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38万公里外的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人类第一个踏足的星球。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曾开启了一项耗资巨大的阿波罗计划,先后就有6次载人登陆,其中阿姆斯特朗更是成为了第一个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虽然如今的我们对月球已经相当熟悉了,但是他依然充满着神秘的色彩。因为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都出现在月球上,比如太阳的直径是月球的400倍,而地月距离恰巧又是地日距离的400倍,以至于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和太阳几乎一致。
还有就是作为一颗卫星,他实过太大了,直径仅是地球的4分之一,这可以说是太阳系中卫星和行星比例最大的,因此有人怀疑和月球可能并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星球,而是更高等级的文明安放于此
如由罗兰导演的科幻灾难片,月球陨落中就描述,月球是人类的祖先制造而来,但是科幻毕竟是科幻,实际上关于月球的种种巧合,其实都于月球的起源有关。
说到月球起源学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当时英国著名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曾在他的著作中认为:月球起源很可能是由于早期地球高速自转过快,一部分物质被“甩”出了,而这些被甩出去的物质聚合形成了月球,不过这一观点并不让人信服,因为上世纪美国登月带回的月球岩石标本却显示,地球和月球并不是“同宗同源”的。
因此后来又出现了“地球俘获说”,该学说认为,月球是太阳系早期诞生的一颗星球,在机缘巧合之下被地球引力所捕获进而成了它的天然卫星,但由于地球质量与月球质量的比值并不是太大,天文学家很怀疑早期的地球不可能拥有“俘获”月球的能力,所以“地球俘获说”也没有获得广泛认同。
直到1975年,有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人们才开始对月球起源有了更多的认知,这个学说就是碰撞起源学说,碰撞学说是目前科学界的主流学说之一,也是比较合理的月球起源理论。
科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刚形成不久,外围剩余的物质不断聚集,他们相互碰撞吸积,体积越来越大变大,最终形成了早期的原始地球,但同时距离地球轨道附近,也有一颗和火星大小的行星诞生,这个星球被命名为忒咿亚,由于两个天体的轨道非常接近,所以在运行的同时,相遇的概率非常之大,有一天终于在引力的作用下发生了碰撞,之后爆炸的尘埃和碎片飞离出去,那些尘埃和碎片吸引结合,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月球。
因此他们在碰撞之后,产生的碎片质量和体积又都不会太大,刚好还在地球引力能够捕获的范围之内,所以月球的直径有地球的四分之一大也就不奇怪了,而且这次相撞还让地轴有了倾斜角,进而也合理地解释了地球四季成因。
而我们为何会看到月球和太阳的视角相同,这完全是巧合问题,要知道月球在诞生初期其实距离我们非常之近,由于月球引力不断拉动地球海洋,潮汐作用不断影响地球自转速度,从而月球一直在远离我们。
据科学家推算月球目前正以3.8厘米的速度在远离地球,再几十亿中已经远离了十万公里以上,所以在未来随着月球继续远离,我们也将不会在看到壮观的日全食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