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传世珐琅彩瓷很少吗?这里汇聚的数量让你意外!

百科   2025-02-01 00:02   广东  

珐琅彩瓷器就是清代瓷器烧造的一个重要成就。
这些珐琅彩瓷器都是专作帝王赏玩,也有用作宗教、祭祀的供器之用。
珐琅彩瓷器烧制极难,其在雍正年间烧制数量较多,后期逐渐减少,到清后期停滞。
所以珐琅彩瓷器显得比较珍贵,特别是康雍时期主要用于帝王赏玩,如果下赐重臣或外交互赠时一般都有记录存档。
清乾隆 珐琅彩紫地富贵瓶,高21厘米,口径3.4厘米,底4.5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珐琅彩瓷从创烧到衰落全部由皇家垄断不外传,只局限于宫廷之中供皇室使用,属宫廷御用瓷器。
因而在历代瓷器中,珐琅彩瓷器造价最贵,艺术水平也最高,被誉为“官窑中的官窑”。清朝末年皇家因都无法承担它的巨额制作费用而停烧,导致工艺绝迹数百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珐琅彩彩色繁多,多到十多种不同的色,彩料绘制的花纹是堆起来的一层厚厚的料,有立体感,用手指可摸得到,非常艳丽美观。
清乾隆 黄釉粉彩八卦如意转心套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目前,清代康雍乾三朝的传世珐琅彩瓷器绝大多都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下面,我们一起来鉴赏:


 
















珐琅彩瓷器的瓷胎:瓷胎细薄,修胎规则,完整无缺,大多为小件,超过一尺的非常少见。

造型:多为碗、瓶、烟壶之类的日用小件瓷器和动物摆设品。

底釉:为纯白釉,不偏青也不偏黄,釉面光滑,洁净无疵。

珐琅彩色:色彩鲜艳柔和,很少为纯色,多为粉彩型偶合色。色种多,在同一件器物上可以出现七八种颜色,有时甚至多达十余种。

色料特点:每一图案均由多种色料调配而成,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质的反光感,有时还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观。

釉料比底釉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显的立体感,用手触摸时有明显感觉,若用10倍放大镜观看,还可在每一片小花、小叶上看到极小的开片纹。

































近10年来,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的珐琅彩瓷器拍卖价不断飙升,并且跨越亿元关口。
2005年10月23日,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现存中国国家博物馆)在苏富比拍卖行举行的秋季单件专品拍卖会上以1.1548亿港元买下。
据悉,该瓶曾于1975年出现在伦敦佳士得的拍卖会上,当时的成交价格为1.6万英镑,30年时间,身价暴涨了近千倍。

此外,2006年11月28日,在佳士得中国瓷器及工艺品秋季拍卖会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更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纪录。

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以HKD115,480,000成交,2005-10-23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


清宫珐琅彩瓷虽然频频出现在海外市场,但其总数不多,其最高成交纪录多由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老牌拍卖公司垄断,而且大致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价格空间:如出现最多的乾隆色地珐琅彩花卉纹碗,最高成交纪录(胭脂红地)8760万元,最低成交纪录(蓝地)427万元,大体稳定在2500万元左右。

清乾隆 蓝地珐琅彩双龙莲纹碗



欢迎家人们转发出去支持我们,让更多人受益!





版权声明: 本图文转载自网络,旨在传播收藏资讯,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因为你的分享、点赞、在看
我足足的精气神儿!

民藏之声
网罗古玩收藏界的最新资讯,关注民间收藏的市场动态,为广大藏友发声,为民藏发展助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