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花生、瓜子、坚果、砂糖橘成了许多人的必备零食,可是有时候吃多了,口腔溃疡、嗓子痛也会找上门来。每当这个时候,家里的长辈就会说:“这是上火了。”
那么,这真是“上火”吗?这些症状又该怎么预防?
瓜子是聚会时常备的小零食,但很多人吃完后第二天就会嘴角起泡。这其实主要是因为瓜子太干太咸。一方面,瓜子很干燥,而且现在很多市售的瓜子外壳都有一些盐,每嗑一下嘴唇就会碰一下,吃多了就会嘴皮发干。另一方面,瓜子仁容易划伤嘴,这样一来更容易造成炎症,甚至导致嘴角起泡,成了人们常说的“上火”。一些人吃完坚果后会感觉喉咙痛,甚至有异物感。这可能是过敏,也可能是因为坚果太干太咸。一方面,坚果是常见的容易导致过敏的食物之一。如果你每次吃完坚果,即使吃很少都会不舒服,那极有可能是过敏,建议以后尽量不要食用。另一方面,坚果一般都是经过高温烘焙制成的,水分很少,很多坚果还会加盐、辣椒等调味,如果一次吃很多就容易使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吞咽时产生异物感,让不少人也认为是“上火”。很多人吃完荔枝后会出现头晕、乏力、心慌等低血糖症状,有的人说这是“上火”,还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荔枝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荔枝的甜味主要来自果糖,空腹或短时间大量摄入果糖,不仅不能及时转化成我们身体供能所需的葡萄糖,还会刺激胰岛素分泌来降低血糖,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另外,荔枝中还含有两种成分:次甘氨酸A和α-亚甲环丙基甘氨酸,尤其在没有成熟的荔枝中含量更高,它们也会影响人体的糖代谢。所以,如果空腹大量食用荔枝,就可能发生“荔枝病”。因此,春节期间吃荔枝,大家尽量挑成熟的荔枝吃,最好先吃点别的东西后再吃荔枝,不要空腹吃。同时,荔枝也要适量吃,不要吃太多。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天应该摄入200~350克的新鲜水果,大概是不超过20颗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