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现身无锡!99%人不认识

时事   2025-01-08 13:41   江苏  

2024年底

一批野生鸳鸯悄无声息飞抵无锡

成为冬日里的又一“顶流”🔥

吸引了大批游客到现场“轧闹猛”

其实,整个2024

得益于鸟友们的探索
还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小鸟🐦
在无锡被发现并记录📷下来
每个新记录的背后
都有个津津有味的“故事”
⬇️ ⬇️ ⬇️


01.

叽喳柳莺

记录时间:2024年1月8日

记录地点:江阴丁果湖湿地

记录者:@有点怕高

@有点怕高

从记录➡️确认,几乎跨一整年!


中午时分,@有点怕高📍丁果湖湿地观鸟,当时还是一名“观鸟新手”的他,看啥鸟都稀奇。


在荷塘里,他首次拍到一群纯色山鹪(jiāo)莺,在这群鸟中有个与众不同的黄色身影格外亮眼。


当时,@有点怕高认不出它是哪种鸟,直到2024年最后一天,在翻阅纯色山鹪莺照片时,他又看到这个小家伙,在向专业鸟友请教后,确认了这个黄色小家伙为叽喳柳莺。


近年来,周边地区如上海、浙江等地,陆续有记录到叽喳柳莺,并且它出现的生境都是类似的水边芦苇、灌丛。



02.

日本绣眼鸟

记录时间:2024年1月22日

记录地点:江阴要塞风景区

记录者:@Quasimodo

@Quasimodo

“新手光环”值得一蹭!


观鸟新人们似乎有额外的运气加成,因次,作为一名观鸟“老手”,@Quasimodo很爱带新鸟友一起去观鸟,蹭一蹭他们的“新手光环”。
他和好友在📍江阴要塞风景区鸟,返程经过厕所时,突然想到“厕所附近总有点好东西”的民间说法,于是取出望远镜,在厕所附近细细观察,果然发现了一只单独的绣眼鸟。
当时,这只绣眼鸟呆呆的、不活泼,站在树枝上一动不动,并不像平时的暗绿绣眼鸟一样扎堆吵闹,给了他很多机会去拍摄记录,最终经鉴定,确认为日本绣眼鸟。


03.

华南冠纹柳莺

记录时间:2024年3月24日、3月26日

记录地点:经开区太湖国际社区、锡惠公园

记录者:天涯此时、谈国刚

@天涯此时

小区也有大收获!

个普通周末的清晨,@天涯此时📍小区楼下进行鸟调,当他在楼下朴树附近拍摄红头长尾山雀时,突然飞过来一只不太常见的柳莺,他赶紧用相机“捕捉”。

这只柳莺很给面子,先在高处蹦跶,后来下到树干上,进行了颇具特色的单侧振翅表演,基本上每个角度都被拍到了。


经他初步判断,这个活泼的小家伙肯定不是黄腰柳莺、黄眉柳莺、冕柳莺等常见柳莺。后经鸟类识别小程序鉴定,它大概率是华南冠纹柳莺,对此,专业鸟友们也持一致观点。最后,经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的平台审核人员鉴定,确认它为华南冠纹柳莺。


江苏不属于这种鸟的常规分布范围,在无锡能够观察到它,让人十分惊喜。巧的是,过了两天,@谈国刚📍锡惠公园春申涧内,再次记录到了这种活泼的小家伙。


@谈国刚


据他回忆:当天鸟况不错,常见的冬候鸟如北红尾鸲等在春申君饮马处附近晃悠,一群黄腹山雀借助石崖壁上连续滴落的水珠在欢快地洗澡。当时,他正准备沿着石阶下山,突然一只华南冠纹柳莺飞到近处乔木光秃秃的横枝上,被他及时记录下来。


04.

