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鸣”是嗓音练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只要能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就是在发声的时候,双唇微微闭拢,声音通过鼻腔发出的状态。平日里人们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往往情不自禁地“哼”着歌曲,这时虽不是有意地在唱,但是声音却很松弛、通畅和清晰。声乐练习中的“哼鸣”与生活中的各种“哼”(愉快地“哼”唱,生气地“哼”及轻蔑地“哼”)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发声练习中的“哼鸣”要求腔体的状态更夸张一些,注意力更集中一些。
歌唱发声时经常做的“哼鸣”练习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开口“哼鸣”;另一种是闭口“哼鸣”。其中闭口“哼鸣”是大家在做基础练习中经常用的一种加强歌唱共鸣的方法,“哼鸣”虽然可以帮助学唱者巩固歌唱的基础状态,对于初学歌唱者的音色和歌唱的共鸣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但是,由于此种方法需要练习者付出较多的练习时间和耐心,因此,这一有效的练声方法虽然为多数声乐学习者所知,却因其看似容易且费时较长而被许多歌唱学习者忽视了。
歌唱的“哼鸣”练习,要求在“哼”的时候保持着半打哈欠的状态:利用深呼吸将喉咙打开,用叹气的感觉将声音用气息“叹”到眉心。如果方法正确,“哼”出来的声音则非常通畅、圆润而且轻松,并不觉得怎样用力就能体会到共鸣效果。
哼鸣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声音的高位置,不常用的声带部分,以及不常用的声音通道。虽然哼鸣已经被很多声乐工作者翻来覆去的研讨了很多,但是依然有太多的声乐爱好者不懂哼鸣,不知道哼鸣如何练习。
大部分的声乐爱好者在做哼鸣时都会直接发出“嗯”,不管有无准备好,不管姿态,不管呼吸,很多人以这样的慵懒的不积极的方式练习哼鸣,得到的结果就是中声区域还将就哼出,但是低声区声带就会撑开声音低不下来,高音区就会挤压声带高不上去,声音出现断层并且真假声总是打架,容易破音,练了几条音阶嗓子就疼了。这就是没有理解哼鸣的真正意义及技术要领的结果。这样长时间的练习不但没有起到练习的效果反而养成了不良的发声习惯。
1、在作出哼鸣前,我们必须要放松自己的身体,调整一下姿势,然后作出正确的呼吸方式。再来就是发出气泡音,做出气泡音是为了让我们声音有点,这个点可以理解成发声点也可以理解为声音的支点,因为我们在歌唱时总是希望自己的声音是有根的,它应该像放出去的风筝,这根线永远拽在自己的手里,不会随风而去。而不能像泼出去的水,泼出去就没了,不由我们控制,没有控制的声音,在歌唱中是不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