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癌症中心刚刚发布:2024年全国癌症报告

职场   2025-02-01 08:41   江西  

12 月 17 日,全球最新癌症报告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最新报告显示,中国 2022 年癌症新增病例约 480 万(占全球总数的 24%),癌症死亡病例约 260 万(占全球总数的 26.7%),双双位居第一。更多行研报告:2024年不可错过的十大精选IVD及生命科学市场报告2024年不可错过的四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其中肺癌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癌;而中国在癌症新增病例与死亡病例中均位列第一。


根据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上发表的论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全球 185 个国家按照性别、年龄以及癌种进行分析,呈现了 2022 年全球的癌症负担概况。


图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

最新报告显示,肺癌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估计有 180 万人死于肺癌,占 2022 年全球癌症死亡总数的 18.7%,其次是结直肠癌(9.3%)、肝癌(7.8%)、女性乳腺癌(6.9%)和胃癌(6.8%)。


 2022 年 (A) 男女、(B) 男性和 (C) 女性的前五位癌症的病例和死亡分布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WHO最新公布的全球癌症情况是怎样的以及我国的癌症分布图是怎样的。整体来看:在男性中,肺癌以157 万例新病例成为 2022 年全球最常见的癌症,其次是有147 万例新增的前列腺癌。在女性中,2022 年确诊最多的癌症是新增病例 230 万的乳腺癌是女性,其次是肺癌(91 万)和宫颈癌(66 万)。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分别是肺癌(123 万)和乳腺癌(67 万)。

图源:CSU官网

除了性别差异,地区差异也十分突出。在最新的2022年统计数据中,将近一半的病例出现在亚洲,尤以东亚地区为甚,死亡人数也高的令人触目惊心。这些数据表明,无论是在发病情况还是死亡情况,亚洲地区都在全球癌症负担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比例。然而从WHO下属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建立的全球癌症观察站(Global Cancer Observatory,GCO)的癌症监测处(CSU)制作的全球癌症地图来看,不论是发病率亦或者死亡率,东亚地区都不是颜色最深的地方。只能说,人口规模于诊断技术的普及情况对于实际疾病负担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图源:CSU官网


此外,IARC表示,此次的统计预数据对部分国家的情况高估。有报告称,美国2020 年癌症发病率下降了约 10%。此外,澳大利亚、古巴、荷兰等国也有报告称,与前几年相比,2020 年癌症发病率下降了约 10% 至 45%。然而,证据证明,受COVID-19 的影响,即便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其癌症登记的运作亦被扰乱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发表在Seer上的报告称,新冠期间,美国的癌症诊断和筛查明显发生了延迟。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新冠期间癌症发病率的下降应当是一种与针对新冠非药物干预措施有关的短期效应。

如果考虑到发病率的下降与这种客观上的诊断过程受阻有关,那么IARC统计数据的高估反而可能让最终数据更贴近实际情况。

根据CSU官网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癌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为每十万人201.6名癌症患者。在世卫组织统计的185个国家中,位居第64位。当然患病人数是妥妥的全球第一。



在癌种问题上,中国ASR排名第一的是肺癌,第二是乳腺癌,第三是甲状腺癌,第四是结直肠癌,第五是肝癌。


尽管此次发布的2022年全球癌症数据仅包括了我国每个癌种的发病率(未校正)、ASR和累计风险,但早在2023年时,国家癌症中心就在《中华肿瘤杂志》发布了最新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公布2016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数据,“绘制”了我国的癌症地图:


2016年时,除了西藏、甘肃、青海,其余省市,发病率最高的都是肺癌。西藏发病率最高的是肝癌,而甘肃和青海都是胃癌。天津浙江和新疆,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都位居当地第二名。但是紧邻新疆的西藏、青海、甘肃人,都不容易得甲状腺癌。当然最特别的是,广东、广西、海南地区不知为何鼻咽癌的发病率相当之高。或许是因为槟榔?但同样爱吃槟榔的湖南,鼻咽癌在当地的发病率排名并不像两广地区这么高。


至于死亡率,除了西藏、甘肃、青海这3个在当地发病率排名上较低的省以外,广西和海南死亡人数最高癌症也不是肝癌。西藏、广西、海南,死亡人数最多的是肝癌。甘肃、青海在这点上则与发病情况保持一致,死亡人数最高的是胃癌。死亡人数和居高位的发病人数保持一致的,还有两广地区的鼻咽癌。

近日,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批准,国家癌症中心基于肿瘤登记及随访监测最新数据,在JNCC上发布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本次发布的结果为国家癌症中心与国际肿瘤研究机构(IARC)联合测算,与IARC发布的GLOBOCAN 2022的中国数据保持一致且同步发布。中国肿瘤登记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获得国内外一致认可,更新的恶性肿瘤负担数据能够为肿瘤防控和国家健康战略实施提供更客观的基础数据。