小黄脚鹬

记录时间:2024年4月10日

记录地点:江阴顾山镇赤岸村

记录者:Quasimodo


@Quasimodo

长期的积累,促成了这次发现


@Quasimodo📍顾山镇救助一只流浪猕猴,恰值鸻鹬迁徙季,他就去赤岸藕塘看了看。闲聊时,他在鸟群中发现了一只不太一样的“林鹬”,于是留下了照片。在与专业鸟友们进行论证后,大家普遍认为这极可能是小黄脚鹬。第二天,又有鸟友赶赴顾山拍到了它的飞版照片,根据照片,可以断定它是“美洲来客”——小黄脚鹬。

其实,地区性的业余观鸟爱好者们,一般不会漫无目的地把不大可能出现在本地的“迷鸟”都研究一遍。因此,当出现和本地鸟种外观比较接近的迷鸟时,往往容易被忽略。

小黄脚鹬的发现,得益于距离较近、黄脚和繁殖羽等特征明显,也跟发现者日积月累的观察密不可分——近年来,@Quadimodo深耕本地鸟类,在江阴周边乡村、沿江湿地持续观察水鸟,对本地的鸟类分布,以及鸻鹬类的换羽变化等都比较熟悉,因此,他在发现这只陌生的迷鸟时,非常敏锐地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多方求证确认。


在确认鸟种后,很快,苏锡常乃至上海、南京的鸟友第一时间赶到江阴观测记录,随后,浙江、福建、安徽、北京、广州等地的鸟友也纷至沓来。

05.

白喉斑秧鸡

记录时间:2024年5月1日

记录地点:滨湖区雪浪山

记录者:脉动


@脉动
夜间的山林中,也会有新发现

一观鸟组织发起“共听夜鸟”活动,号召各地鸟友记录夜间听到的鸟鸣并提交记录,完善对夜行性鸟类的认识。@脉动响应号召,晚上8点多到山中寻鸟。

📍雪浪山山脚下停完车后,没多久,他就隐约听到很远的地方有“啊-啊-”的双音节鼻声,节奏类似黄嘴角鸮,但在音频库里比对后,又不大一样。



远远地录了音,确定大概方位后,带上热成像仪和录音笔,尝试步行接近。一路循声走近,声音越来越清晰,再次录音对比之后,确认为白喉斑秧鸡。

白喉斑秧鸡栖息于非常浓密的灌丛中,当时,尽管@脉动和它的距离比较近,也仅能勉强看清喉部白色和胁部黑白色斑纹等特征。

06.

褐胸鹟

记录时间:2024年5月14日

记录地点:滨湖区惠山

记录者:八大寺

@八大寺

寻找“老伙计”时发现的意外之喜


@八大寺照例寻找在📍惠山附近繁殖的一对寿带,才刚走进那片林地,突然间,他看到两只小鸟一左一右从灌木中飞出,左边的一只停在枝头不动。

于是,他迅速调整好镜头,朝它按下快门。才刚拍完,右边的一只就向它飞来,两只一起迅速消失在灌木之中。

在拍摄时,@八大寺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鸟,只是不想浪费近在眼前的好机会,直到检查照片时,他才注意到,这只小家伙的嘴巴有点怪异,识鸟软件鉴定它为褐胸鹟。这种鸟的常见栖息地远离无锡,抱着怀疑的态度,他又向专业鸟友请教,确定了它是褐胸鹟。

据介绍,褐胸鹟分布于中国南方,近年来在长三角地区记录有所增加,出现的时间主要为5月,可能是繁殖地扩散的尝试。


07.

白腹凤鹛

记录时间:2024年5月19日

记录地点:宜兴市上坝村

记录者:脉动


通过声音记录,确认它的存在


@脉动📍宜兴上坝村附近山林观鸟时,听到溪流边竹林里有种略奇怪的鸟叫声,有点像大山雀或暗绿绣眼鸟,但又有点陌生感。虽然尽量靠近录了些音频,但始终没法观察到,声音也逐渐淹没在溪流声中。天气燥热,@脉动等了几分钟,无奈只能放弃。


这段音频在硬盘里沉睡了很久,一个多月后,在处理音频素材时,鸣声识别软件指出它可能是白腹凤鹛。在结合声谱图仔细研究白腹凤鹛的鸣声结构后,@脉动发现,宜兴录音中出现了两种典型叫法:

第一种(2s处)是一串鼻音,第二种(10s、21s处)是一系列8-9个快速下降、整体逐渐上扬的颤音。这两种鸣声的细微结构、鸣声间隔、实际听感都和白腹凤鹛样本非常接近。在进一步比对中,他排除了本地常见、有类似颤音特征的暗绿绣眼鸟,基本确认这就是白腹凤鹛。


08.

