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末,张献民以个人的名义,公开向国内的影像作者征集他们的作品。那一次共收到320部影片,最后形成了两个推荐片单——十部新作者影片和十部成熟作者影片,并完成了一篇综述《一个人的电影节》,讲述当下中国创造性影像的现状及未来发展可能。当时他将这个行为取名为“十荐”。
2020年4月,第二届“十荐”的征集,共收到有效影片400个,结语中,张老师这样写道:影像的创造力,还在。影像创造的数量没有降低;2022年6月,第三届“十荐”征集453个片,他为这些独立电影撰写了一篇综述,论“不躺平的几种方向”。
2024年的最后一天,辛勤看片完毕的张老师又回来了,第四届“十荐”即将揭晓,在此之前,他依然要和你掏心窝的说点话。
“十荐-4”综述
怒吼与嬉闹
大约2000年前后我开始写综述。起点只是bbs时代想讽刺一下中国电影,真心不希望它死亡,所以我是中国电影的“死侍”,这个身份连我自己都觉得讨厌。很快就给法国的《电影手册》连写了四年,在它的“世界电影地图”的年终增刊中。影评的身份延伸到影像策展、综述的写作也引领我与同伴进入更多的创作-制作,成立了非正式的制作机构“影弟工作室”之后,与电影手册的合作就停止了,反正它也只付很少的稿酬。之后有时为影展写综述,如为CIFF写的《大四》等文。现在每年为IDF写一篇它选片结果的综述,也算是我对世界背景中的纪录片整体和分化的认识。
十荐的形式是“个人研究”,它的目的是搜寻“看不见的影像”。“看不见的影像”可解释为:1、它等待被看见。2、它已彻底沉入水底,需要技术支持、训练自己、付出体力、巨大意愿驱使,才可能看见它。3、它是潜像,还没有经历显影和定影。4、观看者是盲人。5、影像只是灰尘,时间的中微子,它既没有实体也没有波段。6、经济学术语的“看不见的手”使得影像不可见。7、影像就其本性、过于性感,不应该看。
十荐每两年一次。本次征集在2024年夏天进行,收到提交的活动影像一共390-400件。件数统计困难,是因为在短视频格式的影响下,有的“片段”或“集合”很难判断是一件还是几件。回头会有一份完整目录公布,只包含片名。
本篇综述大体是对过去两年中国的影像创作-制作状况的梳理、分类,尝试呈现出脉络。前几次十荐,一般会找到新的亚类型,本次没有,说明自由的创作-制作更混乱了。
2024 在武汉(王丹青 提供)
十荐-4我看到的私影像,比较突出的有《洗头记》《吾想汝显》《瘾3》等。皆可圈可点,有的陆续开始推荐给别人观看。但整体看来数量较少,别人的反响参差不齐。话说,既然有私人区域的限定、在公开的过程中,多数曾有的私影像经不起“公众”(或小众)的审视,这是它自带的风险。
《瘾》我大约是第三次看到,它越剪越长,我理解为它的创作-制作者还在拍摄,所以素材一直在增加。《瘾3》这个标题可能指它的第三个版本。之前在山西、山东、河北等区域都产生过类似的家庭撕裂纪录影像,完成度都比较有限,面对观众会非常困难,多数人不会接受吧,一种家庭悲剧,但其实也没有那么悲苦,只是被别人观看的话,有些侧面又会随着观看者的接受或带入而被放大。我个人观感的局部如同观看《凤凰山下·词》,想更多看到母亲的部分,可能是因为我年龄比较大,视角跟儿女辈不一样。《瘾3》的另一个变化是口语增添了很多愤怒,当然这也可能只是我的主观感受,创作者-制作者觉得那些都是自然表达?大量的夜景、长镜头、剧烈的晃动。塞满的街道与空荡的街道、私人话语突然延展到公共领域,使得它只能挂在外网。如果这是这个时代的家庭生活象征,有点在网络空间也无立锥之地的意思。不谈它的公共性的话,它可以作为一个家庭心理分析的样本。
