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势所趋。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亲临九江作出的“大力推进数智化改造”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打响“工业互联网、数智新九江”品牌。2023年在全省产业数字化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排名位列第一,今年成功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为解决企业“不敢转、不会转、不愿转”等问题,我市多举措建好“高速路”、绘好“施工图”、打好“组合拳”、当好“娘家人”,高质高效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加快信息通信网络向数字化融合通信基础设施演进,确保数字新基建水平始终居于领先水平,让企业“能转”。
“形成合力”建实数字新基建网络。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专项行动,强力推进千兆城市建设工作,开通5G基站超15000个,实现主城区和工业园区等垂直应用范围5G网络全覆盖,获评全国首批“千兆城市”。率先在全省开通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节点和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态势感知平台。
“因地制宜”建强大数据服务体系。先后出台《九江市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做优做强“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鄱阳湖生态科技城为核心,科学合理布局全市数据中心建设。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九江)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中国移动蓝光存储数据中心三大运营商服务中心投入运营。
“顺势借力”建好工业互联网平台。聚焦“9链6群”重点企业,着力搭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引进了石化盈科子公司、江西中寰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搭建石化行业“产业大脑”、纺织“产业大脑”,江西忽米智能科技搭建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江西信通数研科技有限公司搭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等“数字底座”。星火有机硅与九江电信、华为等联合组建江西首家“5G+智能化工联合创新实验室”,组建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
聚焦制造企业数字化共性需求,完善综合服务体系,让企业“会转”。
“免费诊断”为企业把好脉。“我们想以数字化为主攻方向,推动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江西蓝科半导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至于怎么改、从哪里入手,都比较茫然。得知企业需求后,当地工信部门邀请专家团队主动上门“出诊”;2023年,该企业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综合效益提升20%以上。我市招引中国信通院、石化盈科、华为、忽米等平台机构,通过与县(市、区)合作建立数字化诊所,联合各方数字化转型生态力量,做好数字化诊断评估。截至目前,全市1913家企业完成入企诊断,超额完成省级目标任务,994家企业启动数字化改造。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诊断全覆盖。
“分类建池”为企业把好向。建设数字产品应用超市,搭建数字产品资源池。采取集中和服务商议价方式,征集上架数字产品,整合加工成“普通版、升级版、尊享版”一体化解决方案。采取“1+1+N”模式(即1个牵头服务商、1家国家级智库或市重点服务商、N家行业特性服务商、软件服务业、智能装备企业)组建27支数字化转型服务团队,开展服务试点工作,积极探索“九江模式”。
“上云用数”为企业把好效。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全市“上云上平台”工业企业超4万家,280户企业“两化”融合贯标。星火有机硅通过实施“5G+工业互联网”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形成了5G数字孪生工厂、5G机器人巡检等十大场景应用,使得有机硅上下游产品综合运营成本降低20%。江西德鑫纺织有限公司从投料、纺纱到成品打包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整体用工量减少了80%,流程缩短了三分之二,产能提升了15%。
加强政策宣传培训、开展标杆示范带动行动等举措,加深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让企业“愿转”。
“点”上注重“标杆”示范。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全力推进重点企业数字化改造,并逐步打造成行业标杆。统筹推进九江石化、星火有机硅、天赐高新、巨石九江、德福科技等一批企业实施数智化改造“1511”工程,打造行业领先的工厂级数字孪生系统。全市30家企业获评国家级标杆示范,164家企业获省级标杆示范,智能制造标杆企业20个,5G典型应用场景35个,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7个。
“线”上突出“链主”引领。紧扣制造业“9610”工程,始终紧盯头部、准头部、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按照链主企业“打样”、政府部门组织产业链企业“看样”、中小企业“学样”的模式,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截至目前,全市数十家链主企业带动2128家产业数字化入企评价工作。
“面”上扩大“中小”覆盖。制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一本通”,按照“应改尽改”“愿改尽改”原则,建立“政府补一点、服务商优惠一点、企业出一点”的促进模式,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积极探索形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路径、市场机制和典型模式,通过示范带动、复制推广,引导和推动广大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综合运用多种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专项资金,强化要素支持,让企业“敢转”。
强化机制政策支撑。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列为“一把手”工程,成立工作专班,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范畴,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工作机制。印发《九江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推动全市制造业数字化水平结构向“纺锤型”转变,配套出台《九江市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设立底数为1亿元、上不封顶的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积极申报国家、省数字化转型试点,入选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名单,九江经开区入选首批省级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开发区,永修县、修水县入选首批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县区,分别获得相应资金奖补。九江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推出了“数转贷”“设备租赁”等多样性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确保资金用好用足。
强化数字人才支持。加大招引“高精尖缺”数字人才入浔力度,出台数字人才需求清单。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合作,由市工业互联网协会运营,建设数字人才培训基地、数字技术工程师评价中心、工业互联网现代产业学院、重点行业产业人才集聚区。鼓励高校增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培养数字化转型工程技术及应用技能型“数字工匠”和卓越工程师。
统筹:龙群
图审:杨青
编审:丁建伟、石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