褐翅燕鸥

记录时间:2024年9月17日

记录地点:长广溪湿地公园、江阴黄田港公园

记录者:Avalon、Quasimodo

@Avalon
远方的小鸟,被台风裹挟而来

台风“贝碧嘉”席卷无锡后,次日早晨,@Avalon本来要去宝界山观鸟,可宝界山因台风原因而封闭,回家路上,他顺路去📍长广溪湿地公园,寻找被台风裹挟来的鸥类。

当时,蠡湖的湖面上,灰翅浮鸥集小群觅食,旁边一只离群索居的鸥引起了他的注意:肉眼看上去,它的背比灰翅浮鸥更暗,飞行的姿态也与其不同。@Avalon连忙用相机抓拍,经鉴定,确认为无锡鸟类新记录——褐翅燕鸥。

同一天,@Quasimodo📍黄田港公园观鸟,一帧一帧扫描江面后,终于也在贴近水面的位置同时目击到了三只褐翅燕鸥。

据了解,每次台风都有海鸟会被裹挟至内陆地区。同一天内,苏州、常州等地也都记录到了褐翅燕鸥。

09.

黄腹山鹪莺

记录时间:2024年9月28日、29日

记录地点:锡惠公园

记录者:南大环规院工作人员


公园里的“猫叫声”,可不一定来自小猫


除白腹凤鹛外,黄腹山鹪莺也是通过鸣声记录确定的鸟类新纪录。南大环规院工作人员📍锡惠公园通过“鸟类智慧鸣声监测”发现了这种鸟的踪迹。


据了解,这种监测方法能够利用声纹智能监测设备,对鸟类的鸣叫声进行实时捕捉、识别和分析。



黄腹山鹪莺传统分布区到浙江为止,近年有北扩现象,苏南地区首笔记录在苏州。它的叫声独特常被描述为独特、弱而哑的轻柔猫叫声,这种叫声在鸟类中较为罕见,有助于进行听觉识别。


“鸟类智慧鸣声监测”具有全天候不间断监测的优点,结合自动识别和人工筛查确认,在罕见鸟类发现方面可以发挥巨大作用。通过解析鸣声,根据频谱图特征,可以准确地将黄腹山鹪莺与近似鸟种纯色山鹪莺区分开来。


10.

方尾鹟

记录时间:2024年9月13日、17日,10月8日

记录地点:江阴要塞风景区

记录者:有点怕高、Quasimodo

@有点怕高


新的图片记录,进一步提高了推测的可能性


下午4点多,在📍江阴黄山下山途中,山谷中的树丛中突然蹦出一只小鸟停在一棵树枝上,吸引了@有点怕高的注意。


当时虽然距离较远,但因周围背景相对干净,小鸟的身影还是肉眼清晰可见——灰色的头,黄色的背。开始,他以为这是领雀嘴鹎,后来拍下后放大,查阅资料后发现是方尾鹟。


过了几天,他又在同一位置再次观测到方尾鹟。又过了20天左右,@Quasimodo在附近区域也记录到3只。

苏南山地有方尾鹟繁殖,此前有推测认为,宜兴地区也会有繁殖。有鸟友在宜兴曾拍到过,但找不到照片了,去年确认的秋季迁徙个体,就成了无锡首次有影像记录的观测。


11.

白鹈鹕

记录时间:2024年10月12日

记录地点:滨湖区军嶂山

记录者:猫多少


@猫多少


猛禽迁徙观测中“捕获”的意外之喜


那天,@猫多少早早登上了📍军嶂山观鸟平台,准备好相机望远镜,开启一整天的秋季迁徙猛禽监测活动。9点18分,@猫多少突然看到有两个大白影掠过,一开始以为是白鹭,仔细一看形态从未见过。@猫多少急忙“咔咔”记录下来,拍完后仔细一看,居然是鹈鹕,而且还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鹈鹕。


近年来,东部沿海城市有零星的白鹈鹕记录,目前尚不清楚它们出现在东部地区的原因,可能为罕见“迷鸟”,也可能为逃逸后野化的种群,待进一步观察确认。本次无锡的记录为东部少见的非沿海记录,而且是在山上观察到的迁徙个体,实乃迁徙猛禽监测的意外之喜。

12.

