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自己100岁时,能资助满500名贫困孩子。”今年4月30日,96岁高龄的云南省军区昆明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老干部李一飞在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云南青基会”)的协助下,坐着轮椅又到银行办理了一笔22万元的捐资助学款,离他资助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李一飞正在阅读受资助孩子的来信(张军 摄)
资助孩子们读书,是怎么开始的?
李一飞:1992年,我在《人民日报》读到一则大巴山区小女孩失学的报道,小女孩宁愿不吃午饭也要读书的细节让我很心酸,所以我就想着要捐助孩子,并向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写了一封信。后来,在云南青基会的帮助下,我很快和红河县面临失学的哈尼族孩子马克仰结成了对子。后来了解到贫困的孩子还有很多,就想着去帮更多孩子,一直到现在。
李一飞最近一次捐款是在今年4月,当时是什么情况?
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小学建设部主任 赵珂熳:这几年李爷爷身体不大好,2022年开始就一直在住院。所以这两年,我们都是到医院为他办理捐款手续。其实,我们是想让他多留点钱保重自己身体。爷爷知道了非常生气,一直打电话来催。我边答应边劝说,但他还是坚持要捐款,后来我赶到医院,推着爷爷去银行办理了捐赠,这笔款将捐赠给40个大学生和10名研究生。
李一飞是怎么选择受捐赠对象的?
赵珂熳:李爷爷会结合时代变化去思考捐赠需求。除了一般的贫困学生,他觉得云南很多地方的女孩受教育的机会要远远低于男生,更易辍学,加之爷爷对中医药传承非常重视,最终把资助对象确定为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女大学生。近10年来,爷爷每年至少会资助10名云南中医药大学的女大学生。
作为和他接触最多的工作人员,你觉得李一飞助学有什么特别之处?
赵珂熳:在助学这个事上,爷爷是一个非常简单纯粹的人,想方设法把这个事情做到更细更好。在资助小学生时,除了帮补孩子们的学费外,他还会想办法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他还自创了“爱心包”,里面装有字典、书本、文具和收集来的旧衣物等,给孩子们寄去。我们接受的捐赠方很多,但持续时间这么长的个人捐赠方只有他。每次拜访爷爷,一聊起学生,他就有说不完的话。
作为老人家的女儿,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
李小燕(李一飞二女儿):我觉得父亲太节俭了,对自己和对子女都“太抠”。他从来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衣服,钱用在自己身上总觉得浪费,总想着怎么帮助困难学生。一次,父亲老寒腿发作疼痛难忍,母亲心疼他,花了120元给他做了一条棉裤,结果父亲为这事念叨了很久。有一年春节,弟弟想买一件新衣服,父亲不肯,弟弟不高兴。最后,父母商量后,父亲才到市场上买了一件廉价衣服给弟弟,趁机还给我们上了堂思想课:衣服能穿就行,要勤俭节约。另外,父亲特别介意麻烦别人,2005年他患了肝硬化、肺气肿及胃下垂等多种疾病,但都没向单位提要求,也不让我们说,就怕给大家添麻烦。
在和李一飞的相处中,有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
云南省军区第三干休所所长 徐光灿:第一次接触首长是2019年,那时我还在省军区政工局老干办。当时,第三干休所递交了一个报告,是李一飞老首长和云南中医药大学签署遗体捐献协议的批准申请,我接到报告感到非常震撼。
李一飞的事迹对您或您周围的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云南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杨永坚:爷爷是一位灵魂超级清澈的人。我常常把爷爷的故事作为思政课内容讲给学生听,大家都很受震撼,我的一个学生听了爷爷的故事后决定像他一样去做遗体捐献。
文章来源:云岭先锋
编辑:段尹
二审:余洋
终审: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