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你是不是游戏玩家,这几天都不可能不被《黑神话·悟空》刷屏。连央视新闻都公开叫好,甚至平时不玩游戏的人都忍不住查下自己电脑配置,看看到底能不能玩(这个问题B站上早有牛人给你拆解明白,感兴趣可以搜一下)。
这里想聊聊为什么一次次的先锋文化产品都选择了《西游记》。
其实《西游记》原著并不好看,可以说是四大名著里文笔最差的一本。其中还有一些是文化糟粕——最典型的如:唐僧父亲被害后,母亲被迫成了贼人夫人,最后一切沉冤得雪,母亲的结局被作者大笔一挥,“从容自尽”。语言啰嗦也是一个毛病,前面刚发生的一件事,孙悟空转述给唐僧时,又絮絮叨叨重写一遍。还有些故事情节冗长,比如青牛精用太上老君的金刚琢没完没了地吸对手兵器,让人实在看的有些不耐烦。
但一次一次的改编却着实精彩——
1964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代表了当时世界二维动画电影的最高水平。日本漫画之父手冢治虫深受影响,以至于其后成为日本动漫产业的奠基人。这部影片里的孙悟空形象也成为一代代中国人的国民记忆。
1986年上映的电视剧《西游记》自不必说。
在那个特效水平普遍简陋的年代,86版不光打造了领先当时技术水平的神怪题材电视剧,也因其后重播了3000多次,成为中国重播次数最多的电视剧。
其中更有许多改编超越了原著。比如猪八戒背媳妇的桥段,原著里没有,导致我读原著的时候感觉这段干巴巴的,远不如电视剧好看。还有电视剧里加了不少体现师徒之情、兄弟之情的桥段,比如唐僧给孙悟空缝虎皮裙,原著里是孙悟空自己缝的。电视剧里猪八戒和沙僧虽然战斗力不强,但好歹还能帮忙,但原著里感觉架都是孙悟空一人打的,这两兄弟还偶尔在后面拆台,实实在在是一部“黑神话”。
由于86版的孙悟空形象太过深入人心,在那之后各种西游记改编都难以激起水花,直到1995年上映的《大话西游》,赋予了孙悟空一个全新的形象——至尊宝。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部电影,都不可能不知道这段经典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但我没有珍惜”,“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之后,“至尊宝”戴上紧箍咒,成为“孙悟空”,走上取经路,留下一个“好像一条狗”的背影。
这部电影本身其实早已和我们熟知的《西游记》没有太大关系,但经过一代代观众的解读,让它成为了现代解构主义的代表作。电影里体现的爱情、束缚、遗憾、成长等人生主题伴随着片尾曲流淌出的淡淡哀愁,也让这部作品成为《西游记》的另类经典。
作者:桃乐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