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安阳,男,1988年8月生,中共党员,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尼木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他扎根基层,推动牦牛育肥产业发展,提高新生牛犊成活率,扩大养殖规模,带领日措村脱贫致富,群众满意度高,被群众称为“牛”书记。马安阳曾获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西藏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第三批优秀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等荣誉。
投身建设 退役选择扎根西藏
马安阳出生在商丘市睢县崔黄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就怀揣着当兵的梦想。大学毕业前夕,得知西藏自治区在河南征兵的消息后,马安阳报名入伍。在部队里,他刻苦训练,因各方面的出色表现,多次获得表彰和嘉奖。然而在2012年退役时,马安阳却做出了一个让家人难以理解的选择。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他放弃老家待遇不错的工作单位而留在西藏工作。马安阳说:“日措村的自然条件虽然不错,但它是深度贫困村,没有产业项目,百姓几乎没有经营性收入。我就想通过发展产业,带领村民们改变贫困的面貌。”这是马安阳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他的第一个目标:带领日措村的群众进行脱贫攻坚。马安阳的父亲虽不舍但仍旧选择支持儿子的理想。
意外受伤 治疗期间不忘牛场
2021年6月28日,这本是一个平凡无奇的日子。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让马安阳铭记终生。当时,他正在牦牛养殖场内忙碌,为牦牛调配饲草料、记录成长数据、注射预防针等。突然间,几头牦牛显得异常焦躁,猛烈地撞击着护栏。马安阳迅速拿起饲草进行安抚,但一头牦牛竟越过护栏,直接冲向了他。他躲避不及,右腿被牛角扎伤,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我当过兵,又是共产党员,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让群众先走,保障群众安全。”马安阳回忆道,“当医生跟我说伤口距离大动脉只有几厘米时,我才感到后怕。” 医生要求马安阳住院治疗,可他放心不下牦牛育肥基地的工作,于是让妻子代替他去牛场看看,得知一切正常之后才安心。同事回忆说,当时雨势很大,马安阳一到养殖场就直奔牛圈,他对养殖场的工作极为上心,一心希望大家能通过养牛过上更好的生活。
躺在病床上的马安阳,心里依然牵挂着养殖场。那时正值牦牛育肥的关键时期,又恰逢雨季,牦牛更加需要精心照料。他强忍着伤痛,每天拨打十几个电话询问养殖场的详细情况:“牛现在怎么样了?有没有按时喂食?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的牦牛?”声声询问让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科学养殖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为了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马安阳跑遍了县里的各个部门,争取项目和资金,还为村里的年轻人联系就业岗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牦牛养殖产业在日措村得以落地生根。他深知科学养殖技术的重要性,积极联系农业技术员,虚心请教饲料配比、养殖管理、疾病防治等技术,带头认真学习。为了掌握牦牛的成长数据,他常常在养殖场一待就是好几天,经过反复钻研和实践,最终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的养殖方法,使得牦牛的出栏周期大幅缩短。
牛养肥了,销往何处?销售问题又成了村民致富的难关。马安阳再次出发,为乡亲们寻找企业和市场,开拓销路。他四处奔波,与市净土公司及其下属企业、拉萨牛肉销售商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时,他忙起来饮食起居毫无规律,有时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妻子格桑曲珍则默默地打理着家务,成为他坚实的后盾。在妻子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在走访入户、调解纠纷、讲解政策时有了翻译,工作开展起来更加顺畅。马安阳夫妻二人相互支持、携手共进,成为了做好促进民族团结工作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