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曾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猎苑,这里作为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近年来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努力将生态资源的绿色宝库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财富,让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产业崛起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逐步形成了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书记刘洋说。“经过多年发展,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65万亩左右,总产量165万吨,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组织化管理、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构建起集技术研发、种薯繁育、标准化种植、仓储保鲜、精细加工、产品销售、服务体系于一体的马铃薯全产业链条。”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马铃薯研究院副院长丁晓敏说,今年6月,为了让更多人走近马铃薯、了解马铃薯,该县在位于半截塔镇的木兰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内,建设河北省首座马铃薯博物馆。“展览涉及实用的马铃薯科普知识、马铃薯与工业的紧密关联等内容,详述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马铃薯产业因地制宜加快升级转型进程,具有收藏、展示、教育、交流等功能。我们将努力把博物馆打造成集文化与实物展示、科普教学互动、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综合场馆。”丁晓敏说。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马铃薯研究院不远处,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粉条白酒是园区内承德泓辉双合淀粉有限公司的“新晋明星”。“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马铃薯种植大县,我们的企业就是生产马铃薯淀粉、粉条起家,现在的粉条白酒是利用生产马铃薯粉条过程中产生的非标准粉条和不规则粉条头结合独特工艺酿制。”总经理李俊聪说,“这一创新不仅解决了粉条生产中的副产品问题,还延伸了产业链。”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内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则专注于沙棘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承德宇航人高山植物应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岳丽华说:“沙棘是一种中药,沙棘树可以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其果实还富含维生素C。公司利用全自动、全封闭加工生产线,将沙棘果转化为沙棘原果浆、沙棘冰酒、沙棘保健品等系列产品,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承德牌楼500千伏变电站项目现场,一台台电器设备整齐排列,300多名施工人员正加班加点,为电站投运做冲刺。电站四周一座座铁塔、一条条电缆,在崇山峻岭间架起一条绿电“高速路”。“设备已基本安装完毕,施工人员正进行收尾工作,技术人员正对设备进行调试。”该项目总监理工程师王银良说,“承德牌楼500千伏变电站投运后,将助力当地清洁能源产业驶入快车道。”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新型储能产业园中纤新材料科技(承德)有限公司玄武岩纤维中试基地,新能源与新材料在此实现跨链融合,一块块常用作砂石骨料的玄武岩正变身成一根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玄武岩纤维,将被广泛应用于航天、环保、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项目本身是从‘绿电+资源’到工业材料的重要探索,不仅能消纳绿电,还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米国振介绍。相距不远的新材料产业园内,占地100亩的中纤玄武岩纤维研发及生产基地已破土建设。中纤新材料科技(承德)有限公司创始人翁时铭介绍,项目分三期滚动建设6万平方米生产车间,建成后每年可生产玄武岩纤维5万吨,用电量超2亿千瓦时,占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全社会用电量近两成,年产值达20亿元。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杨树林村,杨树林村党支部书记胡亚民正在田间查看中药材苍术苗长势情况。“咱们采取引进种植能手、种植大户入驻,党员干部率先垂范先跟着种植大户先行先试,种植成功后发动引导周边群众跟着种植,逐步壮大种植规模,目前,全村苍术种植面积达到600余亩。”胡亚民介绍,以种好种优为示范引领,组织群众到基地参观学习,并适时共享和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让群众种得放心、种得省力、种得科学。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杨树林村党支部书记胡亚民正在田间查看中药材苍术苗长势情况。王东岭摄为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强化组织建设为重点,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群众增收为导向,积极推进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不断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产业兴旺的“幸福路”。2023年3月,半截塔镇吸引新拨镇骆驼头村致富能手李亚强牵头成立了“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莱中草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90余人。合作社种植中药材面积达到830亩,育苗基地达到120亩,育苗2400万株。合作社在半截塔镇、新拨镇、石桌子乡、克勒沟镇均有种植基地。种植品种以苍术为主,其次有防风、牛膝、红景天等多个品种。合作社的中药材基地,在除草、浇水、田间管理等农忙期间,务工需求很大,为当地200多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除草、田间管理都需要人手。在中草药基地这打点零工,干活也不累,一天能收入120块钱,可以填补一下家里的生活。”杨树林村村民申艳华说。近年来,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始终坚持生态绿色生产方式,围绕构建“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按照品种优质化、基地园区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产业循环化的发展思路,以培育种子、种苗为主体,以北方道地药材生产为方向,加强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科技赋能提高中药研发、孵化和转化能力,加快打造标准化种植、精深化加工、规范化仓储物流基地,形成了“合作社牵头+区域种植+订单销售”的产业链条,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