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伙子是个做实事的人”——从国旗护卫队护旗兵到乡村新农人,提起九〇后“兵支书”杨愉锐,父老乡亲称赞

文摘   2024-12-15 17:47   湖北  
更多精彩,请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上图:杨愉锐(中)与村民交流。受访者供图

11月10日,湖北省武穴市大金镇梓秀新村,稻田里一片金黄。33岁的村党总支书记杨愉锐,正驾驶收割机收割晚稻。

“收成不错,今年是个丰收年。等晚稻收完,我们还要抓紧种上油菜、小麦。”跳下收割机,杨愉锐笑着说道。从原武警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退役后,杨愉锐回乡扎根田野,至今已有13年。
杨愉锐出生在大金镇周梓村。2009年,中专毕业后他报名参军。新训结束,他被选入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预选班,经过严格考核,成为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
首都北京,从金水桥到天安门广场国旗杆基座,全程103.5米,正步要踢138步。“走百米不差分毫,走百步不差分秒”,是国旗护卫队对护旗兵的要求。这样的任务,杨愉锐执行了326次。
“每天完成升旗任务后,我们便投入紧张的训练。”杨愉锐回忆,当时他们脸上的皮肤以眉毛为界,“泾渭分明”:眉毛以上稍白一些,眉毛以下黑中透亮。踢正步,两三个月他就穿坏一双皮鞋。
2011年退役后,在天安门国旗护卫队服役的经历,让不少单位向杨愉锐抛出橄榄枝。然而,父亲希望他回乡种庄稼。
从做种子生意到种植棉花,杨愉锐的父亲杨云广是村里出了名的“好把式”。“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从心底里喜欢干农业,中专时学的就是现代农业技术专业。父亲总说,人离不开吃饭,他一直想让我走这条路。”杨愉锐说。
回到家乡后,杨愉锐帮着父亲在田间地头打理。看到村里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他萌生在村里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耕种效率的念头。
2012年,在父亲支持下,杨愉锐购置了一台旋耕机,用于自家家庭农场作业。从那时起,在开好旋耕机的同时,他不断找机会学习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操作技能。凭着兴趣和韧劲,技术越来越好的杨愉锐,不仅在当地小有名气,还在湖北省“工匠杯”农机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个人赛冠军。
2016年,杨愉锐与几名好友共同出资,成立了一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陆续购置数台不同种类的农业机械,走上创业之路。看着几个年轻人整天“倒腾”农机,一些村民开始并不看好:“用农机作业,我们自己玩不转,请人要花不少钱……”
杨愉锐掰着手指头和大家算细账:“插秧,原来100亩地要请100多名工人,干一天劳务费也不低。改用机械,100亩地只需要请十几个人,把劳务费和机械使用费都加在一起,成本还是节约不少。而且土地面积越大,使用机械作业越划算。”
渐渐地,村民们接受了杨愉锐的想法,合作社逐步发展到如今拥有150多名社员,服务范围向邻村延伸。
事业越做越大,杨愉锐不忘回馈乡亲。在为村里脱贫户减免部分作业费用的同时,他积极联系农业部门成立培训中心,面向当地农户开展免费农机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有的村民成为农机驾驶员,“多一项技能,就多一份收入”。
2020年,周梓村村两委换届选举,杨愉锐成为“热门人选”。起初,杨愉锐有些犹豫:“主要是觉得自己年轻,怕干不好,辜负了乡亲们。”但他还是积极参加选举,最终扛起这副担子。
上任不久,杨愉锐就遇到一件难事。村里修路需要占用部分村民的土地,有几户人家不接受村里提出的方案。那几天,杨愉锐没事就到村民家坐坐,了解他们的想法,但村民看他年轻,心有顾虑,工作一直做不通。
“要让乡亲们信得过,光靠说不行,得干起来。”村里有一条“断头路”,几年来因为资金原因一直没修通。杨愉锐想方设法申请项目资金,继续组织施工。资金不够,他自掏腰包补进去,道路终于修通。
“这小伙子是个做实事的人!”杨愉锐的努力,村民们都看在眼里,对他越来越信任。
2023年底,武穴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周梓村和涂秀六村合并更名为梓秀新村。担任梓秀新村党总支书记以来,杨愉锐挨家挨户走访乡亲,对村里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村民周旺生家出现变故,劳动力缺失,他及时为这家人申报相关补贴;改善村里人居环境,他带头开展“清脏治乱”行动,让村庄“颜值”不断提升……忙碌之余,杨愉锐还不忘提升自我。如今,他正在接受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更深入学习现代农业知识。
去年,杨愉锐获评“荆楚楷模”年度人物。提到这份荣誉,他说:“能够在家乡做出一点点成绩,和部队的培养、锻炼分不开。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创业青年,未来会和千千万万的新农人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乡村振兴路,在新的战场多作贡献。”

END

来源:解放军报

黄冈退役军人
权威发布黄冈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信息,解读退役军人政策法规,讲好退役军人故事。
 最新文章