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養生
2004年回港探親,發現78歲的攝影家父親已經真正退休,不再帶學生翻山涉水的出遊猎影了。
桃李滿門,也不愁寂寞。學生經常來探望,又新收了些學書法的學員,間中應邀出席其他攝影學會的評審活動,或去參觀展覽等。
女兒也已經定居在巴黎,職業是媒體工作者,電腦和手提電話是最親密的合作伙伴。那時智能手機還未用上。
想不到回港期間,卻因為父親家中沒有電腦設備,得到舊同學家中借住。
為了爭取與父親團聚,便決定在娘家增設一臺電腦及素描打印設備,父親也答應學習使用。
回巴黎時是春節,初夏時,突然在電子郵箱中發現了一封以父親署名的郵件,打開一看,沒有文字,只有圖片。
父親寄來的,是十多幅經過電腦加工的攝影作品。細看之下,發現作品效果非常特別,既不失攝影作品的原創性,又加上了豐富動人的色彩以及優美線條,層次起伏有緻,說不出是什麼畫種,感覺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創新藝術風格。
父親的作品素以詩情畫意稱道於攝影界,若以顏料臨摹,就是一幅好畫。眼前這日,父親做到了,用的繪畫工具,竟是一臺電腦!
原來父親有位學生,教會了師父利用電腦數碼繪圖軟件改造照片。只是想不到老人家點石成金。
女兒對父親的作品表示激賞,並提議可以再次拿到巴黎展覽。父親看來非常鼓舞,結果在同年金秋11月份,女兒為父親在【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舉行了過百幅作品的個展。該展廳是由前中國總理李嵐清親自揭牌的官方文化機構,坐落於巴黎市中心,大皇宮對岸。
攝影機是法國人的發明,11月是巴黎攝影月,每年在這個月,攝影展覽特別多,國際名家都爭相來亮相。父親也趕上了這個盛會。
中外觀眾中,無論是影友或畫友,看了展覽後都非常感動,有藝術家立即撰文,直接投稿到報館,高度讚揚張平這位年屆八秩的香港攝影家的創意,和攻克高新科技的藝術成就。
有媒體評論:「張平先生的作品,在巴黎為攝影月增添了一片東方神韻的詩情畫意。」
踏花歸來馬蹄香,父親用電腦為自己的攝影作品煥發新生命。年後回港,陪同父親出席「香港高齡教師聯會」和 「中聯辦 」駐港人員舉行的專題講座,來賓與巴黎的觀眾一樣,反應熱烈,躍躍欲試。
無論多大年紀的人,都有童心未泯,有夢要圓,骨子裡都潛伏著一股潛能。父親此舉,可說是文化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