想:“这时我看到的不就是我过去的脸吗?还是说,我不能在镜子里看到我的脸了?那我在里面看到的是什么东西呢?是已经凝固的某个过去的瞬间?还是说我会看到一片像黑洞一样的虚无?”
那一刻,从科学延伸出来的超越日常生活的问题,让毕导第一次感觉到科学的奇妙。他按捺不住想把这种奇妙的感觉分享给更多人。抱着对科学的热爱,他一路读到了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的博士。这份冲动就像一个起点,在多年之后开启了他的科学和科普之路。
“原来,一件小事做了很多年,真的会被看到。”毕导在从斯德哥尔摩发回的视频里说。
“不正经的科普”,惊动了国际科学界
这不是毕导第一次因为抖音和国际科学界产生连接。
因为一期抖音视频的回响,毕导被《纽约时报》报道,还收到了很多国际同行的来信。
这期视频的起点是毕导对生活的一个细微观察:倒一杯热水和冷水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为了探寻原因,毕导做了一系列实验,把过程用视频记录了下来。通过细致求证,毕导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因为热水和冷水中气泡所产生的明纳尔特共振的频率不一样。
整个求解过程,让他感觉重拾了学生时代科研的感觉,“我很想把这个知识分享出来,就算它是错的,也许也能激发世界上的聪明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写了一篇论文发在学术平台Arxiv上。
蝴蝶的翅膀由此振动。自此之后,毕导开始收到很多来自国外的邮件,回音甚至来自一些科普杂志,对方问他,“你好像研究了一个前人没有定论的问题,请问你是哪位教授?”毕导回复,他是一个抖音上的科普创作者。
这项研究吸引了《纽约时报》的报道。
那之后,一个来自纽约州立大学的教授给他发来邮件,表达了对这项研究的浓厚兴趣后,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为什么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这让毕导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共振,“水的声音让一个中国小伙和一个外国同样好奇的教授连接在了一起。这一刻,我们的思想被同样的有趣问题所吸引,这是我喜欢科学的地方,也让我觉得做科学内容真的很有意义”。
“好奇生活”正是毕导在抖音上开启奇遇的起点。自从2018年开始在抖音上“冲浪”,他就一直喜欢收集网友们对生活的好奇。“南北方煮饺子点不点水”“掰方糕怎么掰才能赢”……这些网友争论成了他的选题灵感。
为了回应这些从生活里自然生长出来的好奇心,他开始在抖音上做“不正经科普”,内容包括“如何用物理学打赢一场雪仗”“如何雨天不湿鞋”,甚至还有“如何拉出完美形状的便便”……
“我希望通过我的视频告诉大家,书本上的公式原理,就鲜活地躺在你的生活中。”毕导的选题切口都很细微,来自某个生活小现象,就是为了激发普通人对科学的好奇。
做科普的第一步,是建立连接,“小题大做”,让看似枯燥乏味的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发生关系。
“永远不要停止提问,好奇心自有其存在的理由。”这是毕导很喜欢的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为了吸引网友,他的视频开头常常先声夺人,显得反常或者热闹,也注重设计和网友的互动,巧用小剧场式的演绎和搞笑画面。“我希望大家是笑着看完我的视频,看完后惊呼一声‘学到了!’”
切入点脑洞大开,但在制作科普视频时毕导却十分严肃和严谨。为了找到理论支撑,他翻阅了各种国内外文献和最新研究趋势,还会穿上白大褂,走进实验室,带着网友们“沉浸式”做实验。
例如,制作“蓝莓为什么是蓝色”这期视频时,他四处寻访,最后从西湖大学借到了“扫描电子显微镜”,把蓝莓放大20000倍,用震撼的视觉效果解释了蓝莓的结构色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智慧。
当我的关注列表和顶尖科学家对话
这一周,毕导聆听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五位得主的学术讲座,享受了一场高规格的学术盛宴。
91岁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翰·霍普菲尔德拄着拐杖登上演讲台。他说,自己经常思考今天应该干点什么,“大多数的回答是照着昨天做,但是想清楚你要做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才决定了你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台下,毕导增进了对这些顶尖科学家的理解——他们的人生都是被强烈的动机所驱动,找到了一件很想做一辈子的事情。
跟着毕导近距离接触顶尖科学家的网友,也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他们在评论区调侃,“我在抖音的人脉果然没让我失望。”跟随毕导,他们仿佛也“追了星”,圆了梦。
今年以来,科学爱好者们在抖音上不断“沉浸式”参与科学盛会。不止毕导,抖音还助力一批创作者与科学前沿对话。
例如,在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与抖音合作的“对话,世界顶尖科学家”系列节目中,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博士生、抖音精选作者@漫士沉思录(以下简称漫士),就与世界最具影响力计算机科学家、人工智能教父迈克尔·I·乔丹对话,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对于年轻的后辈,迈克尔·I·乔丹给出了和约翰·霍普菲尔类似的建议。他对漫士说:“每天早晨醒来时,问问自己今天想做什么以及这件事是否让你觉得兴奋,并尽可能长时间地专注于此。慢慢地,你会发现,这种积累会引导你走向更宏大的目标。”
对于漫士,这也是一次圆梦。漫士本科就读于清华“姚期智班”——这是由清华校友、唯一一位亚裔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在母校设立的人才项目,目的是为中国培养顶尖的计算机人才。
“姚期智班”每届只招收30多人,汇集了“全中国最聪明的脑袋”。姚期智院士亲自给学生们上课,他的课深入浅出,融会贯通,尤其擅长从日常可见的问题入手,带领学生深入科学的世界。
这种师承被漫士用在了科普视频的创作中,他深入浅出地讲解数学和人工智能,在抖音上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科学爱好者。
毕导曾在抖音视频里说,“诺奖代表着人类科学的巅峰。奖,是在评价过去;人,才在创造未来。科学的发展要去往何处,是靠每一个科研人员一步一步往前摸索出来的”。
在抖音上,很多科研工作者像毕导和漫士一样,分享自己在科学上的探索,同时通过这个大众化平台,点燃了许多人对科学的梦想。
“我小时候是因为一些科学家的故事,和生活中好玩的现象,建立起了对科学的热爱。我也希望未来的某位大科学家,是因为小时候看到了我的抖音科普视频而产生好奇,爱上科学。”在毕导看来,这就是“科普的意义”。
监制:卢刚 | 责编:雷琨 | 校对:张慧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主办《新华每日电讯》。有生命力的阅读,有温度的人和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