记录时间:2024年11月2日

记录地点:大溪港湿地公园

记录者:晨昕

@晨昕

恋恋不忘,必有回响

随着迁徙鸟类的到来📍大溪港湿地公园逐渐热闹起来。趁着天气晴朗,@晨昕再度来到这片神奇的水域观鸟。

内塘里,各种南迁的鸭子扑棱着翅膀嬉戏打闹,不时有几只鸬鹚掠过天空、水面。塘边的芦苇丛中,几只苇鹀欢快地跳跃,很难捕捉到静止的画面。
忽然,不远处的芦苇上,一只小鸟攀爬着芦竿左顾右盼,@晨昕赶紧一通“咔嚓”,对着照片仔细一看,他发现了蹊跷。与苇鹀相比,这只小鸟有所不同,铅灰色的上下喙特征明显:竟是本地鸟友们心心念念找了许久的芦鹀。

原来,本地鸟友们一直笃定无锡有芦鹀,也长期在芦苇丛中寻找它的身影。直到@晨昕成功记录到它,才终于有了实际证据确认它的存在。

13.

遗鸥

记录时间:2024年11月23日

记录地点:大溪港湿地公园

记录者:高更居士

@高更居士


圆滚滚的身材,成了发现它的契机


“肚子怎么圆滚滚的,是刚饱餐一顿吗?”在📍大溪港湿地公园进行了多个小时的观测后,一只“小胖鸟”翩然飞过,引起了@高更居士的注意:嘴型小巧、末端呈黑色、基部为黄绿色,颈部有细纵纹,体型中等,与湿地公园内常见的鸥类存在细微差异。怀着谨慎的态度进行多方验证后,他确认这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遗鸥。


遗鸥繁殖于内蒙古、陕西等内陆湖泊,越冬于黄、渤海沿海滩涂,在苏南地区有罕见记录。此次发现,是遗鸥首次在锡被观测到,在2024年无锡新增鸟类“花名册”上添了耀眼的一笔。

14.

林柳莺

记录时间:2024年12月3日

记录地点:大溪港湿地公园

记录者:晨昕


@晨昕

“稀罕近妖”的远方来客

年底的📍大溪港湿地公园热闹非凡,午休时,@晨昕沿大堤走了一圈,想要寻找斑头秋沙鸭、青头潜鸭等鸟类,但一直没找到,于是悻悻向六步港门口走去。

此时,门口高大的杉树下,一丛整齐的修竹上,北红尾鸲抖动着尾巴发出邀请,引他驻足片刻。忽然,一只淡黄色的小鸟在竹枝间跳了出来,它时而注目观察竹叶上的耐寒虫子,时而上下翻飞快如闪电实施捕捉。@晨昕拿起相机,一边拍摄一边寻思——这好像不是黄腰柳莺:体型稍大,也没有翅斑。

回家稍作整理后,他和专业鸟友们进行论证,得出一个令人欣喜的结论——这是一只江苏不多见的林柳莺。
据了解,这种鸟正常分布于欧洲至中亚,此前没有鸟友想到过会在无锡看到它的身影,它的发现,也让鸟友们格外惊喜。
以上14种鸟

是“太湖飞鸟”的作者@脉动

在一年的时间里

根据自己记录到的

以及鸟友们观测记录的鸟类新种

整理出来的

【2024年度无锡鸟类新记录】

加上这14条新记录
无锡鸟类名录首破“四百大关”!

本土鸟类名录越来越丰富,离不开每一位鸟友的独立探索与细致观察。


随着目前鸟友规模的持续增加、以及观察、辨识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无锡本土鸟类名录保持着每年十几种的高速增长,无锡的“生态家底”可谓是越来越丰厚。


参考周边地区鸟类名录,本地鸟类名录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大家在观鸟时,也要注意观察、拍摄等行为对鸟类可能产生的影响,避免长时间干扰,以免对鸟类觅食、繁殖造成实质性影响。

文中素材均已得到“太湖飞鸟”授权转载。对本文进行转载时,请标明图片摄影作者及来源。


News

精选


快快帮 | 货车每天频繁进出,无锡一小区业主苦不堪言!

快快帮|落脚地未定,无锡知名食品城商户被要求五日内搬离

无锡网红景点被嘲“吃相难看”?回应来了!

最新公告!事关省锡中实验学校



来源:无锡日报 太湖飞鸟
点拇指
点转发
点在看
留留言

无锡亲爱的
讲真话、办实事、树正气,成为无锡最亲爱的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