《洗头记》是个家庭轻喜剧。幼年的人物是否允许了被拍摄是个疑问?拍摄者就是ta的监护人-父亲,与母亲一起,三个人物的搞笑能力浅浅的,有点自嘲。我不知这样的片NHK之类的机构是否会播出。可以当作育婴-养娃科教片看,2/3内容可以参考、或引以为戒。
《洗头记》海报
《吾想汝显》的导演不一定认为这是一个私影像。它可以被定义为视觉派、垃圾派、实体幻想。我觉得快速路隧道的场次很好,塞纳河边和床上的镜头都还可以以后再琢磨是否换一个拍法。床,有戏或没戏,没戏的话也有表情、对白、轻肢体等,拍过的太多了,套路就多,如果没有新意,剪掉也罢。此片灵感来自——致敬邱妙津。邱的书我正在采购,还没有读;我在巴黎期间听闻的几个故事,拉拉的比基基的更抓马一些,外籍的拉拉们的被口述的“剧情”又更耸动一些,占据悲情的最高点。
综上,创作者-制作者可以简约称呼为导演,但不一定就是导演,也可以称为影像工作者。这是新局面、新身份,还不太容易简约地认定,比如不好统称为录像艺术家,有的人恐怕不想做艺术家、或没那么想做导演,ta只是觉得自己的视频有价值、可以分享。
私影像的退却,我猜想缘由之一是新冠-19造成了很多人对私人领域的厌恶,此厌恶表现为私人领域被拍摄的几率反而小了、更会增添公开化的心理障碍。
祝新 摄
《三个羯子》《菠萝,凤梨》《一座桃花洞》《青春》《平原挽歌》《棉花是天上的云》都选择了以小人群代表大人群。这些片都没有传播的公共性,从而在传播领域称为“私影像”。公共场域的缩水、原子化,既是原因、也是结果。
《三个羯子》是个苏武牧羊式的故事。我这个评价。导演本人或以后的观众都不会同意。史书中说匈奴人给苏武的全部是公羊,羯子,说是避免那些羊生育、而脱离监禁的条件是羊必须生育,这是一个设置的悖论。历史图像中,苏武拿着“节”,19年没有抛弃,节上的旌的毛都掉没了。如果使用漫画,这根节变身为一支巨大的棉签,汉朝也要测核酸,羯子也要测核酸。此导演网名“一片大好”。不是小好。
《菠萝,凤梨》是异地高考的故事。教育部反对这个现象,我了解到的以前的这个题材的影片项目,都没能备案。高考的话题中,替考也是禁忌,不能备案,有关部门的回复是外国才有替考。异地高考的症结根本有地区教育资源差异(有差异的话、高考是否还应该是全国一盘棋?)、户口制度、改开后人口流动问题等,都是不可议论的话题;留守儿童或大城市拒绝外地孩子读高中等,偶尔还有点媒体或自媒体声音反映出来;如果宏观化为询问为什么不普及12年义务教育制、就很容易被指责被公知话语、从而被网暴。
闫啸林选择了一个母女故事。
《菠萝,凤梨》海报
中国电影中家庭伦理在49年之前是第一大类型,49-78年也是个很大的类型、虽然家庭在此期间经常成为被批判的对象。78年后逐渐没落到几乎消失,与第五代的崛起相关,从此类型的角度观察的话,第五代的电影就是集体主义浪漫;第六代电影接棒发展了个人主义浪漫。直到大约15年前,家庭伦理作为电影类型、复活了、覆盖了从商业大片到极低成本影片、长片和短片、高概念虚构到基础纪实等各个种类,大体同步于公共领域的急剧萎缩。
在过去十多年家庭伦理的迅速重新崛起中,母女关系是最经常出现的题材,女性作者较多。
闫啸林设置、细化、构架了东北与海南的对比中,母亲与女儿的对比。母亲有强性格、强愿望、强行动,女儿比较空心化,她就是不愿意,啥都不愿意。剧情的编织中,母亲会踢到硬板,就是她做不了的,到底是心理层面的还是身体层面的;女儿也一样,总会需要在心理或身体层面有一点释放,她似乎心理与身体还是一体、没有分离。我在此强推+硬广这两位女演员,母亲的扮演者胡伶,棱角分明、进退有据,借此曾入围2023年金马最佳女主的短名单;女儿的扮演者陈宣宇,就是白,肤白,人白,显得没有过去,没有血色,Z世代励志典型,十荐-4一共有六个她演的片,可见青年导演群体对她非常信任、甚至依赖。
