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 风范永存——追忆中国农业银行原行长、党组书记马永伟

企业   2024-10-26 07:04   北京  

2024年10月8日,中国金融界一位重量级人物——中国农业银行原行长、党组书记马永伟因病逝世,享年82岁。

▲中国农业银行原行长、党组书记马永伟

秋风萧瑟,哀思如潮!

马永伟参加工作三十余载,近一半时间是在中国农业银行度过的。他是农业银行历史上最年轻的行长,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主要领导者。

马永伟掌舵农业银行期间,以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深厚的金融功底,大力推动了农业银行企业化经营,全面深化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改革,谋划推进农业银行从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大大提高了农业银行系统服务农村商品经济繁荣与发展的能力。

他是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坚定推动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参与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领衔中国人保改革,拓荒保险监管,为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点击播放视频

不解之缘

马永伟曾深情地说过,在农业银行工作的这十五年,是一段十分难忘的岁月,也是一种深厚的缘分。

马永伟生于1942年,山东荣成人。童年时期,他就从胶东半岛辗转到辽宁丹东投奔“闯关东”的父亲,并在那里读了小学、中学。1962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辽宁财经学院(现东北财经大学),开始了4年的大学生活。1968年9月,他被分到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安徽省六安地区人民银行,成为50多名员工中仅有的几位大学生之一。在这里,马永伟一干就是十年。刚开始,他被安排在农村金融科。两年后,在“知识青年要深入基层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的要求下,他又到六安市郊的燕山林场工作。直到1972年,重回中国人民银行六安分行。

1978年,在马永伟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中国农业银行。这次,马永伟没有犹豫,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农业银行,实现了人生角色的又一次转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行各业求贤若渴。马永伟的母校辽宁财经学院急需加强学校师资力量,同意接收他回校任教。收到商调函后,组织上告诉马永伟:“因工作需要,暂不同意你调出农行,希望你安心工作,有什么困难组织会帮你解决。”

1980年底,安徽省委计划举办县、处级领导干部培训班,给县委书记、县长等干部辅导财政、金融等知识。因缺少师资,就在全省各地选拔人才。经征得农行安徽六安地区中心支行和他本人同意,马永伟到省委党校任教,省农行、省财贸办和省委党校三家达成协议:马永伟在党校工作期间,人事关系还留在农业银行。由于改革和工作的需要,1982年马永伟被调回农行安徽分行。在省分行工作的近两年时间里,马永伟先后担任信贷处副处长、分行副行长。1984年6月,年富力强、有长期基层农村金融工作经历的“四化”干部马永伟,升任农业银行总行副行长、党组成员。

马永伟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农村金融事业。为何与农行结缘,马永伟的回答是:“一方面,与此前一直在人民银行从事农村金融工作有关;另一方面,在长期与老区农民打交道过程中,耳濡目染,深深地被他们那种精神所感动。总想通过自己的工作,为改善他们的生活做点什么。”

接棒农行

1985年7月,马永伟接任农业银行行长,这一年,他43岁。马永伟自述:“五年前,我还是生活工作在大别山区的一名普通农业银行职员,五年后来到北京,当上了中国农业银行行长,短短的五年,我几乎走完了很多老前辈一生的历程。”“我始终觉得,绝不是因为个人有什么过人的本事,说句心里话,这是党长期培养、教育的结果;也是改革开放这个伟大时代赋予我们那一代青年的历史性机遇。从那天起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把有限的生命贡献给光荣而伟大的农村金融事业。”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为农业银行第四次恢复设立后的第四任行长,马永伟执掌农业银行的这十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阔步向前的十年,也是农业银行发展史上颇不平凡的十年。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银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业银行如何联系实际,扎扎实实地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农村金融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其中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把农业银行建设成一个名副其实的金融企业。

马永伟说:“发展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金融是支持农业的重要支柱,农业银行必须实行企业化管理,办成真正的银行——一个在总行统一领导下、实行分层次企业化经营,以办理农村金融业务为主,提供综合服务的国家专业银行。”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创新。

在推动农业银行改革中,马永伟认识到,实行企业化经营必须以资金周转和效益为核心,首要任务是改革资金管理体制。从1985年起,农业银行全面实行了“统一计划、分级管理、实借实存、自主经营”的信贷资金管理新体制,不仅解决了农业银行与人民银行的关系,也解决了农业银行系统内各行之间以及农业银行与其他专业银行的资金融通问题。资金活了,全盘皆活,不仅对搞活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以资金为载体的农业银行各项业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农业银行的企业化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针对经济持续增长,资金供求矛盾突出的问题,1988年2月,在农业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上,马永伟提出,将信贷资金从粗放经营逐步转到集约经营上来,率先在国有银行中开展不良贷款的四级分类和清理压降工作,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不良贷款率,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有了明显提高。此举得到国务院领导以及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门的肯定和好评。

