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东乌旗民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旗民政局新闻发言人介绍了2024年民政各项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2024年,东乌旗民政局在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的职责,立足“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宗旨,坚持以人为本,突出重点、扎实工作,整体推动,促使民政各项工作持续向前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全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民政力量。
1-10月份,新纳入城乡低保对象50户91人,清退不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123户194人;截至10月份,全旗城乡低保在保对象713户1178人,累计发放低保金737.82万元;特困供养人员57人,累计发放供养金及照料护理补贴93.05万元;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137户,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0.43万元,苏木镇(场)急难先行救助10户,累计发放苏木镇(场)临时救助备用金1.77万元;为1535户次城乡低保、牧区特困人员发放电价补贴2.87万元。扎实开展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旗脱贫享受政策户423人,纳入牧区低保9人、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1人,易返贫致贫户(监测对象)111人,纳入牧区低保10人;创新实施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全盟试点旗县工作。在全盟率先推行“社会救助保险”项目,为十类人群购买“社会救助保险”。积极探索“救助+慈善”的“双保障”服务模式,推进政府部门与慈善组织高效协同。截至目前,通过“救助+慈善”模式已摸排近80名居民的真实生活情况,从医疗资金、生活资金、助学资金、各类物质帮扶、心理援助等层面精准识别其需求,助力后续帮扶落到实处。
进一步加强阿音奈养老园区规范运行和常态化监督管理,切实提高服务质量。截至10月份,阿音奈养老园区入住老年人460户843人,入住率达到100%。全面实施享受高龄津贴补贴老年人人脸识别技术生存认证,方便老年人快捷、高效的享受高龄津贴福利政策。截至10月份,为1600名75周岁以上老年人,累计发放高龄津贴资金172.70万元;为126名经济困难老年人,累计发放养老服务补贴资金6.47万元;为39名经认定生活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累计发放护理补贴资金2.65万元,发放集中照护生活补助3.45万元;实施2024年度老年意外伤害保险项目,为全旗9291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以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承保意外伤害保险13.94万元;进一步优化全旗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构建旗、苏木镇、嘎查(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目前,在乌里雅斯太镇、嘎达布其镇、额吉淖尔镇建设的3处苏木乡镇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项目基本完成并投入使用,在乌里雅斯太镇恩和吉日嘎朗嘎查、萨麦苏木乌珠仁呼都格社区、阿拉坦合力苏木其都林高勒社区、呼热图淖尔苏木钦达木尼社区建设的4个嘎查(社区)级养老服务站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建设养老服务助餐点4处,全部遴选为全盟示范性老年助餐点(餐厅),争取补助资金20万元。
答记者问:
目前我旗的社会救助政策开展情况怎么样?
答:
1.2024年全旗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每人每月860元,截至10月份,全旗城市低保在保对象598户943人,牧区低保在保对象115户235人,累计发放低保金737.82万元;
2.特困供养救助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对象全护理、半护理补贴政策,截止10月,全旗特困供养人员57人,累计发放供养金及照料护理补贴93.05万元。
3.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发挥明显。旗民政局充分发挥临时救助“救急难”作用,落实《临时救助备用金使用管理办法》,赋权苏木镇对急难型临时救助对象实行先行救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理时效。截至10月,全旗支出型临时救助对象137户,累计发放救助资金30.43万元,苏木镇(场)急难先行救助10户,累计发放苏木镇(场)临时救助备用金1.77万元。
答记者问:
我旗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怎么样?
