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岸丨公共基础知识每日一练(2025.2.8)

文摘   2025-02-08 17:38   北京  

 每日一练

 {公共基础知识}

2025

今日份习题来咯~







01
单选题

1.《孙子兵法》记载:“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其军事意义在于告诫指挥员在军事上如果处处设防,势必会造成兵力分散。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只有懂得借助外力,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B.次要矛盾比主要矛盾更具有决定性

C.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D.当事物还没有发生质变时,这个事物还是它自己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意思是没有不防备的地方,就没有不薄弱的地方。指应重点设防,不宜分散兵力。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在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往往有多种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

因此,选择C选项。



02
单选题

2.“心系群众如鱼得水,背离群众如树断根,”从唯物史观出发,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要坚持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C.要坚持管理者创造历史的观点

D.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A项:唯物史观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心系群众如鱼得水,背离群众如树断根”体现了要紧密联系群众的理念。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它要求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观点与题干强调要和群众保持紧密联系的理念是相符的。A项正确,排除。

B项:因为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他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心系群众就需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向群众学习。这体现了唯物史观中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认识到群众在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B项正确,排除。

C项:唯物史观认为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而不是管理者创造历史。管理者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发挥引导、组织等作用,但他们的决策和行动也应该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并且要依靠群众的力量来推动各项事务的发展。题干强调的是群众的重要性,与“管理者创造历史”这一错误观点相悖。C项错误,当选。

D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系群众如鱼得水”体现了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这也是唯物史观在党的执政理念中的体现,即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的主人。D项正确,排除。

本题是选非题,因此,选择C选项。



03
单选题

3.1928年毛泽东同志写下( )这篇光辉著作,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的现势两个部分,割据地区的现势从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A.《论十大关系》

B.《井冈山的斗争》

C.《新民主主义论》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知识。

第二步,A项:《论十大关系》是毛泽东1956年4月25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这篇著作主要是围绕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十个重要关系,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等。与1928年井冈山时期的革命斗争内容无关。A项排除。

B项:《井冈山的斗争》是毛泽东1928年11月25日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湘赣边界的割据情况。文章分为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割据地区的现势两个部分。在“割据地区的现势”部分,毛泽东从军事问题、土地问题、政权问题、党的组织问题、革命性质问题、割据地区问题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这篇著作对于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经验,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B项正确。

C项:《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1940年1月9日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讲。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阐述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战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内容,系统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其创作时间和主题与1928年井冈山斗争时期的情况不相符。C项排除。

D项:《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泽东1930年1月5日写给林彪的一封信。在信中,毛泽东批评了当时林彪以及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进一步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虽然和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相关,但写作时间与《井冈山的斗争》不同,内容重点也有所差异。D项排除。

本题是选是题,因此,选择B选项。



04
单选题

4.庭院经济是农民以自家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为自己和社会提供农业土特产品和有关服务的经济。在社交平台,可以看到许多农户整合房前屋后的空闲土地,发展起果蔬、药材种植等。花木盆景错落有致,院落杂物尽数清除,“小庭院”变成“经济园”,农民生活更加惬意,还借此走上致富道路,发展庭院经济,有利于:

A.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城镇乡村一体化发展

B.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创业就业

C.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D.健全农村基础建设,实现农业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其他(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庭院经济正是通过利用农村特有的资源和环境,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从而帮助农民在本地实现创业和就业,提升经济收入。因此,B选项是合适的。

因此,选择B选项。



05
单选题

5.“你县《关于A县2023年度第十四批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请示》(A政文〔2023〕年120号)收悉”为某份公文开头的内容,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关于A县 2023年度第十四批次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请示》属于上行文

B.公文发文字号“A政文〔2023〕年120号”格式错误,应修改为“A政文〔2023〕120号”

C.“收悉”属于公文的表态用语

D.“你县”属于公文的称谓用语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格式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引叙用语是用于批复或复函、贺信等引述来文、来电作为依据的用语。引导公文直接叙述事实或主张,使语言表达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例如:前接、顷接、近接、悉(知道)、收悉、电悉、文悉、敬悉、欣悉。“收悉”属于公文的引叙用语。

因此,选择C选项。




















END






















































































加入备考交流群

备考搭子

一起上岸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华图在线事业编】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上岸就在前方🌈

图图陪你上岸✊


华图在线事业编
更新全国各地事业单位招考信息,推送优质干货,备考技巧,助力考生达成心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