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是师昌绪先生逝世10周年的纪念日,我们重新刊发尚镁网在10年前的一篇纪念文章,并再次刊发师昌绪先生与镁相关的部分题词和文章,以此重温他对镁材料的论断和对镁产业的指引,缅怀他对中国镁产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2014年11月10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日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师昌绪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11月10日7时7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讣告说,师昌绪先生是我国高温合金的奠基人。他排除万难回到祖国,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师昌绪先生致力于材料科学研究,在高温合金、合金钢、金属腐蚀与防护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主持研制出多项国家急需的战略材料及部件,丰富和发展了凝固理论、相变理论、性能评价方法;引领和推动了我国纳米科学技术、碳纤维、金属腐蚀与防护、生物医用材料、镁合金等学科的快速发展;造就和培育了大批材料与工程科学的杰出人才;就我国大型飞机、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新材料研究等重点科技领域发展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多项重要建议,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惊闻师昌绪先生去世,镁行业科技工作者、镁产业从业人员都十分沉痛。大家都知道,师老近10多年来十分关心和支持镁材料研发和镁产业的发展。他还同时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特邀名誉顾问。曾经多次参加镁行业活动并作出指导。我们在此摘发他对镁及镁业的部分指引。- 2002年,他为镁业分会的成立题词,高屋建瓴地提出:“镁是包括海洋在内地球表层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在诸多金属趋于枯竭的今天,大力开发金属镁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 2004年4月,他专门为“中国镁业发展高层论坛”文集撰写了序言,提出“镁将成为21世纪材料开发的重点”,亲自出席了论坛并做报告。
- 2004年,他还担任了在中国召开的首届“世界镁合金大会”的会议主席并做了主旨报告。
- 2009年8月,纪念建国60周年前夕,他为《中国镁业》题词:“建国60年来,我国各行各业都在突飞猛进,我国镁产业从无到有,而今中国镁业在世界上已成为最有竞争力的领域之一。祝愿再接再厉,使我国材料领域步入强国之林做出更大贡献!”
- 2010年12月,他为镁合金加工企业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题词“大力发展镁合金应用技术,推动轻量化产业和低碳经济,造福社会,前景广阔。”
- 2012年1月,他为孟树昆先生主编的《中国镁工业进展》撰写了序言,希望政府部门和科学技术人员都要对镁予以更多的关注,使正在兴起的镁产业更加兴旺发达。
师昌绪先生以他作为材料专家的视角,对镁材料的优势和开发潜力做出了科学判断;以他作为中国科技界领军人物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一直对镁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鼓与呼,做出了实质性的推动。多年来,他对镁材料和镁产业的的厚望和指引,一直激励和鼓舞着很多科技工作者、企业家和更多的镁业从业者投身镁事业,默默坚守,砥砺前行。更令我们钦佩和崇敬的是,师老在很多年前就明确地指出,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发展镁合金产业和扩大镁应用,为轻量化和低碳经济做出贡献。在今天看来,他所指出的方向和做出的预判十分具有超前性和战略性,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契合当前新形势和新机遇,充分展现了他能将科技、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等领域知识融汇贯通的广阔视野和极高的站位。今天,大师逝去,让我们重温他对镁材料的认识和前瞻,对中国镁产业的指引和期待,对镁未来的信念和嘱托。希望能感召更多优秀的年轻人能加入我们的队列,吸引更多的产业链企业和资本集聚,共建镁产业生态圈。让我们在各种不确定中能保持定力,能坚信镁材料及镁产业的光明前景,能坚守这块产业绿洲,克服发展中的各种障碍,集成创新并发扬光大、厚积薄发,让镁材料和镁产业能更多的造福社会,造福人类,造福环境,造福未来。董春明
首发于2014年11月10日
补充于2024年11月10日
镁将成为21世纪材料开发的重点
——师昌绪先生为“中国镁业发展高层论坛”文集所写的序言