2022年我国癌症发病情况


基本情况 

新发病例:482.47万
世标发病率:201.61/10万
男性世标发病率高于女性(209.61/10万 vs 197.03/10万)


表1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使用Segi世界标准人口进行年龄标准化


图1 中国全癌种发病人数(万人)


图2 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发病率及顺位


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分布

  • 全癌种的发病率在0-34岁年龄组相对较低,从35-39岁年龄组开始显著增加,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峰值。
  • 男性在25-54岁的发病率低于女性,在60岁以上则高于女性。


图3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年龄分布


2022年我国癌症死亡情况


基本情况 

新发病例:482.47万


世标死亡率:96.47/10万
男性世标死亡率高于女性127.49/10 vs 67.81/10万)


表2  

2022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情况估计


*女性乳腺癌;#使用Segi世界标准人口进行年龄标准化

图4 中国全癌种死亡人数(万人)


图5 中国男女性前十位恶性肿瘤死亡率及顺位


恶性肿瘤死亡率年龄分布

  • 全癌种的死亡率在40-44岁年龄组后显著增加,并在85岁及以上年龄组达到峰值 。
  • 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

图6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年龄分布



2000-2018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趋势



发病趋势

全癌种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增加1.4%

上升:

男性: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

女性:甲状腺癌、子宫颈癌、子宫体癌、肺癌、乳腺癌

下降:
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肝癌


死亡趋势

全癌种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3%

上升:

男性: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女性:子宫颈癌、卵巢癌

下降:

男性和女性:食管癌、胃癌、肝癌


总 结
  • 肿瘤仍然是中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癌谱结构仍然呈现发达国家癌谱与发展中国家癌谱共存的局面。

  • 中国2022年估计的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与前几年相比有所增加,发病数的增长一是归因于人口老龄化,二是随着公众肿瘤预防意识的提升和更便捷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多的居民主动参加肿瘤体检及国家筛查早诊早治项目,更多的肿瘤病例被及时检出。死亡数的增长更多是由于人口老龄化导致的。

  • 肺癌是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肝癌、胃癌,死亡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

  • 在2000-2018年期间,全癌种标化死亡率平均每年下降1.3%,尤其是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显著下降趋势,这反映了中国长期坚持上述肿瘤综合防治工作,尤其是自2005年以来逐步推广上消化道肿瘤筛查的初步效果。

  • 未来应继续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和肿瘤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具体要求,在危险因素综合防控、肿瘤筛查、早诊早治、规范化诊疗等重点领域稳步推进,力争在2030年初步遏制肿瘤负担上升势头。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发病、死亡数持续上升,每年恶性肿瘤所致的医疗花费超过2200亿。城乡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地区的发病率略高于农村,而死亡率农村略高于城市,但城乡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差异逐渐减小,可能是由于恶性肿瘤危险因素的城乡差异在缩小,如吸烟、慢性感染、饮食习惯以及空气污染等,导致发病率日趋接近。而农村医疗资源的相对匮乏,防癌意识相对薄弱,导致农村恶性肿瘤死亡率仍偏高。在过去的10余年里,恶性肿瘤生存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目前我国恶性肿瘤的5年相对生存率约为40.5%,与10年前相比,我国恶性肿瘤生存率总体提高约10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癌谱和发达国家癌谱存在差异,我国预后较差的消化系统肿瘤如肝瘤胃癌和食管癌等高发,而欧美发达国家则是以甲状腺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预后较好的肿瘤高发。但必须看到,中国预后较好的肿瘤如乳腺癌(82.0%)、甲状腺癌(84.3%)和前列腺癌(66.4%)的5年生存率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差距(90.9%、98%和99.5%)到。出现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临床就诊早期病例少、早诊率低以及晚期病例临床诊治不规范。因此,我国应在扩大相关肿瘤的筛查及早诊早治覆盖面、肿瘤临床诊治规范化和同质化推广应用两方面共同发力,降低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

总之,我国恶性肿瘤负担日益加重,城乡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癌症防控形势严峻;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癌谱并存,防治难度巨大。


△上文图表均根据原文章数据整理,引用时请标注原文章,格式见顶部。更多信息请查看原文: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700542200004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近日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中国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癌症大国”。


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


这个比之前发布的数据高上了不少,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的具体数据分析:


双双登顶:中国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全球第一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癌症新发人数远超世界其他国家。


癌症新发人数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457万,美国228万,印度132万,日本103万,德国63万,巴西59万,俄罗斯59万,法国47万,英国46万,意大利42万。


2020年各国癌症新发病例数


2020年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主要由于中国癌症患病人数多,癌症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国家分别是:中国300万,印度85万,美国61万,日本42万,俄罗斯31万,巴西26万,德国25万,印度尼西亚23万,法国19万,英国18万。




