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慈善”创新融合 浙商银行探索善本金融新范式

财富   2024-09-29 11:29   北京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更多精彩


9月26日公益慈善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企业在解决社会问题,主动创造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的有效路径。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背景下,企业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意愿强烈,但同时面临着对执行机构信任度不高,慈善的参与感、获得感缺乏等问题。在这一方面,扎根于浙江这片经济热土的浙商银行率先破题。

“2024杭州上市公司ESG战略慈善影响力排行榜”日前发布,浙商银行高居榜首。

主办方 供图

日前在杭州“钱塘善潮”嘉年华活动上,发布了“2024杭州上市公司ESG战略慈善影响力排行榜”,浙商银行高居榜首。该榜单综合评估了上市企业在环境(E)、社会(S)和治理(G)三方面的表现及其慈善投入与成效,营造企业追求经济目标、履行社会责任相统一的双向奔赴通道。同时,现场还发布了首个《创新型慈善信托案例集》,浙商银行倡导设立的善本信托系列慈善信托入选慈善理念创新优秀案例。

 创新“慈善+金融” 生态 

构筑共同富裕美好未来


据悉,善本信托以“慈善+金融”模式,围绕企业家“企业自身生态、企业家出生地、企业所在地”三大场景开展慈善项目,号召企业家亲力亲为,做身边的慈善、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慈善,是企业家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中国特色慈善的有益探索。

区别于一般的慈善信托,善本信托具有鲜明的共富特色。其联合信托公司、律所等专业机构,设计企业家自主可感知的善本信托产品,具有开设专属银行账户独立管理、充分尊重企业家意愿、信托财产可进行投资的特点,保证企业家在参与慈善过程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鼓励更多企业家投身慈善行列,为助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在资金层面,“善本信托”打破了传统慈善与金融的界限,将慈善和金融有机结合,通过金融手段,如信托、投资管理等,实现慈善资产的保值增值,为慈善事业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

在数字层面,浙商银行践行“善本金融”理念,打造数字慈善平台,还获得2024年IDC中国未来企业大奖优秀奖榜单“未来行业生态领军者”奖项。据悉,平台从“人、事、款”三个维度着手,利用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慈善资金管理公开透明可追溯、人与项目的精准匹配、慈善项目的精细化管理。

善本信托作为一种自主可感知、运作灵活、规范透明、捐赠可溯的慈善参与方式,被越来越多企业家认同。截至2024年8月末,全国善本信托已完成预登记90单,完成信托备案规模达2517.52万元,形成了一批标志项目。

企业家签署善本信托意向书。主办方 供图

浙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陆建强表示,希望通过金融与慈善相结合,以企业家自愿自主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慈善项目设计,借助专业的慈善信托工具,以金融助力慈善的专业化表达,以慈善赋能金融向善的本质内涵,有效发挥企业慈善作用,让慈善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内生动力。

助力财富升维 

激活社会治理新力量 


企业家是助力共同富裕的生力军,也是参与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如今在浙江,越来越多企业和个人通过设立“善本信托”慈善信托履行社会责任,参与爱心公益,支持一方民生,也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2024年5月,浙商银行杭州分行携手浙江圣兆药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临平金融服务示范区首单善本信托——“善本信托·浙金-圣兆药物慈善信托”。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保管人,信托规模20万元。该方案立足“企业所在地”应用场景,锁定促进社会基层“善治”,重点解决“企业所在地”老百姓医疗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并将善本信托专项用于设立临平人民医院医疗救助基金,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减轻医疗成本,助力他们更好更快地获得医疗救助。

同月,台州仙居当地多家知名企业——肯特催化、宇杰集团等联合捐赠,携手仙居慈善总会成立“善本信托·浙金·仙慈传温情1号-百年仙中继往开来慈善信托”项目。浙商银行作为保管人,信托财产规模100万元。捐赠资金重点用于升级仙居中学学校硬件设施,建设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等,提升校园数字化水平,并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资助。

围绕“三大场景”,浙商银行重点打造两类慈善项目并协助落地:一是以传统民生领域慈善项目保障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二是发挥企业家乡贤作用促进社会“善治”,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定制个性化、多样化的慈善项目,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中华慈善总会家风传承与慈善信托委员会总干事傅昌波看来,浙商银行深刻把握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提出“善本金融”理念,并系统性推动实施“善本信托”工程,对于助力民营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实现善家传承、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善本信托让企业家向善与财富增值实现了“双向奔赴”。

传统慈善资产的公益性质和流动性需求决定了其投资方式单一且投资收益较低,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捐赠人的捐赠积极性。

为做好慈善资产的保值增值,浙商银行设计了符合善本信托财产投资预期、风险偏好、流动性需求的金融产品,并开展一对一投资顾问服务,根据企业家的捐赠计划提供善本信托财产的活期、定期存款服务方案,定制风险可控、收益可观的专属理财产品,保障企业家慈善事业的可持续性。同时,对于参与善本信托的客户,浙商银行依托基于社会价值向度的“浙银善标”信用评价体系,加大授信的正向激励,适度提高风险容忍度,并提供减费让利服务。

善本信托的实践表明,企业家一手抓经营,一手抓慈善,能让看得见、摸得着的慈善转化为深厚的社会资本反哺企业经营,让企业从创新能力强的经济主体转化为有爱心、很温暖的社会主体,有效改善企业的长远发展环境,达到社会价值和经济目标的有机统一,成为“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的典范。

践行善本金融 

塑造正向社会影响力 


从理念创新到机制创新,从数字创新到技术创新,浙商银行“慈善+金融”的创新实践是其探索“善本金融”新范式的成果之一。

近年来,浙商银行从社会价值向度审视金融的定位和功能,把“善”的基因嵌入金融服务场景中,构建完善了金融顾问制度、县域综合金融生态建设模式、浙银善标、善本信托、问责向善和员工向善“六大支柱”体系,推动人员从善、服务致善、客户扬善、资本向善、机制助善、文化扬善,为更多家庭和个人带去金融温暖。

2024年9月,来自浙商银行郑州分行的金融顾问张经理,帮助一名非该行客户解决难题,化解了延续多年的债务危机,先后主动对接了法拍公司、贷款银行、债权人、监管机构等合作方,历经数次走访和多边谈判,最终盘活客户的周转资金,偿还银行贷款近40万,妥善化解了客户的“绝境”。事后,客户表示,金融顾问挽救了她的家庭,也让群众感受到金融从业人员的浓浓善意。

作为“金融顾问制度”擎旗者,浙商银行联合125家成员单位、4200名金融顾问开展服务,成立金融顾问工作室146家,累计服务企业超8.7万家,落实融资达6778亿元。如今,金融顾问制度已从浙江走向全国,被北京、上海、甘肃等16个省市借鉴推广。

金融具有放大效应,既能服务好企业放大正向的社会效益,也有可能导致资本无序扩张。对此,浙商银行以“善本”为原则,从社会价值视角导正金融的向善机制,形成了扬善抑恶、以义取利的“浙银善标”体系。截至2024年6月末,累计服务善标一级客户约10万户,其中公司客户中158户因善标等级较高上调信用评级、25户上调抵押率。以“浙银善标”体系助力企业发展的案例,正在全国各地发生。

一念善心化困境,金融向善暖人心。金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作出重大部署,浙商银行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探索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范式,继续深入践行善本金融理念,推动善本信托工程行稳致远,推动金融的政治性、人民性实践落地。




END


欢迎进群讨论


行长研究
专注于银行、资产管理领域的独家与深度报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