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多点发力 以“产业旺”促“乡村兴”

文摘   2024-12-09 19:02   河南  



学习贯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新时代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号角,在我县广大党员干部中引起强烈反响。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凝聚改革共识,激发干事热情,弘扬务实作风,强化使命担当,练就过硬本领,以实际行动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商城落地生根。现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栏,陆续刊发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生动实践和心得体会。



多点发力  以“产业旺”促“乡村兴”  

余集镇党委书记 杨聪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落实这些重要要求,需要优选乡村生态产业,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作为乡镇党委书记,更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要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强农村兴产业富农民,奋力谱写新时代“三农”改革发展新篇章

 

因地制宜,找准乡村振兴“基本盘”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为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余集镇凝聚各方合力,持续强产业、夯基础、树新风,为农民增收入、为农业增效益、为农村增活力。党建引领“铺路子”。坚持“党建+产业”的融合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双绑”机制,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壮大。大力发展野荆芥、黄芩和紫苏等中草药种植,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600余人获得稳定的家门口就业岗位,每亩年种植收益3000-5000元。产业加减“定调子”。先做“加法”,依托各村的资源优势和发展诉求,积极探索引进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种植项目。再做“减法”,根据各村种植效益和运营情况,对种植难度大、效益不佳的产业进行适时调整,集中资源发展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通过“加减”找准找实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实现特色产业多点开花。龙头带动“搭台子”。以龙头企业带动、小农户参与的方式联结,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就业带动等形式,让群众稳定长期合理分享增值收益。加快对接龙头企业,依托河南省斛春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商城县君林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草药种植收购。


提升质效,打造产业兴旺“全链条”延伸产业链条,深挖多元价值,拓展产业业态,是把特色产业“小买卖”做成“大生意”的关键。余集镇突出生态优先,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好“土特产”文章。厚植底色产业链。持续深化发展传统“三大桩”产业,积极引导群众种植红薯、推动红薯产业深加工,形成了从红薯选育、种植到红薯淀粉加工、粉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当前余集镇脱毒红薯种植面积已达到2800余亩,新建龙门河村红薯粉条加工厂1座,产品远销海外。增添亮色价值链。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建设元九中药材加工厂,该厂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中药材生产加工生产线3条,可实现年加工紫苏、丹参、射干、黄芩等特色中药材200余吨,产值达500万元。提高成色利益链。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1024户农户嵌入共享利益链,搭上农业“快车”。和大型龙头企业三九药业、扬子江药业集团深入合作,实现了种植标准、技术服务、品牌、销售的有机统一。通过“和美余集”官方公众号及视频号,大力推介特色产业,有效扩大对外宣传力度


做优品牌,提升产业兴旺“附加值”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健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长效机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余集镇统筹发力,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规划壮骨,打造宜业余集新图景。抢抓机遇,及早谋划,紧盯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和基础设施提质,积极推进S338线商城县余集镇区段改建工程项目,鸡商高速公路项目余集镇出入口,进一步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畅通城乡人员、物资双向流通渠道。环境塑形,建设宜居余集新家园。全面推行“走街”“走网格”、常态化保洁等精细化管理制度,确保镇域环境整洁有序。在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对镇内3条省道沿线公路见缝插绿,种植时令花卉,形成绿化美化小景小品23处。在红阳、李湾、雷冲等村种植荷花,积极打造“和美余集”文化旅游品牌,吸引大批游客观光“打卡”。文化铸魂,塑造和美余集新品牌。深挖文化旅游资源。依托迎水古村落、小汉口商业街、栖凤岭公园等景点,大力发展文旅产业,通过挖掘和传承历史文化,打造“小汉口”“中州名镇”“商贸重镇”“豫南明珠”等乡村旅游品牌,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监制:花  明

编辑:张  璐



商城先锋微信公众号

微信号 : scxfgzh

长按扫码关注我们



商城先锋
以“宣传党建工作、教育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为目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党建特色和公益性质,是党员干部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服务党员群众的新载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