与其他专业银行相比,农业银行一个显著特征是网点多、人员多。从1987年起,在马永伟的力推下,农业银行对县(市)支行实行综合配套放权,作为企业化改革的一项战略性任务,陆续下放了经营决策权、利率浮动权、财务管理权、人员管理权,引入竞争机制,逐步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旧体制,激发了基层行的经营活力,也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988年,为贯彻落实好中央进一步推进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意见,马永伟带领农业银行率先在金融系统实行“三包一挂”承包经营责任制,为专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经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伴随着我国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农业银行把开拓国际业务,作为综合化经营重要战略方向。马永伟积极推动农业银行国际金融合作与交流,继参加亚洲太平洋地区农业信贷协会之后,1987年又加入国际农业信贷联合会等世界性组织,引进了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商业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等,构筑了农业银行国际业务发展的雏形。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金融体制进行全面改革,提出实行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组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专业银行尽快转变为国有商业银行,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运行。马永伟作为“组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分设商业性农业银行筹备组”组长,牵头拟制了《关于农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意见》,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1994年,农业银行将承担的国家粮棉购销贷款等政策性业务划转给农业发展银行,由政策性银行专门负责,至此,给农民“打白条”现象成为了历史。

农业银行恢复成立后,一直承担着领导和管理农村信用社的职能。马永伟在任内积极推动信用社内部经营管理改革,搞活基层社,全面恢复信用社的“三性”,努力办好县联社,促进信用社发展壮大,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

有人问马永伟执掌农业银行时期记忆犹新的事是什么,他回答:“把农业银行从过去的一个财政出纳变成一个真正的金融企业。”马永伟主持工作这十年,农业银行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前进,这些都为农业银行后续商业化经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994年2月,马永伟在中国农业银行恢复成立15周年大会上讲到,15年来,农业银行始终把支持农业作为一切经营活动的中心,逐年加大信贷投入,累计发放农业贷款达一万多亿元。截至1993年末,农业贷款余额达一千亿元,比1979年增长了近十倍。在大力支持农村商品经济的同时,农业银行自身也不断发展壮大,跻身于世界银行业五十强之列。数字无言,却生动诠释了这个时期农业银行发展的步伐。

带好“百万大军”

银行的经营管理不仅是业务活动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马永伟说过:“我在农业银行主持工作这十年,始终把带好队伍作为头等任务,把班子建设、管好自己当做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当时,农村金融系统职工共有120多万人,占金融系统的一半左右。在接受农业银行系列历史纪录片《使命》拍摄采访时,马永伟深情地讲到,“这么多人的队伍,百万大军,一定要打造成政治观点明确、严格守纪律,有理想、有信念的一支队伍”作为班长,马永伟注重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带领班子成员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尽职尽责、和谐共事。

他始终注重加强和改进农业银行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党风行风。十年间,农业银行四次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成立专门机构,制定思想政治工作条例,创立了“领导到位,思想、组织、制度、政策落实”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动全行各项改革发展工作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期间,他带领农业银行,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作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塑造企业形象、陶冶职工情操的重要手段,开展了一系列劳动竞赛、业务技术比赛活动,发现和选树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如“金融卫士”潘星兰、杨大兰、“全国优秀营业所主任”饶才富、“模范信用社主任”杨朝泰以及“模范行长”鲍江兮等。他们的先进模范事迹,在农业银行乃至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农村金融事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马永伟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十年间,农业银行建起3所管理干部学院、1所职工大学、163所中专学校等培训基地,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学制、多形式的职工教育体系,培养了一大批大中专人才,有效解决了专业人才匮乏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马永伟的领导下,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开始起步,以视觉形象设计、企业精神提炼和经营理念确立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文化建设逐步展开。1985年统一行名字体,1988年启用行徽标识,1989年开展企业精神大讨论并提炼出“信誉至上、竭诚服务、高效廉洁、文明办行”的企业精神,1993年明确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经营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管理理念,独特的农业银行企业文化逐步呈现,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农业银行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工文体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不乏马永伟矫健挺拔的身姿和顽强拼搏的身影。他带头参加比赛,屡屡在金融系统举办的运动会中斩获大奖。他热爱乒乓球运动,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与日本樱花银行乒乓球球员、与外国总理切磋乒乓球技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在他的带动下,农业银行的文体活动有声有色,既提高了职工的身体素质,增进了系统内外的广泛交流,也促进了业务的蓬勃开展。

1994年7月,马永伟离开农业银行,赴任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1998年11月,任原中国保监会首任主席、党委书记。悠悠数十载,他的职业生涯横跨银行、保险及监管等多个领域。2003年1月,马永伟被选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继续为中国经济金融改革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马永伟是中共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

“才俊当年一马新,耕耘大地爱深沉。”马永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金融界的史册上。他温文尔雅的言行举止,平易近人的待人风格,谦逊敦厚的人格魅力,也将深深印在农行人的脑海里,留在农行人的记忆中。斯人虽逝,但他的精神与品格将激励我们奋发进取、砥砺前行,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金融强国建设不懈奋斗。


内容来源:农行企业文化部

作者:于祥彪、吕忠伟

责任编辑:刘钊汐

校审:王楠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官方订阅号。第一时间掌握农行最新资讯、品牌形象、文化理念。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