龙淼渊 摄
跨三界、逆五行、不黑不吹、无生非死、彼岸即此处、拿别人的让别人更加丰盈等莫名其妙的东西越来越多。原因之一、就是我试图在传统框架中寻找的解释,是社群的虚拟化-精神化。虚拟化可能接近无常,精神生活丰富了就像该吃药了。隐私领域与公共话语在急剧分裂的过程中统合于某种超验,恰似快销帽衫肉蒲团、无脸替身上天堂、豪放婉约蛋黄派、初心快剪创业帮。
张墨颖的手搓动画,这次她做的叫《剪辑师的世界》,在真人与动画的结合中,动画的比例小了一点,仍是图像世界的变异,人格的变异与身体的变异同步,从而叙事只是表皮,所以里面的时间和空间都是虚伪的,是可一键更换的皮肤。她的图像不仅是情绪输出、也是暴力输出,但不是物质或肉体暴力,是图像暴力。
《蚂蚁》成片大约两年前了,最近还在得奖,魏德安已经有了新片。《蚂蚁》看上去得是第三或第四个短片,形式和思想都相当成熟,但它似乎只是魏导演的第二个短片。
《蚂蚁》海报
视觉系的创作者们都有做无对白短片的经历,另一边,重叠着三个倾向:1. 舞蹈录像在欧洲非常流行、常见。魏导演出生于德国。2. 以翟天临学术事件为拐点,中国国内的表演理论从以台词为核心转为以身体为核心(这是我个人理解,表演界可能不这样看)。3. 专业舞蹈在中国正在经历脱离院校、艺考的历程,之前它已经逐渐脱离歌舞团或大电视台体系了,原因之一是旧体系太计划经济,之二是大学扩招后有了太多有专业水准的舞者,之三是未成年人的艺术培训衰落了,它走向广义社会、目前只在开始的阶段,借助短视频平台和各地、各行分散的推广活动。综合上述原因,《蚂蚁》站在这个开端上。当然它也不是第一个,十年前就开始有国产舞蹈录像了,而且把它称为“肢体运动”更合适,就是乍看像健身房推广视频,20秒不划走就发现有光影和空间的美学,如果看到两分钟,可以发现背后可能有社会写实或人性批判。一个创作者如果做三四个这样的短片,自媒体读者很可能认为ta有哲学。
魏德安《蚂蚁》的主要段落是996身体变奏。表演倦怠、破罐破摔、时间的卢德主义、美好肉体的毫无用处等。与纳粹的身体美学截然相反。光影非常讲究,时空也是空洞的或折叠的。
类似的空间与身体关系的思考、以及在力所能及处摸索未尽可能性的还有《自由-宇宙预制厂》《斯是陋室》等。
有关“病症”、身体和心灵的扭曲,就是做出“眼睛的辣椒水,心灵的老虎凳”(对比1949年前讲电影是人民的鸦片时的著名比喻“眼睛的冰激凌、心灵的沙发椅”),也顺带着周围的空间已经电子化了,有《病桃》《巴黎人在八里庄》等。
《病桃》乍看是有关身体的灿烂,再看是有关思想的灿烂,但再再看就很波德莱尔-兰波-王尔德,急匆匆的一种腐烂,经过一夜之后天明即凋谢,以及异性的工具人化。如同有关身体的其它作品,它混合着暴露和窥视,把暴露和窥视推到比舞蹈录像更过分一点的境地。如果心怀真善美去看它,就说它是伪纪录片吧,或者我说:这些都是游戏引擎生成的动画角色,因此如假包换。
有关身体(扭动)的展现、混合以空间的虚无化,学术的词可能可以使用媒体间性、中动态,佛教的词是无间。
这种“中间态”,似可以视为隐私空间和公共空间都在收缩的一个结果。
沈晓闽 摄
郭宽的《我回家了,但》中的诗歌,似乎成形于历次故乡之旅。他每年都在产出有关故乡的中等长度的影片,类似的现象或作者比如有陕北的刘志林、山西的刘飞芳等,江西、东北三省、山东、河北、贵州等地,都有类似的影像散文作者,一般会年复一年地纪录,或者形成超长的影像文本,不一定叫作品,因为很难肯定它完成了。它完成的困难缘由之一是故乡的不可抵达,所以一般会以某位长辈的故去为节点,乃至一整代长辈的凋零。在校女生拍这个题材的不少,但中年人当中,似乎都是男性在拍这个类型。
