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与光同尘”志愿服务队走进“风筝之都——潍坊”开展“传承潍坊非遗文化,共绘风筝蓝天梦想”社会实践活动

教育   2024-07-31 23:51   山东  


传承潍坊非遗文化


共绘风筝蓝天梦想


生活明朗|万物可期

SPRING IS COMING


为了深入探寻非遗文化,通过亲身参与和实地考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烟台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与光同尘”志愿服务队于7月25日至26日前往潍坊市寒亭区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开展了以“传承潍坊非遗文化,共绘风筝蓝天梦想”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期间,志愿服务队有幸拜访了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海军,并参观了他与妻子经营的风筝工作室——恒兴义民间艺术品公司。杨海军老师作为山东潍坊市杨家埠村老字号“恒兴义画店”的第20代传人,不仅是潍坊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还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荣获多项荣誉。

在工作室,杨老师热情地为志愿者们详细讲解了风筝的发展历程与制作工艺,从“扎糊绘放”的基本知识到具体的工艺流程,志愿者们学习了风筝的六种基本类型:串式、桶式、板子、硬翅、软翅和自由类。每一种类型的风筝都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让志愿者们从头到尾领略了鸳都风筝的无穷魅力。


更难得的是,志愿者们不仅从理论上学习了风筝的知识,还亲身参与到风筝的制作过程中。他们从设计图案开始,选取合适的竹材,根据图案的轮廓切割和弯曲竹条,制作出风筝的骨架。之后,志愿者们选取轻薄的桑皮纸蒙在骨架上,用细线和胶水仔细固定。在绘制图案的环节,志愿者们用毛笔蘸取水彩颜料,一笔一划地在蒙面上勾勒出老鹰的轮廓和羽毛的纹理。最后,在杨老师与孙老师的指导下,志愿者们精确测量和调整提线的位置,安装提线和尾翼,这是确保风筝能够平稳飞行的关键步骤。

整个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深入了解和体验了潍坊风筝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激发出当代青年学子的传承创新精神。活动结束后,第二十代传承人孙丽丽师傅表示:“作为潍坊风筝的传承人,要把风筝文化送进校园,让学生们体验放飞,从而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特别喜欢这个手艺的学生,我们有义务培养、传授技艺,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风筝、喜欢风筝,从而更好地传承风筝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使“与光同尘”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传统手工艺的匠人精神和文化内涵。他们将继续努力,为风筝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当地非遗文化产业升级增添新的发展动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项古老而美丽的艺术,共同推动风筝文化的繁荣发展。


编辑:田建申

责任编辑:景浩洋

指导老师:韩聪聪 孔宁华

审核:王晓黎



烟台理工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机电工程系官方微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