在矿产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为了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镁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中国是镁资源的大国,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国家;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使我国镁工业沿着一个协调、健康的道路发展。中国镁冶炼有自己的特色,机动灵活、成本低,但是要十分重视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提高经济效益,走出提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我国炼镁技术水平,稳定产品质量,推动加工技术的不断创新,需要有扎实的应用研究的支撑,需要协调好材料研究、设计、生产与使用部门之间的关系,尽快将镁初级产品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最终产品。在国内要大力促进镁材的广泛应用,以实现由镁大国向镁深加工与应用强国的跨越。与此同时,要开展更升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镁材的强度和抗腐蚀能力,并能大批量顺利地轧成型材、板材,使之成为继钢铁铝材之后必不可缺少的结构材料。镁的化合物在诸多方面显示出它们的特性,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应大力研究开发。镁将成为21世纪材料开发的重点,从事镁业的科技工作者,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据科学前沿,把握前进中的重大发展方向,做出真正具有开创性的科学技术成果,为促进镁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师昌绪
. 二OO四年四月
——师昌绪先生为《中国镁工业进展》所写的序言
孟树昆教授主编了《中国镁工业进展》一书,他把全书初稿给了我,要我写个序。我翻阅了一遍,感到内容新颖、丰富、全面。特别对镁的资源情况、生产工艺和镁的应用,直到废料的回收,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最后还将专利、标准、产业政策及相关法规都收集在一起,尤其是对相关单位承担的国家“863”计划、“973”计划项目、“高性能镁合金加工与制备中的关键基础理论问题”作了介绍。这些都是从事镁的研发和兴办企业必须要了解的内容。该书力求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知识性和实用性。因此,本书的出版,必将对我国镁工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书也涉及我国镁工业的发展历程,谈到中国镁工业发展经历了54个年头,前30年(1957-1987年)为缓慢期,后24年(1988-2011年),特别是近10多年是中国镁工业发展最快的阶段,从无到有,从进口转入大量出口。在此,我不得不插入15年前的一段历史,因为这是我亲身经历过的一段历史。20世纪90年代中,在兰州召开了一次中日“环境材料论坛”,并邀请我作一报告,我根据已有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全球地表金属资源在不太长的时间内都将会枯竭,如铜、铅、锌只有几十年,铁的资源最多也只有几百年;只有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除了含镁矿物和盐湖以外,还有海洋中的镁,其含量高达1014吨量级,且可经济开采(每立方米中镁的含量为1.5 kg)。在此思想指导下,2000年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技术交流中心史文芳主任拟了一封信,由李依依、王淀佐、左铁镛、李恒德和我5个人上书科技部,将镁的开发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有了国家的导向和支持,我国镁工业发展迅猛。1997年成立了全国镁业联合体,2002年改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从此我国镁的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此后,在镁合金的研究方面,国家也加大了支持力度,如国家“973”计划和“863”计划都有关于镁合金研究的重点课题。并且在政府各部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有关镁合金的国家工程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使我国镁合金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走在国际前列,如镁合金已用于航天,正在开发试用于医用材料,因为镁合金在人体内可以降解。除了我国镁的产量遥遥领先于世界以外,镁的研发也对世界产生了影响,我们多次组织召开镁合金国际会议和国际合作,如2004年我国首次召开了“世界镁合金大会”,我担任大会主席并作了主旨报告,会议期间,还展示了国内生产的镁合金产品,令世人感叹,中国人在镁的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我国镁产业尽管得到很快发展,从进口到出口,再到目前中国镁产量占世界80%以上。但是近年来中国镁产量进入了徘徊阶段,原因之一是镁的用途没有被充分开发,因此,要想镁产业得到大发展,必须高度重视镁应用领域的快速开发,利用镁的密度小,可以代替目前广泛流行的铝和塑料,用于建筑、交通、运输和新能源的开发等。但是镁有几个致命的弱点必须得到重视:一是易燃;二是不耐氧化和腐蚀;三是强度低。这些要通过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及新技术开发来解决。此外,镁的突出特点,如屏蔽效应和消振能力等也要得到充分利用。总之,镁是有待开发的一种金属,政府部门和科学技术人员都要予以更多的关注,使正在兴起的镁产业更加兴旺发达! 师昌绪
2012年1月12日
师昌绪先生荣获2010年中国最高科技奖
(尚镁网综合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