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2025年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含直博生)公告

健康   2024-09-07 20:41   四川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生态研究中心)于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国内唯一从事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所,主要从事农村能源、农业工程、环境科学及其交叉领域重要科学问题、关键技术问题及战略政策研究。1997年划归中国农业科学院管理。

研究所主要职责:一是开展厌氧微生物资源收集保藏与共享,以及厌氧生命代谢过程与调控等基础研究,为厌氧微生物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理论支撑;二是承担厌氧发酵、热化学转化利用、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等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阐明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过程机理机制,破解行业难点堵点卡点问题,为全国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共性技术支撑;三是承担跨区域畜禽粪污、作物秸秆、农村有机垃圾等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与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向全社会提供整体技术方案,为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提供服务模式支撑;四是开展农村能源领域国际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依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沼气技术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助力“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外支撑。

建设有厌氧微生物、微生物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转化、秸秆资源化、畜禽粪污能源化、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生物质产品质量评估、农村能源与环境战略政策、生物质热化学转化与新能源融合、生物质高品质燃料,共9个创新团队。围绕乡村建设科技和战略需求,聚焦农村能源与生态研究领域,重点开展生物质能源开发、农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与集成应用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承担完成国家863、973、重大专项、科技支撑和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等公益性科研项目110余项,取得专利授权350余项,发表各类科技论文850余篇,制修订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6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6项,推动农村能源行业科技进步,具有广泛的行业影响力。

研究所现有科研办公区域3处,分别是人南所区、双流所区和安居所区,其中人南所区作为厌氧微生物等传统优势学科科研创新和管理核心,双流所区作为创新成果熟化孵化中试平台,安居所区作为农村能源革命教育和文化传承平台。拥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沼气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沼气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农村部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等各类研究平台22个。此外,研究所还编辑出版业内最重要的学术刊物《中国沼气》,建设世界先进、国内规模最大的厌氧微生物菌种资源保藏库—中国厌氧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CAM)。

全所现有人员265人,具有研究生学历82人,正高级职称人员18人、副高级职称人员39人,在站博士后5人。研究所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神农英才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高层次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现代农业产品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农科英才”各类人选6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大北农人才奖”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人,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青城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天府科技菁英3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蓉漂计划创业领军人才”1人。

接待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专家、学者考察访问570余人次,与美国、德国、丹麦等80多个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技术合作。研究所承担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国工业与发展组织(UNIDO)以及中国商务部、科技部和农业农村部技术援助项目200余项,参加受援项目共计120多个国家5800余名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推进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走出去”。

研究所将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根本任务,不断促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重点优化教育文化环境,不定期开展菁英讲堂、学术年会等活动,邀请优青、杰青、两院“院士”等传道解惑;着力完善科教融合研究生教育体系,以国家观测试验站、试验示范基地为支撑,培养研究生应用技术工程化能力,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夯实研究生教育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国内外联培网络,与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成都大学等国内高校,以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德国马普学会等100余家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合作以及联合培养。

五年来,研究所研究生教育成效显著: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5人次,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4人次,获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5项,获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硕士论文2篇,获中国农业科学院高水平学术论文奖6人次。所培养研究生在《Nature》《Nucleic Acids Research》《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刊物发表论文45篇,累计影响因子330。研究所在读研究生先后以第一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2022年和2024年)发表研究论文,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2021年度十项重大科学发现,第六届钱易环境奖一等奖,第三届川渝科技学术大会优秀论文特等奖。

沼科所竭诚欢迎全国各高校的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来我院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现就2025我所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申请条件

  •       有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有较好的科研潜力,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 所在学校须为教育部规定的具有当年推免生名额的高校;

  • 应取得所在学校2025推荐免试资格,占用其推免生名额;

  • 学习要求:
  • (1)在校前三年综合成绩在本专业年级排名前20%以内,条件特别突出者可适当放宽;
  • (2)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以上;
  • (3)在校期间无重修科目或补考记录,没有受过纪律处分。
  • (4)学科竞赛、科技活动获奖者或在其中表现突出者优先;
  • (5)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标准,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二、申请及接收程序
1.根据教育部规定,推免生的资格确认和接收工作均须在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中进行。

2.教育部“推免服务系统”开通前,考生可登录我院“推荐免试生申请系统”(http://adm.gscaas.net.cn/sign_up/TMS/views/index.aspx),注册后填写预报名申请,并按系统要求上传以下申请材料的扫描件电子版(ZIP压缩包格式,大小不超过30M),并提交研究生培养单位审核。
本人学生证、身份证;
由毕业学校出具的成绩排名证明(加盖公章);
本科成绩单(加盖公章);
国家英语四、六级成绩单;
发表的论文、文章和奖励证书等;
⑥至少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仅限直博生);
⑦《报考攻读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期间本人研修计划》(仅限直博生);
其他可以证明自己科研实力的材料。
3.报考考生请加入沼科所2025年推免生QQ群787971977以便及时接收最新通知。
4.审核通过的考生,由研究所后将通知本人具体复试事宜。复试时将再次进行资格审查,请考生参加复试时务必携带推免申请材料(须与报名系统上传材料一致)。资格审查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者将立即取消复试资格。复试内容一般包括专业基础知识考核、综合面试和外语口语听力测试。研究所将对每名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等方面,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复试且体检合格后确定为拟录取的推免生,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登录“推免服务系统”(http://yz.chsi.com.cn/tm)办理报名和确认拟录取等手续,未按规定履行手续的按自动放弃处理;已被接收的推免生不允许再参加全国统考,否则将取消推荐免试资格。
三、其他
1.2025年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接收推免生的专业、研究方向等信息请参考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gs.caas.cn/zsgz/sszs/83712e4d3faf4bae88fc4efacf3b7e41.htm)附件1,如有最新专业目录请以最新专业目录为准。招生导师情况请登录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网站查询 。
2.推免申请考生的复试成绩、拟接收意向均以考生取得正式推免资格后方能生效。
3.凡录取的推免生均免收第一年学费。对本科毕业学校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且本科毕业专业所对应学科最近一轮全国学科评估结果为“A-”及以上的优秀推免生,免收基本学制内全部学费(推免生三年,直博生五年)。推免生第一学年原则上享受全额学业奖学金,其他学年按研究生院学业奖学金有关政策执行。
四、咨询方式
招生单位名称:中国农业科学院;招生单位代码:82101。
联系电话:028-85260330
电子邮件: biogaskyc@caas.cn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13号C座科研处1-03房间,邮编:610041
研究所网站:https://biogas.caas.cn/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2024年9月6日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
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79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国唯一专业从事沼气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所紧密围绕我国厌氧微生物资源保护、农村能源开发利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开展基础、政策研究等公益性科研工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