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男子河边钓到“澡盆鳖”,想放生却被阻止,网友:外来物种,不能放

文摘   2025-01-27 17:42   美国  

在如今国内的饮食文化中,龟鳖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备受欢迎,尤其是在重大节日或婚礼等重要场合,它经常被精心烹制为名贵菜肴招待贵宾。可是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国内的野生龟鳖曾一度泛滥成灾,不仅没什么人吃,甚至还被用来给家禽当饲料。



到了90年代,随着大城市的餐馆研究出了很多道由龟鳖制作而成的菜,让食用龟鳖成为了一种流行,进而导致野生龟鳖遭遇了严重的滥捕,数量直接从泛滥成灾变成了难得一见。同时,它的价格也大幅上涨。普通家庭一年也消费不了几次。



可是在前一段时间,有位广西柳州的钓友郑先生去河边钓鱼的时候,竟意外钓起一只像脸盆那么大的巨鳖。广西钓友考虑到龟鳖的稀缺性,想要将它放生,可旁边的钓友却阻止他说不能放,说它是外来物种,对本土生态的危害非常大。



据了解,郑先生当天下午去一条大河野钓,想碰碰运气,看看自己能不能钓到一条大鱼带回去吃。他把自己的钓位选择在了一个长了很多水草的地方,因为有水草的地方更容易有鱼藏身,但相应的就是容易挂钩,郑先生还没钓多久就已经挂掉了好多个拟饵了。



正当郑先生准备换个位置时,突然一股拉扯感从鱼竿传来,一提竿果然上鱼了。从拉扯感的力量来判断,这肯定是条大鱼,因此郑先生在遛它的时候非常小心。将它慢慢从水下拉上来之后,发现并不是大鱼,而是一只体型像脸盆一样大的巨鳖。



能在野钓的时候钓到鳖,这运气真是爆棚了,并且它还是一只十几斤的巨鳖。不过郑先生是第一次钓到这么大的鳖,感觉它对生态的重要性很大,于是就想着把它放生,让它回去繁殖出更多的小鳖。结果旁边的钓友阻止了他,说它是一只叫做珍珠鳖的外来物种。



珍珠鳖的原产地在美国,它喜欢栖息在大河、大湖里面,天气出太阳的时候,珍珠鳖喜欢浮到水面上晒太阳。作为掠食性物种,珍珠鳖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并且还很贪吃,当水温在20度到35度之间时,它几乎会不停地捕食。



珍珠鳖从孵化出来开始,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长到半斤,并且在第二年会长得更快,生长速度相当于第一年的两倍多。不过由于野外环境的食物资源比较匮乏,经常吃不饱的野生珍珠鳖在第二年只有长到3斤左右,而在人工养殖的环境下,野生珍珠鳖从来不用怕饿,只需两年的时间就能长到五斤左右,有些体质比较好的甚至可以长到六斤。



珍珠鳖的习性没有那么凶猛,但它长得快,还贪吃,在自然中主要是捕食小鱼、小虾等各种小型水生生物来吃。因此,当珍珠鳖把野外环境中仅有的食物资源吃完之后,就会影响到本土龟鳖的生存和繁殖,情况严重的话甚至会让本土龟鳖出现灭绝。所以,在钓到珍珠鳖之后,为了本土生态的考虑,不放生才是正确的做法。



国内已经有很多本土物种在外来物种的影响下走向了灭绝的边缘,而珍珠鳖在我国是没有天敌制约的,因此一旦它泛滥起来将很难应对。它们之所以会出现在我国,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养殖业。



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国内对于食用龟鳖的需求猛增,导致本土龟鳖数量锐减,为了保证市场供应,我国就把珍珠鳖引进了养殖了。很多养殖户都发现,珍珠鳖不仅生长速度远超本土龟鳖,它的抗病能力、成活率以及含肉量都比本土物种强很多,因此,它受到了很多养殖户的喜欢,它的养殖范围也扩散到了全国各地。



不过在养殖过程中,有些养殖场被洪水给冲垮了,导致大量珍珠鳖入侵到了自然水域,再加上人为放生的原因,珍珠鳖在国内的入侵势头一发不可收拾,成为了和罗非鱼、清道夫一样难以治理的外来物种。



总之,对于外来物种,大家千万不要心慈手软,钓到了就要消灭,千万别放回去让它们继续伤害本土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本土生物的多样性能够得到保护,本土生态才能在未来恢复过来。

愚者论渔
关注我,每期更新钓鱼技巧,钓技钓法以及钓鱼界的奇闻轶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