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TJUNLP)2024年终总结

文摘   2025-01-01 16:09   天津  

2024年,天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TJUNLP)全体师生砥砺前行,笃行致远,取得了瞩目成绩。2025年,新年伊始,万象更新,TJUNLP将继续发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精神,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潮中逐浪淘金!

一、学术论文

1. 实验室全年发表论文35篇,其中SCI检索论文9篇,CCF A类会议论文11篇(AAAI 2篇、ACL 7篇、NeurIPS 2篇),CCF B类会议论文14篇(COLING 9篇、EMNLP 2篇、ICASSP 2篇、ECAI 1篇);


2. 2024年5月,朱少林老师论文获得LREC-COLING 2024杰出论文奖



二、专利标准

1. 实验室全年申请发明专利和软著15件;


2. 2024年12月,天津大学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申报编制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 语言大模型对齐能力评估》,获批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第五批行业标准制修订和外文版项目计划。





三、成果发布

1.  2024年6月,实验室研发的APPAgent正式亮相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覆盖27个常用APP、398个API接口,为用户提供通用智能解决方案;



2.  2024年8月,实验室研发的多语言大语言模型伏羲传语(FuxiTranyu)正式发布(红星新闻报道),支持“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和地区43种官方语言,覆盖10大语系,同时支持16种编程语言,多个公开基准测试上超过同等规模已开源多语言大语言模型。FuxiTranyu 已正式开源至Hugging Face(含58个预训练模型检查点,2个后训练对齐模型);



3. 2024年11月,天津大学携手里斯本大学,联合发布多语言大语言模型全面综述报告,109页,覆盖430+参考文献;



4. 2024年12月,大模型安全技术与治理框架全面调查报告重磅发布,报告158页,引用540+参考文献。




四、项目实施

1. 2024年1月,新疆自治区重点基金项目“噪声鲁棒的神经机器翻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2. 2024年1月,云南省重点研发计划“以中文为核心的超大规模神经机器翻译模型研究及产业应用”项目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3. 2024年7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葡自然语言处理联合实验室”项目启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4. 2024年12月,实验室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大模型的多元价值观对齐理论及关键技术合作研究”获批立项;


5. 2024年12月,实验室申报的两项国家外国专家个人类项目获批立项。



五、国际合作

1.  2024年6月,实验室沈田浩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前往葡萄牙里斯本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

 

2. 2024年7月,“大语言模型北洋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



3. 2024年9月,实验室负责人应邀访问里斯本大学理学院,深化中葡自然语言处理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合作;



4. 2024年11月,实验室博士生刘创顺利完成爱丁堡大学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访问期间与爱丁堡大学Mark Steedman教授合作,Steedman教授系欧洲科学院、英国科学院、爱丁堡皇家学会、人工智能促进会(AAAI)、计算语言学学会(ACL)和认知科学学会(CSS)院士,ACL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5.  2024年12月,实验室博士生史丹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将前往德国人工智能研究中心DFKI进行为期一年的交流访问。



六、校企合作

1.  2024年6月,实验室联合红星新闻发布《“巢燧”大模型基准测试报告(202406)》,揭示国内大模型中文能力首超GPT-4,多个中文大模型超过GPT-3.5;

 

2.  2024年9月,实验室受邀参加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成为“华为AI百校计划“首批合作院校并获得国产算力支持;



3.  2024年12月,实验室联合红星新闻在成都发布《“巢燧”大模型基准测试报告(202412)》,揭示中文大模型数学推理能力大幅增强。


七、学术交流

1.  2024年5月,TJUNLP师生参加LREC-COLING 2024并获最佳论文提名奖;



2. 2024年8月,TJUNLP师生参加ACL 2024。



八、人才培养

1.  2024年10月,实验室任玉琪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实验室首位博士毕业生;



2.  2024年12月,实验室刘创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将入职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开展大模型相关研究工作;



3. 实验室三位硕士生黄宇霏、郭紫珊、潘雷宇,获得国家奖学金;


4.  2024年9月,实验室继2022年招收第一位博士留学生之后,迎来第一位硕士留学生Nethmi。


九、团队建设

1.  2024年10月,实验室首位博士后朱少林完成博士后出站,晋升副研究员;


2.  2024年11月,任玉琪博士通过博士后评审入站。


十、科普服务

1. 天津日报

(1)2024年03月10日,天津日报刊发《七问Sora》,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3/10/content_143090_453916.htm,实验室负责人对Sora相关技术进行了科普解读;

(2)2024年07月17日,天津日报刊发《人形机器人“TA”会取代“我”吗?》,链接:http://epaper.tianjinwe.com/tjrb/html/2024-07/17/content_143100_1053863.htm,实验室负责人从大模型大脑角度解读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最新进展。


2.  红星新闻:2024年07月24日,红星新闻刊发专家访谈《熊德意:国内大模型发展迅速,“角色化”是落地应用重要一环》,链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05450242568912272&wfr=spider&for=pc,实验室负责人对国内大模型最近一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3.  科技日报

(1)2024年09月25日,科技日报刊发《AI“模型崩溃”风险需警惕》,链接:https://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4-09/25/content_578098.htm?div=-1,实验室负责人对大模型崩溃现象进行了科普解读;

(2)2024年10月08日,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刊发《推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技术“爆炸式”发展!解读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SkvI4fjKrvAtChM3leB5g,实验室负责人对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人工智能科学家进行了科普解读;

(3)2024年11月,实验室负责人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报道的《“顶流”之下,看人工智能喜与忧》获得第34届中国新闻奖。


4. 学习时报:2024年10月09日,学习时报在科技前沿专栏,刊发了实验室负责人全文撰写的《认识大模型》,链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4-10/09/nw.D110000xxsb_20241009_2-A6.htm,对大模型关键技术、发展历程、产业应用、国内大模型技术和产业发展建议进行了全面阐述。



【END】


责编 | 彭鉴翔

终审 | 熊德意



TJUNLP
天津大学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