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勾勒新的年轮,刻下时代前行的足印。从崛起成峰的五大超高层到泉声叮咚的明府城,从山东历下经济开发区获批到罗森等500强项目先后落地,从CBD国际化商圈建设提速到获评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2024年,是济南市历下区高质量建设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的深化之年。
这一年,历下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迎来重大突破,经济向好、城市向美、民生向暖,勇夺济南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十六连冠”,在山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位列市辖区第一,区域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大步向前。
抓项目促消费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
2024年,历下区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务,抢抓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重大机遇,以经济的“稳”和“进”真正挑起大梁。历下区把扩大投资作为拉动增长的“助推器”,79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完成投资360亿元,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城市更新加速推进,姚家新村改造一个月内签约率达98%,拆迁工作跑出历下新速度;完成供地31宗701亩,盘活处置闲置低效和批而未供土地408亩。
落实“两新”政策,2024年历下区举办“乐购历下”促消费活动50余场,发放家电国补1.23亿元,带动销售额6.6亿元。引进康纳利等国际品牌17家,落地范思哲等首店43家。CBD国际化商圈建设进一步提速,绿地国金天地、平安悦坊启动招商。泉城路商圈盘活低效载体1.5万平方米,京东城市旗舰店重磅入驻,三联家电重回金街,“泉在九里”引领青年消费新风尚。
全力营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历下区深入开展200强重点纳税企业包联服务,“一对一”为企业纾困解难,针对房企融资难问题,推动5个重大项目纳入“白名单”,解决融资20.8亿元。“一次办成”改革持续深化,在济南市率先实现“无差别”综窗受理服务,92%的审批事项进“一门”、找“一窗”即可办“所有事”。经营主体达15.3万户,净增“四上”企业近300家,数量全市第一。
提能级增动力
产业向“强”又向“新”
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100余家,现代服务业占比达67%。汇聚市级以上金融机构超350家,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市占比过半,全省金融中心地位更加凸显……2024年,历下区坚定不移推动产业能级向“强”向“新”,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具韧性和竞争力。总部经济蓬勃发展,新认定市级以上总部企业7家,总量突破60家、全市占比超四分之一,获评山东省总部经济先进区。
数字生态更加完善。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入选全省“产业大脑”项目库,“星火·链网”超级节点已注册标识1.7亿个;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服务企业1万余家,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达18个;中创中间件完成上交所上市,3家企业入选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连续两年获评山东省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和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成效明显区。“一网统管”加快建设,经济监测、城市运行、热线办理、数字城管完成整合,“城市大脑”实体运行,实现全域动态感知和事件全周期管理。
绿色低碳加快推进。新建新能源汽车公共换电站1座、公共充电桩202个,新增分布式光伏项目装机规模6350千瓦,清洁能源供给更加丰富。建成济南市首家装饰装修垃圾分拣中心,更换新能源环卫车辆35辆,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77万平方米,“无废城市”建设取得扎实成效。
强改革聚人才
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合力
2024年以来,历下区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部署要求,一批“颗粒度”更细的创新举措加快落地。重点改革取得突破。司法改革持续发力,CBD金融法庭即将启用,全国首创不动产处置“带封过户”新模式,全省首创银行独立保函置换财产保全机制,府院联动汇聚新合力。
科创金融改革全面深化,“齐鲁科研贷”等科创专属产品为400多家企业提供授信支持90亿元。自贸试验区释放制度创新“头雁”效应,6项成果在全省推广,发行上交所首单“促汽车消费流通”ABS,落地全国首个省级融资担保数据分中心。国企活力不断增强,历下城发集团评级升至2A+,新成立历山文化传媒、历投运营产业平台,国资业态更加丰富。
开放格局加快构建。2024年,历下区预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28亿元,实现跨境电商贸易额6.7亿元、增长245%,中央商务区国际贸易产业园正式运营,开辟外贸发展新阵地。高标准建设中央法务区,盈科山东涉外法律服务中心签约落户,打造国际商事争议解决优选地。借助“港澳山东周”等高层级平台推介历下,组织130余家企业积极参加广交会、进博会,赴日本、法国等地开展经贸交流,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大,获评山东省对外开放强县。
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研发经费投入增长8%,新增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重点实验室11家,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壮大耐心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全区基金管理规模达308亿元。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完成全省首笔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山东科技大市场科技成果挂牌交易额达52亿元,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9亿元、全市第一。大力吸聚高端人才,连续两年编发“引才图谱”,引进外籍院士、专家103人,3人入选泰山产业领军人才,以优质人才生态赋能创新发展。
