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启动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坚强指导下,泰安市各级普查机构精心统筹谋划,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协调联动,高质高效推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工作。截至1月24日,泰安市实地调查文物点2068处,其中,复查三普文物点1633处,复查率100%;调查新发现文物435处,文物普查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
1
精心部署,高位推动实施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物普查工作,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普查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市政府印发普查工作通知,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双组长、21个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普查协调机制。2024年3月4日,召开泰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机制第一次全体会议,是全省最早召开会议的地市。普查实地调查阶段,市委书记杨洪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爱新,副市长冯能斌多次实地调研“四普”工作,详细了解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等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11月,召开泰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场推进会,市政府副市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协调机制主任冯能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2
整合资源,锤炼队伍能力
市、县两级普查机构共争取到位2024年度普查经费179万元,通过租赁、采购以及现有办公设备整合等方式,配备笔记本、RTK等设施设备69件(套),其中新购置37件(套)。调集文保中心、博物馆、文化站以及高校、社会等力量,组建普查队伍11支、普查队员148名,有力保障了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文旅局发挥统筹作用,先后组织市、县两级普查业务骨干180余人(次)参加国家、省、市培训,基本实现了市、县、镇三级普查队伍全覆盖。成立3支市级普查队伍以及专家咨询组,为各县市区、功能区实地调查工作提供专家指导、设备支持等服务。同时委托市文物保护中心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古墓葬类)进行考古勘察,有效减轻了县级压力,推进了实地调查工作有序开展。
3
宣传推介,营造浓厚氛围
印发《泰安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宣传工作方案》,在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平台设立普查专栏,发布普查最新进展。推出《文物普查员的一天》《我的文物普查日记》等专题报道,广泛宣传文物普查工作。积极对接大众网、海报新闻等媒体,对我市新泰、宁阳、东平等地的普查工作进行深度纪实性报道,《一家三代人的四次文物普查故事》《文物普查,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等专题报道反响热烈。创作推出普查三句半、诗歌等文艺作品,创新宣传形式,有效扩大了“四普”覆盖面和影响力。我市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情况相继刊发在省文旅厅第18期普查简报、“中国文物报”公众号等平台。
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不仅是一次文物资源的全面摸底,更是一场文物保护理念与实践的迭代更新。下一步,泰安市将继续围绕“四普”工作目标任务,持续加大新发现文物普查力度,完成文物点位数据采集、系统录入及复核工作,确保我市“四普”实地调查取得圆满成功。
版权声明:摄影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或由景区提供,遗漏未标注原作者或标注错误,敬请包涵并联系我们沟通解决。自媒体如需转载“文旅泰安”原创内容,请在后台联系授权,转载图片请标注来源和原作者!
爱泰安,就留在泰安
爱泰安,就来到泰安
中华泰山,国泰民安
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