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眼中的马鞍山,什么样?

政务   2024-10-14 09:58   安徽  

10月13日

以“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

为主题的

第二届长江文化论坛在马鞍山举行


宾朋云集,群贤毕至

共襄长江文化盛会

快来一起看看

大咖们眼中的马鞍山吧

↓↓↓


“我曾打卡马鞍山的长江岸线,真的是让人出乎意料,尤其是岸线旁那一条条游步道,让人印象深刻。”10月13日,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主任戴斌在接受专访时道出自己的深切感受,“这座城市是‘人民保护长江、长江造福人民’重要论述的模范践行地,在长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戴斌表示,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需要以生态的名义保护长江,以文化的名义传承长江,也需要以旅游的名义开发长江。而对于马鞍山来说,长江穿城而过,这座城市与长江有着不解之缘,如果说,生态是它的底色,那么,文化便是它的纽带。

多次来马鞍山考古、调研的贺云翱认为,马鞍山有着悠久深厚的文化积淀,40万年前,“和县猿人”在这里繁衍生息;5000多年前,凌家滩文化盛极一时,六朝时期,这里成了护卫六朝都城金陵的战略要地。这里地缘优势突出,文化创造独特。长江万里,马鞍山却有着特殊标记,原本滚滚东逝的江水,在这里折身向北,世界级诗人李白的“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描写的就是这一壮阔景象。贺云翱直言,诗仙李白的诗,传承弘扬的正是长江文化特质,洒脱、自然、灵动、深情。其实,历代文人墨客多留恋马鞍山这片拥抱长江的钟灵毓秀之地,纷纷来此踏歌山水、吟诗作文,如谢朓、周兴嗣、刘禹锡、王安石等,造就了马鞍山独有的城市文脉。


“安徽省居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重要位置,马鞍山处在安徽省东部,毗邻江苏省,在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文化公园建设中都具有显著的区域优势。”第一次来到马鞍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任慧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自己满怀期许而来,参与本次论坛也是收获颇丰。


挖掘长江文化安徽标识,探索宣文艺旅融合之路。一年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安徽大学教授刘伯山在2023马鞍山首届长江文化论坛上提出的“长江文化的安徽标识”这一课题令人难忘。昨天,历经多次调研、反复打磨、综合论证,“长江文化安徽十大标识”研究成果在第二届长江文化论坛上正式发布。“擦亮这些文化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刘伯山说。

“皖江两岸文化丰厚,既有历史文化又有现实文化,具有很强的整体特征。”刘伯山说,千百年来,这些文化的发展能够自我统一、相续相承,不仅体现了内秉的主体性,也形成了自身内在的品质与精神。



好文推荐:







这些文化标识“很马鞍山”!

这份情缘,何以跨越千年?

李白“严选”的十座城,诗意盎然






记者 任德玲 刘小庆 季晨辰 邓婷婷
摄影 储灿林 唐焱  制图 孙恒亮


编辑:郭   笑 校对:傅中平

审核:赵欣欣 审签:谷   雨

马鞍山发布
发布权威信息 服务市民百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