《我回家了,但》使用了过分夺目的饱和色与大光比的黑白。转为黑白时借用的是一场白事。也使用了不同画幅,这可能来自不同年份的拍摄?影片最后出现了长辈的遗照和非常简单的生平。地点应该是乌兰察布,严重华北化的内蒙大地,拆迁永远在进行,他们似乎有大货车崇拜就是继承了古老的“高车”民族传统,郭宽感情太浓郁了、以致诗句很不平和。大量的风景式段落之后,切入内景人文,是一场他孩子诞生的戏。我觉得当地政府应该征集此片为文旅宣传片、地方形象片。
《我回家了,但》海报
《暹罗》是一组记忆碎片。类似的形式主义影片在中国电影中出现在大约2020年之前,目前方兴未艾。可以对比郑陆心源《错落斑驳的》,杭州出产的另一个新片《小影1948》,雷磊和柴觅近年的工作也是这样的。《暹罗》等片的东南亚属性也可以引领我们来对比廖克发甚至张吉安的美学。
讲美学,因为这些影片并不是诗学的,根据阿兰·巴迪欧,美学与诗学很难兼容。诗学是文本和叙事的艺术,文本之下、文本背后、以及叙事在开头浓郁却逐渐消散,就只能说是美学传统。所以这些有关长辈或祖先回忆、并关照到创作者现在的状况的影片,与郭宽等回到故乡的叙事是一致的,由于它不可达成,而进入诗性,诗性在中国传统中几乎只有抒情这一种属性,从而不在诗学的范畴内。在现当代的理论中,也有美的消散或退场的问题,恰恰由于美不是现当代艺术的核心,美学以幽灵的姿态不断回来,向我们提示所有影像、在我们看到的时候、都属于过去的录制。过去还没有消失,所以美就是存在的。所以这归属于传统,是旧时代的回响,几乎是宗白华时期的,属于那个美是艺术最高准则的时代。同样可以与80年代思潮相提并论的,这几个影片都有关祖辈,有跳过父辈的倾向,所以可以以李泽厚的“近祖崇拜”甚至更古老的“祭如在”来解释;现在研究记忆装置时,讨论活的记忆,记忆如果是活的,大体在三代之内。
这类影片都非常脆弱。比如在公共传播领域,我们为什么要对别人的家庭感兴趣?顾雪等人对此颇有心得,并组织着家庭影展。大体有四个方式:1. 有关现在的家庭,就是直接电影。2. 在现在的家庭对过去的逼问,就是近身采访正反打。3. 口述史,就是单镜头、长镜头。4. 视觉派的记忆碎片拼接,经常没有焦点或使用经过磨损的图像。
《暹罗》有关该青年导演的某位长辈从当地回到潮汕故乡的记忆,有着东南沿海移民的叙事和模糊的革命史,以及对不充分影像资料的引用和运用。它被做了消色效果,只以影像为肌理,人的肉体模糊了,但语音很清楚。它也在武汉等地展映过。
2010年的影像方式、在十荐-4中复活了的,一方面有大量的学生毕业创作,这也说明毕业创作已经蜕化为一个过于保守的格式,在当中有所突破全靠师生的瞬间悟性。另一方面来说,是长片倾向,因为目前多数是短片创作,长片显得是一个古老的理想。旧式长片一种是直接电影式的纪录片,在单片推荐的《一座桃花洞》中具体说明。虚构的,除了《三个羯子》《菠萝,凤梨》远追前辈的独立电影之外,有两个值得评说的片例。
《亚洲铜》模仿杨德昌。因很多人模仿过他,所以此片既有点像摹本的摹本、也像致敬台湾新电影的整体,而且,我认为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大的变化,在潮汕地区或在客家人眼中,这个世界的景框和节奏,与1995年的台湾息息相通、同频共振。我有点感动,看了两遍,忍不住给导演去了一个电邮,他回信说大约八年前读进修班、我指导了他的写作小组。那,我模糊记起来了,当时他写了个村民由于工业污染集体反抗的故事、核心剧情是他们扣留了县里来的水质检查员、是位青年女性,她的未婚夫其实就住在本村,他想把她救出去。这次的故事是三四个18-20岁之间的年轻人,似乎想学坏,但变成坏人太难了,他们最终只是发不了财的、碌碌无为的好人。欣闻他第二个长片又要开机了,不知该祝福他、还是阻止他的野心膨胀。此片特别合适在柏麟等人办的潮汕影展中放映。
