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点值下降的原因分析及解决之道

文摘   2024-12-24 18:06   重庆  


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是利用大数据优势所建立的完整管理体系,发掘“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对病案数据进行客观分类。


DIP在理念和操作方法上,符合国情、客观反映临床现实,适用于医保治理、卫生改革、公立医院管理等诸多领域,具有公开、透明的现代管理特性, 可借此推动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动医保基金使用与区域卫生、医院发展间的平衡。


DIP付费实施以来,其精细化的分组逻辑、贴近实际的目录库设计,在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促进医疗机构提升管理水平、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医、保、患三方的普遍认可。


当然,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DIP付费的实施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瑕疵。例如,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在个别地区出现结算点值不断下降的问题,这也使得个别医疗机构颇有微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点值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而探索解决之道。


我们通过DIP点值的计算公式可以很容易地解决这个问题。


如图所示,DIP结算点值=分子除以分母。其结果共受到四个因素影响。

1. 当年可用于DIP付费的医保基金总额

2. 医保报销比例

3. DIP分值

4. 对应病种病例数量


根据基本数学原理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项与点值成正比,即数值越高则点值越高,第2、3、4项与点值成反比,即数值越高则点值越低。


因此,直观上讲,提高结算点值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提高用于DIP付费的医保基金总额。当然,我们看问题不能这么直观,还是要回到现实中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发现,上述公式的分子部分是相对稳定的,而点值的大幅波动主要取决于分母,即分值和对应病例数量乘积之和,简单来说,就是医疗机构获得的总点数。


也就是说,提高结算点值最可行、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减少医疗机构获得的总点数


然而,现实情况是,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冲量的现象。据统计,2023年住院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了22.3%。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粗略估算,仅住院人次增长这一个因素就能带来DIP点值下降18%。


不过,从近期接触的一些医保付费规则来看,这一现象可能很快会得到纠正。例如,某地发布的规则如下:


国家卫健委《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末,病案首页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不低于90%。可以看出,目前主要诊断编码正确率并不高,更不用说其他诊断以及手术操作编码了。


因此,上述这些规则如果被严格执行,将有大量病例会被核减全部点数,最终的结果就是医疗机构获得的总点数大幅减少,从而带来结算点值的大幅提升。


在这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之前,医疗机构经常会吐槽医保部门在压低DIP点值。然而,通过以上客观分析,我们现在可以说句公道话,是医疗机构通过冲量等方式在拉低点值,而医保部门正通过有效的监管核减相应点数,从而保持点值的稳定甚至不断提高。


来源:老徐编码

END




声明:艾登医保科技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艾登医保科技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多地本地化2.0分组器已上线,艾登邀您体验!


因医保违规这家医院被罚没416.9万余元!自查自纠到底要怎么做?


@你 进群!医保、编码、法律专家都来了!艾登医保合规群,免费为您答疑解惑!


艾登医生

医生职业进阶平台

点击图片立即体验








关注【艾登学苑】,打开线上知识学习大门



艾登医保科技
艾登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高科技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管理与医保支付,同时提供高品质、可持续、专业化的数据服务。公司理念是:“让沉默的数据尽显其应有的价值,让有价值的数据惠泽客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