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随着暑期旅游旺季的来临,三星堆持续升温,热度丝毫不减,来自国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一睹古蜀文明的神奇灿烂。位于万寿街的广汉美食一条街,集聚着几十家各具特色的餐饮店,烟火气满满,是远道的客人们体验“广汉味道”城市名片的绝佳地点。
正值就餐时间,走进正一涵老味道名小吃(总店),墙上展示的各种荣誉琳琅满目,老老少少的吃客高朋满座,作为广汉美食代表的“全蛋坐杠大刀金丝面”,正在现场制作,新鲜出锅的各类美味小食鲜香扑鼻,热气腾腾,不断撩拨着人们的味蕾。
骆韵,是正一涵老味道名小吃(总店)年轻的掌门人,每天的日常,就是在店里忙碌,有条不紊地调度安排,小心翼翼地把控细节。稚嫩乖巧的模样,文静大方的气质,气定神闲的仪态,从外表上看去,几乎难以让人相信,她已经拥有了十年餐饮从业的经历。
在年龄结构偏大的餐饮界,89年出生的骆韵,属于典型的新生一代,但许多人并不知晓的是,她还曾经是一名留美硕士和英语老师,这些看似和她当下的身份几乎不相关联的履历,在餐饮界都实属少见,但正是这些过往的标签集于一身,为她的人生,平添了别样的意义和色彩。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一句话:“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曾几何时,远近闻名的广汉名小吃,就是这个城市集体的味觉记忆,骆韵的情感世界,和众多土生土长的广汉人一样,始终难以割舍的,就是儿时的味道,金丝面的美味唇齿留香,仿佛如家乡一般,无时不在地陪伴。
小吃,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美食,更映射着当地人的饮食文化。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一度红火的广汉名小食国营饮食店实行改制,员工们纷纷各自开店自谋生路。然而,简陋的就餐环境,参差不齐的食材品质,传统的管理模式等,都成为制约地方特色饮食文化发展和传承的瓶颈。2013年,为适应市场化高品质的需求,正一涵名小吃应运而生。
在严格传承了广汉传统小吃经典做法的基础上,“正一涵”名小吃不仅更加注重融合本地历史文化,还在保护广汉餐饮的特色上,塑造品牌开拓市场,创出了口碑。“薄如蝉翼、细如金丝,遇火可燃”的坐杠大刀金丝面,以清淡细滑的口感,在麻辣纵横的川味江湖里独领风骚。其它品种的各类小吃,都坚守几十年的老味道,品质如初。
在学生时代,父母对骆韵的人生规划是当一名英语老师,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又支持她赴美国攻读研究生。2015年,骆韵学成回国,先后在高校和留学机构担任过英语教师,这一切在常人看来,无疑是功成名就,令人羡慕。但几番尝试下来,骆韵却感觉这一眼望穿的稳定职业,仿佛并不是想要的生活,骨子里的不安于现状,鼓励着她大胆去试探未知的世界。
2017年,她从家人的手中接过了正一涵老味道名小吃(总店)的管理,正式成为一名餐饮人。尽管在读书期间的每个假期,骆韵都会到店里打工,有一些直观的感受,但猛然的身份转变,面对熟悉而又陌生的领域,仍然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餐饮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同时也是门槛不高,竞争异常激烈的服务行业。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正一涵名小吃在广汉的餐饮市场已逐渐赢得食客的认可,占据了一席之地,但骆韵深知“创业不易,守业更难”,正一涵餐饮品牌的提升,自己在能力上的锤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管理者,要对食材的品质,稳定的口味,精细的服务,效益的指标承担全部责任,就必须虚心向店里的老员工学起,从最基层的岗位干起。
打杂、切菜、和面、制作、端碗、收银、清洗等,事无巨细的每一个环节都值得深度体验,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大强度的体力劳动下来,人已经累得腰酸背疼,但第二天又要重复循环。几年下来,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骆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得到了新老员工的认可,适应了新的角色。
然而,仅仅维持正一涵的现状,远远不是骆韵给自己确定的目标。85后的她,年轻朝气上进心强,视野宽广思维开放,主动学习勇于尝试,这些难能可贵的品质,都赋予了她更超前的眼光,更前卫的理念。
为了顺应市场营销的新趋势,骆韵开通了新媒体账号,亲自担任主播出镜,策划短视频的拍摄,亲切自然的表达,娓娓道来的方式,顾客更直观地感受到了小吃手工制作的魅力。网络营销的推出,增强了与用户的链接互动,大数据提供的流量,提高了服务的精准度,正一涵的热度和人气不断飙升。
广汉的名小吃有着百年的传承史,最具文化价值和核心竞争力的当属“全蛋坐杠大刀金丝面”,早已是餐饮界的一面金字招牌,在师傅的悉心教授下,骆韵不仅熟练掌握了制作的技艺,还一直致力于金丝面传统制作技艺的申遗立项。2023年,金丝面制作技艺终于成功获批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骆韵也成为金丝面制作技艺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
随着三星堆遗址的再度发掘和博物馆新馆的建成,三星堆的成为文博届的“顶流”,直接带动了广汉文旅的“出圈”。2023年10月,新东方教育集团董事长俞敏洪带领直播团队走进三星堆博物馆,就专程体验了一把广汉金丝面的制作工艺。曾经是一名英语老师的骆韵,以“金丝面”非遗传人的身份和俞老师同场直播,吸引了一大波流量,“来广汉旅游,参观三星堆,品尝金丝面”,几乎成为外地游客的标配选项。
坚守传统和勇于创新,始终是餐饮业顺应市场规律的不变法则。在坚持优质食材和纯手工生产,保证传统老味道的同时,骆韵还带领正一涵推陈出新,开发了全新的网红套餐-“熊猫戏金丝”和五香食品系列,聚合四川和广汉的代表性美食品种,以新的表现形式,延续名小吃的历史传统和文化内涵。
如今,来正一涵消费的外地食客已经越来越多,从以前仅占比40%,提高到了60%,“因为一种味,爱上一座城”,广汉旅游为传统美食赋能的同时,广汉美食更为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产生了极大的助力。
骆韵的个人的形象,和本地的美食资源、省级非遗项目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知名度越来越高的她,有了前所未有的荣誉感,但责任和压力,更时刻提醒她要珍惜眼前,坚守初心。
2019年,骆韵成为元老级中国注册烹饪大师、著名川菜烹饪大师、烹饪专家顾问蓝其金的徒弟,有幸得到大师的言传身教,更深悟到“认真做菜,踏实做人”的道理。百年技艺,匠心传承,时代给了每一个人以出彩的机会,2021年,骆韵获得了十佳“广汉工匠”的荣誉称号,正一涵还被德阳市妇联评为巾帼巧手坊。
千百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把认识自然和生命的朴素观念,都融入到了寻常生活的一日三餐,“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
从海归硕士到“金丝面”传人,柴米油盐的平凡,人间烟火的冷暖,骆韵没有感到自己的价值被低估和浪费,反而越来越坚信,“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道路上,只要心怀感恩,目标坚定,人生的价值就会得到不断升华。
图文来源:广汉市女摄影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