《“妖怪”秘密》学习台湾新电影、香港古惑仔片、以及毕赣。对毕赣的的学习限于演员配置,余世学、陈永忠。陈先生在里面演了一个很快被对手干掉的一个前辈大佬,是青年人们复仇的念想所系。这个设置,很容易让人想起《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动刀动枪的,在2010年前,这个类型叫“青殴片”,就是青春斗殴片,对位于青春偶像片被电影审查接受了、青殴片至今被排除在院线体系之外,而且人均两个摄像头,斗殴的科技难度有点高。该片的编导和制片方可能还在幻想拿龙标、上院线。山西曾经一年有四个模仿忻钰坤、拍煤老板涉黑的动作片-荒诞喜剧,没一个拿到龙标。贵州上一次有这样的情况是十荐-1的《合群路》,据说去年拿到龙标了,就是花费了六年。《“妖怪”秘密》剧情复杂而完整,编导有野心给一个小城市做一群人的几年的肖像。也非常抒情。但由于我斗殴都是10岁以前的事情,对此类人物比较无感,所以更多在里面看美女和中年人。好在那些美女并不是不稳定男青年的牺牲品。
《“妖怪”秘密》海报
酷儿影像,就我的观察,可能可以分为残酷、唯美、讽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肉体速朽和暴力出柜的阶段,代表人物是崔子恩、邱妙津等,大体属于20世纪末尾,产出很少;第二个阶段就很多了,比如台湾电影出产了不少,是个平和出柜的阶段,维护肉体的长寿或“永远25岁”,代表人物可能可以推关锦鹏、张国荣;第三个阶段在当下和以后,是相对于多元婚姻的,在近未来酷儿家庭可能成为家庭的最后捍卫群体,酷儿家庭对领养或多元生育的需求可能成为生育的强劲动力,这些保守主义倾向催生了酷儿文化的轻量化,就是他们不仅可以是坏人、而且可以是被嘲讽的对象,目前还没有代表人物,但代表影片有耿军的《漂亮朋友》等。
几次十荐都能看到唯美酷儿影片。这次的《吾想汝显》是残酷美学的,唯美的代表是《下了一场雨》,广州街头,视觉上非常像台湾十年前的影片,两个白衬衣男生,下雨天骑电动车裹在一件半透明的雨衣里,该短片里的打工空间和与长辈沟通的场面都比较动人。
《下了一场雨》海报
十荐-4的推荐和评说,一共四篇。第一篇为本文,是为综述,夹杂了不少短评。第二篇是推荐,一共十篇短文,分为怒吼、嬉闹、其它三个部分。第三篇是“张献民的老朋友们”,有关一些我认识多年的编导们的新作。第四篇是所有影片的片目。
世事无常,体力下降,环境蹉跎,影片多样,但都不足以解释为何这份片单晚了三个月。全部原因在我,在此表达深深的歉意。
——张献民
2024/12/17
张老师2024年间的两项评委工作
作者介绍
张献民:
教书、监制、演戏。每个月写两三篇电影方面的文章,多年致力于推广中国独立电影。
2015巴黎市影像资料馆,接受《世界报》采访
张献民老师的精彩长文,百读不厌
可点击以下链接回顾:
坂本龙一 | 杨德昌 | 人人都爱Cyber Sex | 末代皇帝三十年
《越狱》复活 | 洪常秀 | 娄烨 | 筱田正浩 | 恋恋侯孝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