2020年各国癌症死亡病例数



肺癌霸主地位不可撼动,死亡人数亦遥遥领先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457万例,乳腺癌在全球发病数高居第一,但在中国则在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之后,位居第四。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82万,结直肠癌56万,胃癌48万,乳腺癌42万,肝癌41万,食管癌32万,甲状腺癌22万,胰腺癌12万,前列腺癌12万,宫颈癌11万,这十种癌症占新发癌症数的78%。



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肺癌死亡人数遥遥领先,高达71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23.8%。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人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71万,肝癌39万,胃癌37万,食管癌30万,结直肠癌29万,胰腺癌12万,乳腺癌12万,神经系统癌症7万,白血病6万,宫颈癌6万,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83%。



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中国男性数据:肺癌、胃癌、肝癌大山依旧



2020年中国男性新发癌症病例数248万,占总数的54%,其中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发病数最多。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54万,胃癌33万,结直肠癌32万,肝癌30万,食管癌22万,前列腺癌12万,胰腺癌7万,膀胱癌7万,甲状腺癌5万,非霍奇金淋巴瘤5万,这十种癌症占男性新发癌症数84%。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死亡病例数182万,占总数的61%,其中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死亡数最多。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47万,肝癌29万,胃癌26万,食管癌21万,结直肠癌16万,胰腺癌7万,前列腺癌5万,白血病4万,神经系统癌症3万,非霍奇金淋巴瘤3万,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88%。



2020年中国男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中国女性:乳腺癌新发超越肺癌,登顶首位



2020年中国女性新发癌症病例数209万,占总数的46%,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发病人数最多。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乳腺癌42万,肺癌28万,结直肠癌24万,甲状腺癌17万,胃癌15万,宫颈癌11万,肝癌11万,食管癌10万,子宫内膜癌8万,卵巢癌6万,这十种癌症占女性新发癌症数81%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新发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数118万,占总数的39%,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死亡数最多。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分别是:肺癌24万,结直肠癌12万,胃癌12万,乳腺癌12万,肝癌10万,食管癌9万,宫颈癌6万,胰腺癌5万,卵巢癌4万,神经系统癌症3万,这十种癌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83%。



2020年中国女性癌症死亡病例数前十的癌症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预计2040年相比2020年,癌症负担将增加50%,届时全新新发癌症病例数将达到近3000万。这在正经历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国家中最为显著。


对于中国而言,将癌症预防和治疗干预纳入卫生计划,将有助于降低未来的癌症负担,同时推动抗癌创新药物的发展,“预防+治疗”双管齐下,才能更好的降低癌症负担,护卫人民健康。


延伸阅读

1、2020不该错过的四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2、2021不该错过的三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3、2022不该错过的三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4、Kalorama:2022不可错过的二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2023年不可错过的四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全球体外诊断市场报告第十五版(全文1619页,IVD超级报告)

2023年全球体外诊断市场报告第十六版(IVD超级报告最新发布)

2024年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的未来展望

2024年合成生物学技术供应商的全球市场分析

2024全球新一代测序 (NGS)临床应用及市场报告

2024年全球前列腺癌预防与治疗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2024年诱导多能干细胞全球市场展望

2022年全球循环肿瘤细胞诊断技术和市场报告!

2022年全球蛋白质组学技术和市场报告

2022年全球流式细胞仪产品,技术和市场报告

2022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分析报告

2022全球分子诊断技术和市场报告

2020不该错过的四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2021不该错过的三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2022不该错过的三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kalorama:2022不该错过的二十大生物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2023年兽医诊断全球市场报告

2023年液体活检全球市场报告

2022年全球传染病诊断市场分析报告

2022年美国体外诊断检验市场报告

2022年医院及独立实验室服务市场报告

2022年东南亚体外诊断市场分析报告

2022年中东和非洲体外诊断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拉美体外诊断市场分析报告

2023年不可错过的四十大医学领域热门行研报告

2024年二十个生物医学重点关注市场报告

知识星球


2000+位星友,4000+主题分享,邀请你一同加人罗辑医疗知识星球频道! 

我正在「罗辑医疗」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一起来吧? 目前已经有2000+位医健精英加入,更多的医健精英陆续邀请入驻中....... 知识星球 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四个标签 1)#专业讲座,知识培训,营销培训# 2)#精选行业研究报告# 3)#专家讲课,行业大咖,会议论坛# 4)#精选专业电子书籍# 点击上方链接即可加入,一年有效,早加入,早获益!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罗辑医疗星球频道,获取更多医健资源! 

药械出海
百万药械健康从业者的精神家园,药械医疗健康领域的行业交流与学习平台,社群学习、干货研讨,行研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