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 文化寻根|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彝乡故里筑梦团”探秘石屏非遗瑰宝

文摘   2024-08-21 22:46   辽宁  


“三下乡”


云南


2024 

2024年8月,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彝乡故里筑梦团”来到了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这里不仅有云南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袁嘉谷,是名副其实的“状元故里,文献名邦”,而且经过悠久的历史沉淀,孕育出了许多非遗,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0项、州级21项、县级38项。今天让我们跟随志愿者的脚步去探索石屏非遗的精彩之处。

01


第一站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国家级)

乌铜走银是起源于石屏县岳家湾的一门独具特色的铜制品制作技艺,曾与北京景泰蓝并称“天下铜艺双绝”,百年前著名学者袁嘉谷先生在《异龙湖歌》中写道“器精称乌铜”可见乌铜走银的精美之处。

志愿者们拜访了乌铜走银第七代传承人李伟师傅,走进石屏县乌铜走银传承馆,只听安静的小院里传来了“叮叮叮”的敲击声,李伟师傅正忙于乌铜走银的制作中,待他停下手中的工作,便拿起一只制作精美的乌铜走银铜鼎开始讲述起了乌铜走银的前世今生:“乌铜走银工艺起始于清雍正年间,石屏县一位姓岳的工匠在治炼紫铜的时候,不慎落入一枚金戒指,金融化于铜,铸成的器皿在手的抚摸下变得乌黑,花纹点缀铜体,金黑相间,竟具有古色古香的典美。随后李伟师傅让志愿者们体验了乌铜走银制作技艺中的錾刻工艺。

02


第二站 彝族烟盒舞(国家级)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志愿者们拜访了彝族烟盒舞国家级传承人——施万恒,他12岁开始学习唱跳、弹曲,他艺成后歌舞样样精通,唱的是海菜腔,跳的是烟盒舞,远近闻名,还弹的一手好四弦,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培养了近百名弟子,其中包括李怀秀,李怀福等一批优秀民间艺人。

03


第三站 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群众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享有“东方狂欢”的美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名录。火把节的起源与人们对火的崇拜有关,其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绕行田间、住宅一周,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男女老少在寨中大火把周围弹唱、跳舞,彻夜不息。

志愿者们来到了哨冲火把节甲辰龙年“花腰彝族,燃情哨冲”现场,参与了祭火大典,共享狂欢之夜。

在这趟穿越时光的非遗之旅中,志愿者们不仅见证了古老技艺的璀璨光芒,更深刻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非遗不息,文化永续,让志愿者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坚定了志愿者们为家乡建设,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挺膺担当的信心与决心。

审核丨王微

编辑丨青媒 刘嘉琪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团委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的认证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