答:
1.聚焦设施建设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积极探索“集中居住、养老育幼、医疗护理、政府扶持、多元运营”的独具牧区特色养老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构建以旗级养老服务机构(园区)为中枢、苏木(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嘎查(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累计投入资金1.79亿元,建成综合养老园区1处,区域养老服务中心5处、养老服务站7处,助老餐厅5处,养老床位数达到1146张。目前,全旗入住机构老年人85人,入住养老公寓老年人461户879人,解放牧区劳动力2000余人。养老公寓租赁价格低于租赁其他房屋3000元左右;高龄津贴扩面至75周岁以上老年人,年均为1650余名75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近210万元;特困供养标准提高至月人均1700元,年均为56名老年人发放121万元;进行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为57户困难家庭解决居家照护难题;推动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设施12处,覆盖66个嘎查社区,惠及0.68万名老年人。
2.增强专业优势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建设旗级智慧养老服务调度中心,实现“线上大数据监管+线下全方位服务”;完善“三清单”“三档案”,有效衔接“蒙速办·锡心办”云平台养老服务专区和96111为老服务热线,规范“接单、派单、跟单、评价”服务流程,准确、高效为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目前,全旗老年人基础信息实现电子化管理,通过智慧平台调度,累计服务超0.3万人次。打造“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运营模式,与旗中医院合作运营牧民养老中心,在阿音奈养老园区嵌入式设立蒙医院分门诊,确保“养老有医靠”。聘请教师11名,开设涵盖音乐、体育运动、舞蹈、书画、棋牌、手工艺等6个特色课程的老年大学,发展学员350余名,为老人生活“赋能增色”。积极打造“明厨亮灶”助餐食堂,并入驻“美团”“饿了么”平台提供外卖配餐服务,让老年人共享幸福“食”光。
3.强化服务模式探索养老多样化发展。一是在机构养老服务中,阿音奈养老园区成立园区党支部,选派党建指导员,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加强“红服务”建强“红堡垒”;在社区及居家养老服务中,以强化嘎查两委班子建设抓好养老服务,用好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社区多功能活动室、居家养老服务站等阵地,定制“6+N”为老服务清单,拓宽为老服务“半径”。二是以旗智慧调度平台为支撑,通过网格员定期入户走访,民政协理员、党员中心户定期探访,嘎查党群服务中心、党员志愿服务队(阿音奈志愿服务队、马背帮办代办服务队)帮办代办、购买服务、“五社联动”等措施,建立完善老年人服务需求档案,为扎实开展养老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三是依托阿音奈养老服务公司,在区域养老服务阵地提供连锁化运营“固定”助老服务,以组建流动式专业养老服务队、发展牧区邻里互帮互助等形式开展“上门”助老服务,使“城里老人”和“牧区老人”都能得到良好的照料照护。
答记者问:
我旗婚俗改革工作开展的怎么样?
答:
1.高位推动,构建婚俗改革新格局。东乌旗将婚俗改革纳入党委、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与乡村振兴、民生实事、新时代文明实践等工作整合推进。成立旗婚俗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东乌珠穆沁旗婚俗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举措与实施步骤,构建党委领导、政府牵头、民政主抓、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聚焦群众主体与正面引导,将婚俗改革作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乡村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全力营造新时代婚俗文明新风尚。
2.深化服务,提升婚姻登记新效能。将婚姻登记办公场地搬迁至东乌旗政务服务中心大厅,按照国家婚姻登记机关评定标准,打造侯登区、结婚登记区、离婚登记区、婚姻家庭辅导室、颁证大厅、档案室等婚育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婚姻登记服务大厅规范化建设。实现从“单纯婚姻登记”向“主动服务婚姻”的角色转变,引领正确的婚姻家庭价值取向。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与离婚冷静期调解服务,为婚姻家庭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保障。全面落实“互联网+婚姻登记”,提供一次性告知、多途径预约、通道式办理,以及“跨省通办”“周末和部分法定节假日”预约登记等便民惠民服务。推进公民婚育“一件事一次办”工作,实现公民结婚登记、生育登记、户口婚姻状况变更、夫妻投靠户口迁移4个事项一站式办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婚登工作提质增效。
3.创新婚俗礼仪,为爱添彩。引导新婚夫妇从“轻登记、重婚宴、讲攀比”向“重登记、强责任、崇节俭”思想观念转变。将颁证仪式引入结婚登记流程并实现颁证常态化。举办“推进婚俗改革 让幸福来敲门”、“七夕”婚姻登记集体颁证仪式,提升婚姻登记的仪式感和神圣感,用庄重的颁证仪式代替大操大办。新人积极参与,争做移风易俗的践行者、节俭办婚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领者,社会反响热烈。
4.广泛宣传,弘扬文明婚俗新风尚。建设乌珠穆沁婚俗广场,广场主题鲜明,浪漫喜庆氛围浓厚,由爱的长椅、心心相印打卡点、立牌墙、1314爱情步道等主题景观装饰组成,让准新人在我们文化广场上留下美好人生瞬间。在借助媒体平台开展常态化宣传的基础上,把婚姻登记处作为婚俗改革的“第一课堂”,对新人进行面对面宣导。联合东乌旗妇联、妇幼保健计划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举办“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新时代新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分发宣传资料,向现场群众宣传中华优秀传统婚俗文化、良好婚姻家庭文化、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俗不正之风,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倡导勤俭家风、树立婚嫁新风等新理念,唤起大家对婚俗新风的重视。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充分发挥道德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基层群众组织作用,将喜事新办、喜事简办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利用各类活动、嘎查(社区)民议事会阵地弘扬健康向上、节俭文明的婚嫁新风。
文图:张婧
新闻回顾
点击下方
编辑:王丽娜
初审:乌仁图雅 杨乐
复审:李燕
终审:伍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