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一直关注济南一大学3.5元泡面价格战事件,又刷到一则类似新闻,差点把我气笑了。
四川一男子投资百万开了家校园零食店,结果因为“价格太便宜”被要求“关门”。
我就纳闷了,这年头,做生意还能因为“太便宜”犯错?
▽
这位男子,看到学校在招商,心想着做点对学生有意义的事,就投了100万开了家零食店。
你们知道100万是什么概念吗?
我给你算算:
一包3元的薯片,要卖33万包;
一瓶2元的可乐,要卖50万瓶;
就算天天爆满,不吃不睡地卖,也得好几年才能回本。
但是,这位老板觉得值。
“学生们都不容易,”他说,“能帮他们省一点,是一点。”
开业那天,店里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
便宜又好吃的零食,对于每个月,守着固定生活费的大学生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学生们都说:“终于等到一家良心店了!”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没过多久。
仅仅开业两天,学校的管理人员找上门来,黑着脸说:“你这价格太低了,影响校内超市!”
我去!这是什么神仙逻辑?
原来,是其他零食店看不下去了,集体去学校“诉苦”。
这让我想起前两天在动态看到的一句话:“在这个世界上,最让人害怕的,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你做得太好。”
男子解释说:“我把成本控制得好,现在还能赚钱,没必要涨价啊!”
可惜,这解释并没有用。
学校又来人了,这次是让他把店铺的灯光调暗,说是太亮了,影响别家生意。
我真的绷不住了:
价格低,不行!灯光亮,也不行!
那要不要把空调也关了?
要不要把门也关小点?
干脆直接关门得了呗?
最终,迫于压力,男子的零食店开业两天就关门告终……引人唏嘘……
▽
说真的,看到这里,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求学时光。
校园里的零食店都贵得要死,一包薯片比校外贵个两三块都是常事。
每次买零食,都得精打细算,生怕超出预算。
现在,终于有个老板想做点良心生意,却被说“扰乱市场”。
妈妈总说:做人要讲良心。
可是现在看来,"良心"居然成了一种负担。
便宜,成了一种错。
为什么呢?
因为你的便宜,戳穿了别人的贵。因为你的良心,暴露了别人的贪婪。
其实,这哪里是在保护市场?
分明是在保护既得利益者的超额利润!
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赚钱的人,缺的是愿意做良心生意的人。
可惜,当你想做点好事的时候,总有人觉得你是在砸他们的饭碗。
这两年,不少同行感慨:“现在的商业环境太复杂了,做个好人都难。”
是啊,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便宜也要被指责?
为什么良心反而成了错误?
为什么为学生着想反而要被关店?
也许有人会说:
"这就是市场规则啊!"
"谁让你不懂行情呢?"
"做生意就得明白人情世故啊!"
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连便宜也变成了一种罪,那这个世界,还会有多少温暖存在?
说到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价格问题,而是一个良心问题。
当我们都在说要让教育更美好,当我们都在谈理想和情怀,却容不下一个想为学生省钱的人,这才是最讽刺的。
▽
其实,校园不就应该是培养"善意"的地方吗?
记得我读大学时,有位老教授常说:"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让人变得更好。"
是啊,我们总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教会他们正直善良。
但当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我们却给了他们什么样的示范?
我们教育孩子:
"要诚信经营"
"要为他人着想"
"要有社会责任感"
但现实却告诉他们了什么?
这位零食店老板的故事,某种程度上成了一堂特殊的"思政课"。
但我始终相信:教育的价值,不只是传授知识,更是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要有琅琅书声,更要有人情温度。
不仅要教会学生赚钱,更要告诉他们如何正确使用金钱。
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竞争,更要让他们懂得良性竞争的意义。
所以,当我们在谈论教育的时候,与其讨论一个商家定价是否合理,不如想想:
我们到底要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要教会他们什么样的价值观?
▽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即便这团火光微弱,也总比一片黑暗要好。
因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就是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吗?
希望有一天,当我们再谈起这个故事时,能看到更多的良心店,能遇到更多怀抱理想的人,能让每个学生都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会善待善良的人。
因为,教育的使命,不仅是培养能力,更是在守护那一份单纯的善意。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