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行业专家进课堂(四)多元·对话·启示

文摘   2024-12-26 21:05   新疆  

学术“大咖”来了!12月25日,传媒学院举办了以“多维融通,文化润疆”为主题的传媒行业专家进课堂系列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中央民族大学朱靖江教授,做题为“中国民族志电影的百年历程”的讲座,探讨了中国民族志电影的发展脉络和艺术价值。同时,还邀请了清华大学雷建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涛、新疆师范大学荣休教授刘湘晨与传媒学院师生共同参与了院线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的展映交流活动,并开展了一场内容丰富的师生座谈会。


此次活动融合讲座、展映、座谈三种交流形式,旨在深化学术交流与实践体验,提升师生互动。广播电视编导系将持续探究学院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能性,一方面,通过专家讲座巩固传统非虚构影像创作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通过精选影视作品的展映,带领学生贴近影视行业的最前沿,感受行业脉搏。活动也是广播电视编导系 “产学研用” 实践教学与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通过多维度的教学方式,培养出高素质传媒艺术人才。




上午,在我院520智慧教室举办了“多维融通,文化润疆”为主题的传媒行业专家进课堂系列讲座之“中国民族志电影的百年历程”,本次讲座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博士生导师、新闻与传播学院双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影视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朱靖江教授主讲。



朱靖江教授深入梳理了中国民族志电影百年发展历程,探讨了影视人类学的思想内涵、理论支撑,并对文化表达与影像传承进行了详尽地讲解。同学们通过此次讲座理解影视人类学研究涉及到的一系列核心问题,诸如影视人类学的影像记录、文化深描、创作观念等等。   



在交流环节中,朱靖江教授与学院师生进行了问答互动。同学们就影视人类学纪录片创作、田野深入路径等话题展开提问。朱靖江教授指出,在进行影像创作时,创作者应深度融入拍摄对象的生活情境,秉持互为主体性的理念,着力构建良好的田野关系。同时,呈现民族志影像创作的真实性也至关重要,拍摄者与被拍摄者间的张力需经磨合,摄影机既是地方文化展现的触媒,又是文化鲜活呈现的动力。



讲座尾声,朱靖江教授总结到,当前影视人类学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代,数字影像器材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完备的创作手段。影音文献创作代表着当代中国民族志电影的一个重要取向,期待同学们以人类学影像书写的方式,为国家文化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下午,我院邀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雷建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涛,新疆师范大学荣休教授刘湘晨在舞蹈小剧场与传媒师生共同参加了院线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展映交流活动。



雷建军教授向同学们介绍了清影工作室,它是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师生及校友构成的教学团体,始终致力于纪实影像制作、传播和研究,曾制作过《大学》《喜马拉雅天梯》《我在故宫修文物》等多部纪录影片,屡登国内院线,并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得多项荣誉。



我院师生首先观看了院线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该片以北京蒲公英中学合唱团的学生为主要拍摄对象,以即将到来的“离别”为主线,呈现了蒲公英中学的变迁以及四位怀揣音乐梦想的小主人公的蜕变,展现了“小蒲公英们”的成长历程。《风起前的蒲公英》曾在第17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上获得“观众选择荣誉”奖;2024年被北影节推介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


影片中“小蒲公英”们的点滴故事牵动着现场同学们情绪线,影片结尾时现场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影片放映后,雷建军教授与师生们分享了影片创作的幕后故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庞涛、新疆师范大学荣休教授刘湘晨,分享了他们关于院线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的观看感受。



雷建军教授谈到,院线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于2017年正式开机,至2019年结束,长达两年的跟踪式拍摄,800小时的总素材积累,为整部影片奠定了现实主义的质感和底色,也为人物与故事的“自由生长”预留出充分的延展空间。他提出,该片的剧情感通过两种方式展现:其一,源于影片中孩子们生活的真实波折以及天然的离别感;其二,借助后期剪辑对素材进行剧情性结构处理,从而展现影片细腻的叙事和主题。



庞涛教授表示:“像《风起前的蒲公英》这样的纪实性影片往往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影片以去标签化的方式让人群从特殊化、典型化状态回归至普通人层面,这种处理方式更易引发观众共情。影片先塑造出普通个体形象,进而聚焦打工子弟群体,有效打破了标签化认知。影片以独特视角深入挖掘真诚的故事、成熟的制作与深刻的社会议题,引发观众们的强烈触动与共鸣。”



刘湘晨教授观影后表示:“该片具备独到的选材眼力,经过长时间的沉淀,与拍摄对象构建良好的田野关系,从而实现对文化意义的阐释,彰显了非虚构影像的基本特质。于纪录片领域,其剧情内核源于生活自身,与其在对生活素材的刻意雕琢上耗费精力,不如将心力专注于创作本身‘沉浸式’拍摄,这样才能更为纯粹地呈现生活的原生状态。”



在交流环节,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提问,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触,并对影片中的人物选择、叙事结构和技术处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雷建军教授回答到,院线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在创作拍摄时记录的是群像,而最终人物的锁定是在剪辑台上。纪录片创作不必执拗于冲突,因为冲突是可遇不可求的,纪录片也可以表现生活与人物的张力。

展映活动结束后,各位专家与传媒学院师生在传媒学院302教室,进行了“多维融通,文化润疆”专家座谈会。首先,刘奕院长介绍传媒学院的基本情况、人才培养体系以及教学成果,得到了业界专家的一致认可。刘湘晨教授谈到,近年来传媒学院的师生们在创作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的作品在众多级别和类型的竞赛中屡获殊荣,展现了学院在传媒教育和实践创作方面的卓越实力。



座谈会上同学们继续关于非虚构影片的选题、创作等提出问题,各位专家结合案例解疑答惑。同时传媒学院教师与各位专家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交流。雷建军教授以清影工作室为例分享了课程安排以及育人体系,为传媒学院的影视传媒人才培养提出建设性意见。


传媒学院将把握“多维融通,文化润疆”这一传媒行业专家进课堂系列活动的宝贵机遇,积极搭建教学一线与学术界、产业界的桥梁,促进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学习模式,学院致力于让学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在未来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传媒学院致力于搭建一个多维度、深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以文化的力量润泽边疆,推动传媒教育的创新发展。

 

新疆艺术学院秉承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推动学院的高质量发展。通过举办一系列多形式、深层次的学术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搭建了与最新行业动态接轨的学习平台,从而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 THE END • 
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官方微信平台
监制| 赵建伟

编审| 刘奕 刘音 

责编| 任瑞婕

排版| 丁可可 曾馨


爱新艺传媒
隶属于新疆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旨在传播院系声音,搭建沟通桥梁,服务广大师生,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