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的寄语,引导和帮助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我校学生会组织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在自治区教育厅语用处、我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校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和校团委的联合支持下,深入乌海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等地的社区、市场、基地及农牧区,开展了一场以“‘乡’约一夏,遇‘践’青春”为主题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月10日至11日,实践队赴包头市包钢集团、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北方兵器城等地,开展【实践·感悟】系列参观研学活动,以观察发展成就为核心,体悟国防科技与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巨变,探寻军工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7月11日上午,实践队带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包钢的厂区。车前掠过的是高炉耸立的宏伟和管道交错的壮观,眼前看到的是钢花飞溅的壮丽和钢坯滚动的震撼,耳边听到的是一个个令人惊叹的信息和一组组令人惊叹的数字。通过讲解实践团了解到,包钢拥有“包钢股份”和“包钢稀土”两个上市公司,是中国主要钢轨生产基地之一、无缝钢管生产基地之一、华北地区最大的板材生产基地,是世界稀土工业的发端和最大的稀土科研、生产基地。如今的包钢,在经过时光的沉淀后已然演变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现代钢城。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家喻户晓的儿歌《小燕子》唱的就是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建包钢的故事”,讲解员这样介绍道。包钢的建设不仅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更成为民族团结与协作的生动典范。内蒙古的广大牧民以高度的民族大义和无私的奉献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让出牧场、迁移敖包,为包钢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空间支持。这充分体现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给后世流传一段“各族人民建包钢,内蒙古儿女献宝藏”的佳话。
可以说,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包钢不仅使中华民族工业史有了奇迹般的一页记录,更使中国钢铁工业有了雄踞西部和镇守边关的一员猛将。
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一机厂),实践队跟随讲解员走进一机厂的展厅,一进门便被一辆辆坦克巨大的体量震撼到。自1959年国庆十周年大阅兵上首次亮相的59式坦克为起点,一机厂在传承与创新并进的征途中稳步前行,直至如今的99式坦克成为国之重器,彰显了其守正不渝、锐意进取的发展轨迹。70年前的包头,两家兵工厂如双子星般落地生根,它们以兵工路作为纽带紧密相连,从此踏上了征服荒山、砥砺前行的创业征途。
坦克成了包头这座城市的名片之一,一辆辆雄姿英发的主战坦克、轮式步兵战车和中口径火炮见证了百舸争流的峥嵘岁月。
在北方兵器城,吴运铎烈士引起了实践队成员们的关注。吴运铎早年投身革命,加入新四军后被派到修械所工作,为前线战士生产战争物资。在简陋的环境下,他带领学徒日夜赶工,为前线提供了大量子弹。然而,他的工作充满了危险,多次因公负伤,身上遍布一百多处伤痕,体内留有几十块弹片。尽管如此,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始终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新中国成立后,吴运铎的事迹传遍全国,他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并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称号。他的一生都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令所有人都为之动容。
此次参观结束后,实践团对于包头市的钢铁、军工企业有了更加全面完整的认识,未来也将深刻领悟学习军工精神,始终牢记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和寄语,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本公众号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劳动成果,向所有原创作者致敬。本公众号所刊载内容(包括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