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催儿子回家过年,一个金镯子8千,儿媳:过个年花2万回不起

文化   2025-01-30 20:49   河南  

一到过年,父母最大的期盼就是儿女回家团聚。

58岁的邻居刘大姐也是如此,她就一个独生子儿子已经成家,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年货,等着儿子儿媳回来,好热热闹闹过个年。

让她没想到的是,儿子不打算回来了,刘大姐又气又急,哭着讲述了自己的难处。

刘大姐的儿子结婚2年多,孙女5个月。

由于就一个儿子,儿子大学毕业后,刘大姐曾强烈要求儿子,一定要回老家找工作。

无奈儿子有自己的想法,他留在了读书的城市,原因很简单,那里有他喜欢的对象。

谈婚论嫁的时候,刘大姐也算开明,知道让儿子回老家不现实,就出了30万首付,帮儿子在工作的城市买了套房,房贷让儿子自己来,还给儿媳买了个8千的金镯子。

婚后,小两口有了孩子,刘大姐去了一个月,就回来了,叹气表示儿子算白养了,儿媳让自己母亲照顾小孩,看着儿子和丈母娘互动,她觉得自己是多余的人。

眼看到了年底,刘大姐早早就催着儿子,早点买票回家,别拖到年底不好买票。

儿子嘴上答应着,却迟迟没有买票,一直到大年三十,刘大姐发脾气,儿子才吞吞吐吐表示,不回家过年了。

刘大姐一听就急了:“一年就一次春节,左邻右舍家的孩子都回家了,你们不回来像什么样子?”

儿子沉默,刘大姐让把电话给儿媳,儿媳倒也爽快,直接就说出了原因:“妈,我大半年没上班了,你儿子的收入也仅够开销,过个年花2万,我们真的回不起。”

听了儿媳的话,刘大姐差点气晕过去。

她没想到,儿媳这么不懂道理。

原因是上一次过年,儿媳刚结婚,新媳妇进门,要到各个亲戚家认门。

刘大姐有5个兄弟姐妹,婆家也有4个兄弟姐妹,她自然要领着儿媳分别登门,也算是礼数。

当然,过年走亲戚不能空着手,由于第一次上门,更需要重视,要不然会被人笑话。

刘大姐是要面子的人,让儿子给每个舅舅或大伯,都买了一条好烟加2瓶好酒,再加上2箱礼物,这样下来,去一个亲戚家的礼物就在一千左右。

亲戚家有孩子,儿媳第一次见孩子,自然要给红包,走一圈亲戚,红包就花出去好几千。

另外还要请客,虽然很多菜是刘大姐买的,但酒水饮料还有零食等,都是儿子上街买的,整个算下来,儿子回家过年,花了大约2万。

当时儿媳脸色就不好看,觉得婆婆太重形式主义,有些远亲根本没必要走,还非要来往,弄得过年很累,还花了不少冤枉钱。

刘大姐却觉得值,她就一个儿子,儿子结婚是好事,去亲戚家走动,也能让大家觉得你懂礼数。

至于钱,也不是每次过年都要花这么多,比如这次回来走亲戚,就不需要买好烟好酒,弄一些平常的礼物就行。

再说,儿媳有了孩子,回家也能收红包,根本就不会吃亏,怎么还计较以前的事呢?

说着说着,刘大姐就哭了,她说儿子算是白养了。

把儿子养到大学毕业,花了多少钱啊,她计较过吗?

好容易儿子成家了,结果儿子儿媳回家,花个2万块就耿耿于怀,难道只能父母给儿子花钱,儿子给父母花钱就不行?

听了刘大姐的话,心里很是感慨。

刘大姐想要一家团聚,并没有问题。

无奈她太要面子,给了儿媳很大压力,儿媳惧怕回家,也能理解。

试想一下,小夫妻只有一人上班,收入要还房贷,还要养孩子和生活,哪里还能攒得下来钱。

刘大姐觉得儿子偏袒丈母娘,殊不知,丈母娘也不容易,要帮带孩子做家务,估计平时还要掏钱补贴女儿。

对于父母来说,真的要理解一下年轻人,谁都不容易啊。

儿子儿媳其实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害怕走亲戚,既然如此,父母完全可以去儿子家团聚,改变一下习惯,反而会得到想要的效果。

对此,你怎么看?


子莘专栏
观社会百态,品人间冷暖,解读人性与情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