提品质惠民生
绘就可及可感的幸福底色
历下区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下“绣花”功夫提升城市形象,扮靓城市颜值。围绕群众“急难愁盼”,历下区办成了一批惠民生、暖民心、保民安的民生实事,打造更多群众可及可感的“共富成果”。
聚力推动精管善治,组建无人机“空中城管”队伍,对城市管理“顽疾”实施全时段巡查。扎实开展动静态交通联合治理,设立潮汐共享车位2300个,划定共享单车“电子围栏”1486处,改造拥堵路段点位11处。聚力完善城市功能,全力保障龙鼎立交匝道、奥体西路北延等项目征迁,实施工业南路拓宽改造,完成福地街、文化东路等8条道路提升,加快建设齐鲁医院过街天桥。稳步推进大辛河综合整治,改造10处排水设施。
聚力提升环境品质,空气质量居济南市首位,优良天数较上年增加35天,5个水质考核断面、5处饮用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新建城市公园6座、“共建花园”5处,改造升级彩绘绿道17公里。
民生保障更温暖,2024年,历下区新增城镇就业4.68万人,医保参保率超99%,发放各类救助金5589万元,惠及困难群众8.5万人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42套,义和安置房、石河岭保障房主体封顶,十里河安置房完成分房,保障群众安居乐业。
公共服务更优质,加快推进历下医院改造提升,新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8家。建成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供长者助餐服务超过34万人次。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9所,新增学位8640个,引进名校长、名优教师100人,绘就“一老一小”幸福底色。
文体生活更多彩,举办消夏晚会等文化活动600余场,青年夜校火热开班,《历下文化通览》编纂发行,新增文化设施5处、科普体验中心4处,区科技馆顺利开馆。新建体育健身场地24处,“遇见明湖·乐享金秋”中国全民健身“走”进历下。社会治理更和谐,推进区街两级“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
抢抓重大机遇
强省会建设奋力走在前
百尺竿头须更进,中流击水正当时。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历下区高质量发展取得突破的关键一年。2025年,历下区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抢抓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历下经开区获批等重大机遇,以“项目提升年”为总牵引,聚焦构建“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全力以赴做好城市更新、城市管理、项目建设、招商服务、产业培育、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推动经济持续稳健向好、进中提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不断开创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建设新局面,继续在强省会建设中走在前、作表率。
“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是历下区加速城市更新、助推产业跃升、厚积创新潜力、提升城市品质的“主战场”“主阵地”,必须一以贯之抓在手上。2025年,历下区将紧盯这一个目标,加快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
明府城片区将更“靓”更“火”。一体推进片区历史文化传承、形象美化提升和商业业态升级,实现城市商圈与历史街区的空间互通、人流互动、业态互融。加快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完成50处院落修缮,串联“泉道”“文脉”,打造精品旅游路线。高品质做好泉城路商圈提升,实施全路段整修,启动智慧商圈二期建设,推动金街“旧貌换新颜”。“一楼一策”盘活古玩城等闲置低效载体,加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招引力度,加快新兴数字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联通泉城路、县西巷、舜井街等纵横“商脉”,加大品牌首店、旗舰店招引力度,培育更多年轻人喜爱的体验式、沉浸式、交互式商业业态,打造传统与时尚融合、古典和潮流统一的特色商业街区。
中央商务区将更“优”更“聚”。加快济南都市圈协同发展大厦等重点项目建设,确保信泰中心等高端载体竣工。全面推行“物业城市”管理服务模式,开展广告牌匾和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做好市政道路及附属设施建设移交,保障地下环路试运行。用心擦亮“泉管家”服务品牌,完善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兑现、融资评估等一站式“指尖”服务。突出“一楼一业态”,精心谋划各大商务载体主攻方向和产业定位,强化联合招商、以商引商,精准吸聚中广核等领军企业,提升集聚能力、释放“虹吸效应”,加快构建资源集聚、业态丰富的良好产业生态圈。
历下经开区将更“新”更“专”。深耕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细化“2+N”产业布局和具体赛道,精准制定招引图谱。加快长岭智谷等重点载体建设,组建片区产业发展基金,完善研发平台、产权保护、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吸引科创资本、高端人才集聚。对接智能制造行业龙头,引进“灯塔工厂”,构建特色鲜明、上下游完善的产业集聚新高地,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桥头堡”。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实践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新的一年,历下区将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团结奋进、勇毅前行,为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为建设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而努力奋斗!
①“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加速构建
②百花洲重装开业
③儿童友好公园
④古今交融的历下区
来源 | 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